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彩虹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yī)院胃腸外科,山西 運城 044000)
胃癌圍手術期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
白彩虹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yī)院胃腸外科,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 探討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快速康復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手術治療的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對照組)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組(觀察組),各43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 在術后首次排氣、排便、住院時間、體重下降等方面,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發(fā)生方面,觀察組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胃癌圍手術期護理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胃癌;快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之一,手術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而圍手術期的各種準備工作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營養(yǎng)不良甚至嚴重的應激反應,因此給予患者合理高效的護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目的在于通過采取一系列的優(yōu)化措施,緩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應激反應,以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1]。隨著護理技術的不斷提高,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胃癌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本文對我院43例胃癌圍手術期患者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干預效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現(xiàn)將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手術治療的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0.12±1.32)歲。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依據(jù),將其分為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對照組)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組(觀察組),各43例。而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臨床納入標準
(1)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的患者;(2)年齡在80周歲以下,男女均可;(3)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自愿參加本研究。
1.2.2 臨床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或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2)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3)檢查發(fā)現(xiàn)有肝脾轉移的患者;(4)合并嚴重精神障礙,不能進行配合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與健康指導,做好術前各項準備等,術前12 h禁食,6 h禁水,做好腸道清潔準備。術后補液3500 mL作用,常規(guī)留置尿管3天,留置胃管7天。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1)術前向患者講解快速康復外科的相關內容,告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介紹相關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以免患者出現(xiàn)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其信心,提高其配合程度。(2)術前未對患者進行清潔灌腸、硫酸鎂清潔腸道等措施,術前6 h禁食,術前2 h適當口服含糖液體,補充能量。(3)術前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風險篩查,依據(jù)NRS評分表對患者的體質指數(shù)進行測定,全面評估患者的體質量丟失情況,了解患者的飲食種類及飲食量。若患者的NRS評分表得分≥3分,表示為陽性,存在營養(yǎng)風險。術前應加強對此類患者的干預,術前3天,日常飲食基礎上,增加腸內營養(yǎng)混懸液的口服,同時,表明飲食量過多,導致腹部不適,可適當增加輔食。(4)術中給予患者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同時加強各種保溫措施,并用溫水對腹腔進行沖洗,補液量維持在2000~2500 mL作用,輸入前適當加溫。(5)術后疼痛干預,給予患者自控鎮(zhèn)痛泵處理,維持時間為48 h,必要時給予鹽酸哌替啶肌注,指導患者取舒適臥位,并告知其轉移注意力等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鎮(zhèn)痛效果與不良反應。(6)術后指導患者早期進行活動,術后6 h指導患者側臥,每2 h翻身一次,進行適當?shù)乃闹顒印Pg后第2天,鼓勵患者下床站立、行走等,每天逐漸增加活動量,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7)術后指導患者早期進行腸內營養(yǎng),術后第1天生理鹽水250 mL腸內泵入,第二天腸內混懸液500 mL。若患者的耐受性較高,可每8 h給予一次500 mL的湯汁。待患者肛門排氣后,經(jīng)口進食營養(yǎng)液,增加至1 L/d。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首次排氣、排便、住院時間、體重下降情況,并記錄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
在術后首次排氣、排便、住院時間、體重下降等方面,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在術后并發(fā)癥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
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4.65%和11.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其主要內容是根據(jù)一系列的醫(yī)學循證證據(jù),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優(yōu)化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減少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應激反應,更好的恢復健康。
表1 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

表1 在術后恢復情況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
組別n首次排氣時間(d)首次排便時間(d)住院時間(d)體重下降(kg)觀察組432.87±0.364.18±0.268.63±1.583.24±0.67對照組433.61±0.256.27±0.3810.29±2.515.19±1.12 t 8.2646.0278.1195.248 P<0.05<0.05<0.05<0.05

表2 在術后并發(fā)癥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
與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優(yōu)勢較為顯著:(1)通過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能夠加強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有利于增加護患之間的信任度[2],利于工作的開展。(2)術前禁食時間縮短,能夠保證患者的能量供應,增強了對手術刺激的耐受性,同時,避免了術前口服瀉藥等腸道準備工作,降低了機體發(fā)生水電解質紊亂的機率[3],減少了患者的應激反應。(3)營養(yǎng)評估有利于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復。(4)術中加強保暖,減少了機體的應激反應,術后疼痛干預,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及舒適度。(5)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早日恢復,并且有利于降低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從而減少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提高病床的周轉率。
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在術后首次排氣、排便、住院時間、體重下降等方面,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發(fā)生方面,觀察組少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突出表明了快速康復外科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優(yōu)勢。
綜上所述,胃癌圍手術期護理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金寶玲,高建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54-55.
[2] 何玉霞.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療效[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11):120-121,124.
[3] 孫 敏,吳宗琴.快速康復護理對胃癌圍手術期患者早期下床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7,7(2):245-24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