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霞,李 娣,孟春華
(山東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 250200)
關于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預見性護理的臨床分析
胡延霞,李 娣,孟春華
(山東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 250200)
目的 對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2016年2~7月到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擇期手術患者50例為試驗組,再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到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擇期手術患者50例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法,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疼痛預見性護理,預見性護理的內容包括術前的疼痛宣教、術后的環境改善和術前術后的心理干預、術后的及時疼痛評估、適時鎮痛等。對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觀察。結果 通過對術后12 h、24 h、48 h分階段分組觀察,發現對照組的疼痛評分明顯高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在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護理中運用預見性護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復。
神經外科;擇期手術;疼痛;預見性護理;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到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擇期手術患者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5.3歲;再選取2016年2~7月到我院神經外科就診的擇期手術患者50例為試驗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41.3歲。兩組患者意識清楚,且都不存在任何交流障礙,能較清晰明確的描述自我感受。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只對其進行術前和術后的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還有專人對其術后疼痛進行預見性護理,包括:對術前疼痛進行宣教、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根據患者的情緒波動情況及時加以心理干預護理,及對患者術后疼痛進行及時評估,并根據不同患者的身體條件和疼痛等級適時采取必要的鎮痛措施,具體如下。
1.2.1 術前進行疼痛相關知識宣教
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術后疼痛相關知識的教育和講解,術前宣教中應用的是長海痛尺上的數字評分法,使患者對疼痛程度有大致的了解。通過術前疼痛宣教,使患者對術后不同疼痛等級及其相應感受有所了解,明白自己可能將承受什么樣的疼痛,知道自己為何會在術后感覺到疼痛,及術后疼痛可能對人體機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等,當患者在術前就清楚這些的時候,就能以更好的心態去迎接手術挑戰,在提前消除患者恐懼的同時,也能能使其更加準確的表達術后疼痛細節,為術后疼痛護理提供便利。在預見性護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患者會因為心理作用對止痛藥產生依賴性,或者擔心有副作用,當患者出現這些擔憂或存在諸如此類的不良心理時,護士應及時發現,盡早進行心理干預,消除其后顧之憂,助其擺脫藥物依賴,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術后康復信心,提升疼痛管理成效。
1.2.2 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
住院環境的好壞與人的心理感受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在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的過程中,要求床位護士必須加強對住院環境的監管,做到:室內干凈、溫濕度符合神經外科術后患者的身體需求,定期開窗通風,一般情況下,室溫以20~25℃左右為最佳,相對濕度在50%~60%。每天早晚對病房進行一次空氣負離子機消毒處理。消除病房內一切可能給術后患者造成情緒不穩的因素,將環境刺激降到最低;將同病房患者的治療護理時間盡可能的集中,加強病房的訪客控制,不得與患者交談時間過長。
1.2.3 加強心理干預
在患者術后疼痛的預見性護理中,臨床護士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交流中態度應和善、耐心,控制好語速、語氣,及時詢問患者的病情和術后痛感,根據患者的情緒狀況區別性的進行安撫,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緊張情緒。由于術后患者的疼痛感來源包括:手術損傷程度、外界環境的刺激和患者個人的主觀因素3個方面,所以術后護理中應側重對患者的心理引導,利用勸導、鼓勵、保證等方法幫助其擺正對自己當前狀況的認識,放平心態,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1.2.4 鎮痛護理
術后鎮痛護理是按照疼痛等級的不同根據醫生所開的藥進行止痛,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有脫水藥物(如甘露醇或速尿針等,濃度控制在20%)或鎮靜劑(包括氯丙嗪、魯米那等)或止痛藥物。但無論采取哪種方法,必須謹遵醫囑,并加強用藥后的反應觀察。護理人員應將不同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前告知家屬及其患者,一旦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上報主管大夫。
1.3 術后疼痛等級評估
本次試驗中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的評價采用長海痛尺數字評分法,其疼痛程度分為5級,0代表的是無痛;2代表疼痛等級為輕度,具體到術后患者自身的感覺,即能夠忍受的疼痛,不會給患者的正常睡眠造成影響;4到代表的疼痛等級為中度,術后患者所感覺到的疼痛會給正常睡眠帶來影響,用止痛藥后則能正常入睡;6代表的疼痛等級為重度,術后患者的睡眠會受影響,普通的止痛藥已經無效,需要使用麻醉止痛藥;數字8的疼痛等級為劇痛,即不但影響術后患者的睡眠,且有出現其他術后并發癥的可能;10代表的疼痛等級為超痛,術后患者的睡眠受到嚴重影響,并會產生系列術后并發癥。對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等級的評價中分別選取的時間段為術后12 h、24 h和48 h。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術后間隔12 h的3個時段分別進行疼痛評分評價,結果表明,試驗組的疼痛評分相較于對照組的疼痛程度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12 h、24 h、48 h疼痛程度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12 h、24 h、48 h疼痛程度比較(±s)
組別 n 術后12 h 術后24 h 術后48 h試驗組 50 4.1±0.9 4.1±1.2 4.3±1.4對照組 50 2.3±0.7 2.6±0.8 2.2±0.3 t 9.63 6.45 4.43 P <0.01 <0.01 <0.01
當前在疼痛臨床控制方面的研究還十分有限,而在生物-心理醫學模式日益被大范圍應用的當下,臨床疼痛的治療和護理也開始備受重視。疼痛預見性護理能使術后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有利于術后療效的提升。本研究證明:對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進行各項疼痛預見性護理,會增加患者的術后舒適感,消除其緊張情緒,對術后康復能產生積極影響,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1] 羅德生,王 慧,何永東.綜合護理干預對減輕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03-104.
[2] 宋 娟.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預見性護理的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33):4431-4432.
[3] 朱宏偉,師 蔚,王占祥.神經外科擇期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5):3260-3262.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6.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