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苗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ICU,湖北 武漢 430030)
觀察分析循證護理在ICU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
劉 苗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ICU,湖北 武漢 430030)
目的分析循證護理在ICU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68例ICU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對照組留置導管及壓瘡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對ICU患者的護理效果更好,不僅有效提高護理效果,而且大大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循證護理;ICU患者;護理效果
ICU是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收治于ICU都是“急、危、重”癥的患者[1]。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很高,ICU患者的護理比起對普通患者的護理風險更大,要求更嚴苛,而且一般ICU患者的病情比較復雜,經常會出現不可預知的情況,容易發生護理差錯的風險更大,所以找到一個更全面有效的護理方法特別重要[2]。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20世紀末產生新的護理學理念-循證護理。循證護理也被稱為實證護理或求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等實證加入護理活動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等實證為患者制定最為合適的護理方案,以達到最為理想的護理效果。本文通過對比常規護理及循證護理對ICU患者的護理效果與應用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68例ICU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36.98±3.15)歲;全身多處復合傷9例,腦血管意外損傷6例,心肌梗死7例,嚴重心律失常6例,其他6例。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37.36±3.58)歲;全身多處復合傷8例,腦血管意外損傷7例,心肌梗死6例,嚴重心律失常7例,其他6例。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定期進行常規檢查,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其心聲,保持較好的病房環境,并告知家屬注意患者的飲食,主要以易消化、清淡與營養均衡的食物為主,還要幫助患者進行吸氧和吸痰的護理。
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1)留置導管護理:若留置導管的型號選擇不當、導尿技術不熟練、無菌觀念不強、準備不充分或者患者抵抗力太差等原因都會造成尿道感染。詢證護理中留置尿管的護理可以從選擇尿管開始,首先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選擇合適的尿管,可以選擇硅膠氣囊材質的尿管,這種材質的尿管跟組織的相容性較好。選擇尿管時根據患者情況進行選擇,為初次使用留置導管的患者選擇較細的尿管,避免過粗的尿管對尿道的刺激。(一般成年男性用F12~14的尿管,成年女性用F16~18的尿管)在插導尿管前應對會陰部進行沖洗(用清水清洗即可),再對尿道口進行2次消毒(0.5%碘伏),插導尿管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無菌操作,護理人員應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如果患者不是非插管不可的話要盡量避免留置尿管。每天要對留置尿管的患者進行會陰沖洗以及陰道口消毒。保證導尿管及集尿袋保持完全封閉的狀態,尿袋可懸掛與床旁,低于恥骨聯合處,為了減少污染,避免尿道感染,尿袋不可接觸地面。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尿管的通暢,防止尿管扭曲、受壓或者脫落,還要注意患者尿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及時記錄下來,若出現不正常的情況要及時反饋給主治醫師。(2)壓瘡護理:引起壓瘡的主要原因是力學因素、潮濕或者排泄物刺激、老化使皮膚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全身營養不良等。壓瘡身體局部組織如果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就會出現障礙,皮膚組織破損和壞死。護理人員每2~3小時要為患者翻身1次,保證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孔隙,然后再身體空氣處墊上海綿墊或者軟墊,甚至可以用護架抬高被毯,或者使用充氣式床墊、翻身床等。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每日進行全身性的關節運動,促進肢體血液循環,以此保持關節的活動性和張力。若患者大、小便失禁要及時清理,保持床鋪清潔,避免局部潮濕、摩擦刺激。要及時為患者傷口更換敷料,避免傷口出現分泌物。定期為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以及熱水擦浴。若病情允許可以給患者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膳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留置導管及壓瘡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留置導管感染及壓瘡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留置導管感染及壓瘡發生率[n(%)]
ICU患者常因疾病困擾造成心理與生理上發生嚴重的改變。部分患者會出現內分泌紊亂的現象,代償以及防御功能下降,導致新的平衡無法建立。循證護理是在循證實踐下不斷發展衍生的新的護理理念,主要是利用有價值的實證當做證據,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根據患者的病情等資料結合科學研究,達到一種滿足患者需求的護理方法,還可推動護理學科的持續發展。循證護理實踐的主要步驟是找出護理實踐中的問題并找出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與文獻尋找可靠的證據;對搜集到的研究證據進行評估篩選,從而找出最科學有價值的護理相關研究證據;將篩選出的證據結合患者意愿以及護理人員的經驗,制作最有效的護理方案并實施;最后還要對循證護理進行評估,若護理效果不夠理想,便要重新尋找的證據支持并且改善護理措施。ICU患者還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所以患者應及時幫助其緩解情緒,如果患者不良情緒未能及時得到緩解與控制,便會造成病情加重甚至阻礙護理工作的進行,護理人員平時要對患者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心,獲取其信任,在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才可以更好的與其溝通。本次研究對照組留置導管感染及壓瘡發生率均高于研究組(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ICU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丁菊紅,杜鳳燕.循證護理在ICU患者中的應用于效果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1):2977-2870.
[2]陳美雪.循證護理在ICU患者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2):44-45.
[3]邵麗楠.循證護理在ICU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 201, 15(3):188-189.
[4]夏麗敏.循證護理在ICU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的運用[J].哈爾濱醫藥, 2017, 37(1):98-99.
[5]雷娟.循證護理干預方案在ICU壓瘡高危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藥前沿,2017, 7(17):120-122.
[6]王燕.循證護理在ICU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母嬰世界,2017(4):48-5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3.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