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艷微,蔡雙明,鐘旋,黃綺清,吳萍綿,黃珊*,張溫麑*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0010)
耳穴治療對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研究
甘艷微,蔡雙明,鐘旋,黃綺清,吳萍綿,黃珊*,張溫麑*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0010)
目的 隨著生育年齡推遲,高齡孕產婦發生率不斷增加,高齡孕產婦術后腸道功能恢復較普通孕產婦減慢,帶來不良臨床后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孕產婦1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正常組、高齡孕產婦組,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各60例。其中,正常組平均年齡(25±3.25)歲、高齡孕產婦組平均年齡(38±3.25)歲,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平均年齡(39±2.78)歲。高齡孕產婦治療組術后耳穴治療,取穴:三焦、胃、大腸、小腸。結果 提示高齡孕產婦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等指標均明顯較正常組延長,耳穴治療后上述時間明顯縮短。高齡孕產婦組中腹脹人數較正常組增多,耳穴治療后可降低腹脹發生率。結論 耳穴治療可促進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
高齡孕產婦;耳穴;術后腸功能恢復
近年育齡婦女生育年齡不斷推遲,高齡產婦人數不斷增加[1]。高齡產婦一般是指孕婦的分娩年齡≥35歲。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明顯較普通孕產婦差。高齡孕產婦在剖宮產術后胃腸蠕動功能受抑制明顯,嚴重的影響母兒健康[2]。因此,高齡孕產婦術后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早期康復非常重要。胃腸道功能減弱在傳統醫學中屬于腹痛、腹脹等范疇,主要病機是胃氣不降、腑氣不通[3]。我國運用耳穴治療疾病有長久的歷史,通過耳穴治療反饋性調節臟腑功能平衡,達到治療目的[4]。本文對耳穴治療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進行研究,利用傳統中醫優勢,達到促進高齡孕產婦術后康復的目的。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孕產婦1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正常組、高齡孕產婦組,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各60例。其中,正常組平均年齡(25±3.25)歲、高齡孕產婦組平均年齡(38±3.25)歲,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平均年齡(39±2.78)歲。病例納入標準:女性;孕足月(孕37周~孕42周);單胎;第一次擇期剖宮產手術;無腸道手術病史;無便秘等腸道功能紊亂病史;術前禁食禁飲6 h以上;手術方式采取子宮下段橫式剖宮產術;麻醉方式選擇硬膜外麻醉;術后使用靜脈鎮痛泵(氟比洛芬酯100 mg,應用48 h);手術過程順利無嚴重并發癥;手術時間在40 min以內。選擇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產科住院并符合上述標準普通孕產婦60例,其中,平均孕周(38.3±1.54)周,術中出血(185±32.75)mL,以及高齡孕產婦120例,高齡孕產婦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高齡孕產婦組與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各60例,其中,高齡孕產婦組平均孕周(39±0.78)周,術中出血(194±28.75)mL,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平均孕周(38±1.78)周,術中出血(217±42.67)mL。3組產婦在孕周、出血量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措施
正常組:予以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預防感染、補液等,去枕平臥6 h,6 h后常規全流飲食,保留尿管24 h通暢開放,指導產婦術后24 h床上活動及24 h后床下活動。高齡孕產婦組同上。高齡孕產婦治療組:在上述基礎上,術后2 h開始給予耳穴治療。取穴:三焦、胃、大腸、小腸。操作方法:患者麻醉清醒后取平臥位,講解耳穴埋豆的作用及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取穴胃、腸、脾、三焦,常規用75%乙醇消毒雙側耳廓皮膚,在選好的穴位上用探針刺激,找到最敏感點,將王不留行用0.5 cm×0.5 cm膠布對準穴位緊貼壓其上,并給予適當按壓,使耳廓有酸、麻、脹、痛感,耳部有微微發熱。每隔2 h按揉1次,夜間22時至次日8時停止按壓。48 h后取下耳貼。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術后腸鳴音恢復正常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腹脹發生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One-Way-ANOVA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三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
高齡孕產婦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均較正常組顯著延長,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孕產婦耳穴治療組較高齡孕產婦組腸鳴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比較,h)

表1 三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比較,h)
分組n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正常組6016.2±4.7925.7±3.15高齡組6028.3±2.8336.4±2.94高齡治療組6020.7±3.2528.6±3.12
2.2 對比三組術后腹脹情況
高齡孕產婦組術后腹脹發生率高于正常組,耳穴治療后腹脹發生率較高齡孕產婦組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術后腹脹情況比較[n(%)]
本文主要研究耳穴治療對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作用。高齡孕產婦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較正常組明顯延長,耳穴治療后使高齡孕產婦術后腸功能恢復加快。近年來,高齡孕產婦數量不斷增加,高齡孕產婦術后腸道功能恢復較普通孕產婦減慢,若不及時干預,直接影響到產婦機體恢復,甚至引起切口感染、出血,影響泌乳、營養吸收等,嚴重者可引起腸梗阻,所以提前預防很有必要。耳穴治療在術后并發癥的防治中尚未普及,其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中醫療法,患者易于接受,選擇胃、大腸、小腸針對胃腸道進行直接刺激,有提高對應器官功能恢復的作用;而三焦旨在通達氣機,胃腸道處中焦,是三焦的樞紐部位,如果胃腸道的功能減弱,三焦功能必定下降,故治療中選擇三焦穴[4]。本文對耳穴治療高齡孕產婦剖宮產術后腸功能恢復進行研究,得出結論:耳穴治療可促進高齡孕產婦腸功能恢復,利用傳統中醫優勢,達到促進高齡孕產婦術后康復的目的。
[1] 王敬芝.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2(8):358-359.
[2] 吳智良,李裕華.高齡孕婦妊娠結局與妊娠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6):371-372.
[3] 張志芳.耳穴壓豆護理促進二次剖宮產術后腸道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臨床,2016,20(31):4453-4454.
[4] 沈雪勇.經絡腧穴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0.97.02
黃珊,張溫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