徐曉紅
(廣東祈福醫院婦科,廣東 廣州 511495)
婦科腹部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預見性護理
徐曉紅
(廣東祈福醫院婦科,廣東 廣州 511495)
目的研究預見性護理對婦科腹部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婦科腹部手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按婦科腹部手術護理常規給予基礎的手術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采取預見性護理。結果 經過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婦科腹部手術術前焦慮的預見性護理能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有利于手術進行及術后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婦科手術;術前焦慮;預見性護理
手術治療作為一個重大負性生活事件,對患者而言是一種焦慮的來源,在手術前患者會出現害怕、不安等高度的焦慮反應[1]。患者術前不同程度的焦慮對于手術效果有不同的影響,輕度焦慮不影響術后恢復,過度焦慮則會影響麻醉效果及治療效果[2]。本院對婦科腹部手術術前焦慮患者進行性預見性護理,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婦科腹部手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2.6歲,平均住院時間8天,包括全子宮附件淋巴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卵巢囊腫切除、異位妊娠等等。所有患者均無智力障礙,有認知能力,并能較好的進行語言溝通。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病種、麻醉方法、手術方式、文化程度、血壓及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按婦科腹部手術護理常規給予基礎的手術前護理,包括做好術前的備皮、藥物過敏試驗、講解注意事項等[3]。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依據導致婦科患者術前焦慮的相關因素有針對性的采取預見性護理。
1.3 觀察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SAS共20題,每題4個選項,分別以1~4分計算,各項相加總分為實際得分,并將分數轉化為標準分計算,分值越高提示焦慮程度越嚴重;采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測量患者的抑郁程度:在患者入院時分別采用24項HAMD量表來測量患者的抑郁程度,每個問題分別按0~4分的5級評分。抑郁程度越低,總分越低,相反總分越高。調查表在入院時和出院前由患者自行填寫,護理人員還要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營造良好舒適的就醫壞境
就醫壞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心情和病情的好轉程度,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干凈、安靜、舒適的就醫壞境。保持病房內整潔干凈,溫度22~26℃,濕度50%~60%,并定期消毒、通風換氣,使患者感到干凈舒適。病房和手術時的儀器設置成靜音模式,使患者感到安靜并保證其良好的睡眠。患者蘇醒時,可在病房里放輕音樂,使患者感到放松。
2.2 心理護理
大部分患者患病后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緊張等,消除患者以上不良情緒首先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耐心指導與溝通,來以此緩解[4]。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根據患者不同病情、性格用不同方式應對交流[5]。對于患者的需求及時幫助其解決,對于患者的意見,要耐心聆聽、虛心接受,使護理工作能順利開展,使護患關系更加融洽。
2.3 健康教育
對患者進行充分評估,加強健康教育,在病房放置相關的宣傳資料,引導患者和家屬進行閱讀,充分了解手術的方式、時間、準備工作等。對于有閱讀困難的患者,要進行耐心講解,不錯不漏[6]。讓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和麻醉享有必要的知情權,講解患者的病情、麻醉方式、手術范圍、術后的恢復情況以及術后對性生活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幫助她們接受現實、認識疾病以及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均明顯下降,但經過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情緒變化情況調查(±s)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情緒變化情況調查(±s)
組別 n 焦慮(SAS) 抑郁(HAMD)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42.16±7.56 25.84±6.78 23.47±7.69 8.75±3.95對照組 40 44.73±8.04 32.27±7.37 25.59±7.91 17.89±8.08 P>0.05 P<0.05 P>0.05 P<0.05
住院患者中“焦慮”是一種較常見的情緒,出現這種不良情緒對婦科腹部手術患者的康復有很大影響,易使患者痛苦感加重,甚至會引起全身肌肉緊張以致患者臥床不起,大大影響了手術預后[7]。在術前護理人員預先進行指導,使患者對手術流程、術后反應做相關了解,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其恐懼,正確面對手術產生的創傷。因此,術前預見性護理對于減輕手術患者的焦慮具有正面積極的效果。
參考獻文
[1]張玲蓉.心理社會干預對胎盤植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校醫,2012,(10):737-738.
[2]易艷萍.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09):1267-1268.
[3]田素紅,李 燕,陳俊卯.Roy適應模式在主動脈夾層患者焦慮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1,(06):1093-1094.
[4]韓彩紅.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在產前焦慮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6,(02):98-100.
[5]周明英.人文關懷護理對骨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0):4843-4844.
[6]王俊文.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內科住院患者護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環球中醫藥,2013,(S2):78-79.
[7]葉玲榮,應祝安.術前護理干預對婦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影響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7,21(1B):141-14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3.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