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霞良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安徽 六安 237000)
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
權霞良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安徽 六安 237000)
目的 探討顱內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后圍手術期的護理要點。方法 對介入科收治的16例顱內動脈瘤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對患者在圍手術期的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急性期的護理以及手術前中后護理的全過程。結果 介入治療進行圍手術期的全過程護理,16例患者生命體征均穩定,積極面對治療,未發生并發癥,預后效果好,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結論 對顱內動脈瘤患者介入術后進行圍手術期全程護理,得當的護理可以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圍手術期;護理
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指的是突出于腦動脈壁的部分,可以引發自發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1]在顱內動脈瘤中,先天性占絕大多數,多發于40~66歲的人群,發病部位一般是腦底動脈環的前半部位。治療顱內動脈瘤采用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將動脈瘤頸夾閉和血管內彈簧圈栓塞治療(介入療法),此治療方法是微創治療手法,適用于不宜采取手術方法、創傷小[2]。顱內動脈瘤發病急,病情演變速度快,對圍手術期進行護理非常重要。本文以介入科2014年1~6月收治的16例接受彈簧圈栓塞治療的顱內動脈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圍手術期護理的過程和方法進行回顧總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有顱內動脈瘤患者16例,患者的入院評估資料見表1。

表1 顱內動脈瘤患者16例的入院評估資料
1.2 方法
對患者施以全身麻醉,股動脈穿刺后插入導管,根據腦血管造影資料確定動脈瘤的形態、存在部位以及瘤體大小,然后引入微導管,微導管的頭端進入動脈瘤腔,然后送入IA腔進行栓塞處理,二次血管造影結果顯示IA栓塞致密性完好。
1.3 護理
1.3.1 急性期護理
1.3.1.1 基本護理
護理室內禁止陪護和探視,患者要有安靜的環境可以充分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引起顱內出血,患者躺臥體位,頭部不能移動,可以將床頭抬高來降低顱內血壓。患者要飲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要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忌辛辣,如果進食困難,可考慮增加腸外營養。
1.3.1.2 觀察病情
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觀察,要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或者腦疝的癥狀,上述癥狀的具體表現有瞳孔大小不均、強烈的頭痛、意識障礙加重、血壓高、呼吸變慢等,如果發現要及時報告給醫師。
1.3.1.3 患者心理變化的護理
患者介入治療后情緒激動再加上頭痛,會比較煩燥,產生對疾病的恐懼。護理人員要認真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發病原因、病情發展以及愈后預防等相關事項,通過講解介入治療的優點來增強患者的信心。
1.3.1.4 呼吸道護理
每天做兩次霧化,將痰液稀釋。如果有的患者呼吸很困難,要在其氣管插入導管使呼吸道暢通。患者要吸氧,如果術后患者出現了昏迷要拿去枕頭平躺,將頭側在一邊利于排出口腔中的分泌物,要預防發生窒息、肺炎、嗆咳等并發癥。
1.3.2 手術前的護理
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抽血化驗,同時要進行心電圖、胸CT等檢查,通過檢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有無手術禁忌。手術前6 h禁止飲食和飲水,建立靜脈通道,創造安靜的環境讓患者充分的休息[3]。
1.3.3 手術過程中的護理
患者要平臥,固定頭部,將穿刺部位裸露在外面。準備好搶救備用的藥物。患者麻醉后置導尿管,手術前不宜插導尿管,因為會引起血壓的波動而引起出血。手術過程中要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心臟、血氧飽和度等,注入造影劑后要觀察血壓變化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對造影劑過敏。采用控制性低血壓來避免手術時IA破裂出血。
1.3.4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去枕平臥6 h,后將床頭抬高,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可以降低顱內壓,按摩患者的下肢,讓患者多飲用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讓患者多喝水。
手術后對穿刺處進行加壓包扎,24 h內對穿刺部位進行觀察 ,看是否發生滲血、腫脹等癥狀。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記錄,手術后對患者施以心電監護并吸氧,觀察患者血壓變化以及是否反復頭痛,如果發出頭痛癥狀要立即報告,防止發生IA破裂和再出血。使用尼莫地平將患者的收縮壓控制在100 mmHg以上,尼莫地平禁止與法舒地爾一起使用。
術后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要向患者和家屬告知IA破裂再出血的嚴重后果,讓患者及家屬配合護理,防止發生IA破裂。要指導患者排便,如果發出突發性的頭痛、惡心以及意識障礙,要緊急進行處理。[4]要預防腦血管痙攣的發生,腦血管痙攣多發生于出血后的2~3天,2~4周后會慢慢緩解。手術后24 h要觀察患者是否發生意識障礙和神經功能損傷,手術后連續3天將尼莫通過靜脈泵注入,防止腦血管痙攣。
16例患者介入治療后接受圍手術期的全程護理后,生命體征穩定,患者偶爾有頭痛、惡心等癥狀,但可以積極面對,配合進行對癥護理,不適癥狀很快消除,患者手術前情緒穩定,大便通暢,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監測,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微創治療是未來的醫學發展方向,IA介入治療術越來越得到醫學界的重視,這種治療方法經過動脈在IA體內放入彈簧圈,動脈瘤栓塞致密,可以預防IA破裂再出血。介入治療術是微創手術,操作簡便,定位準確,術后恢復快。
如果IA患者引起血管破裂會危及生命,所以介入術后進行得當的圍手術期護理非常重要,得當的護理應該做好患者的入院資料評估,消除患者的恐懼,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后要積極鼓勵指導患者,讓患者應對可能出現的不適,要采取措施來緩解不良反應,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全方位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保障手術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朱志峰. 顯微手術聯合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J].中國基層醫藥,2013,19(22):3450-3452.
[2] 劉延慧.顱內動脈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時珍國醫國藥,2014,18(3):741.
[3] 田 敏. 顱內動脈瘤病人15例圍介入治療期護理體會[J].中醫藥結合雜志,2015,20(12):1529-1530.
[4] 靳玉紅.顱內動脈瘤術前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3(6):26-27.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6.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