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梅會融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湖北 武漢 430022)
腫瘤科護生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新型帶教模式的應用和研究
劉 陽,梅會融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湖北 武漢 430022)
目的 探討研究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新型護生臨床實習教學模式的應用及其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腫瘤科2014~2016年護理實習生80名,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人,分別進行傳統帶教模式和新型帶教模式進行臨床教學。結果 在護生綜合能力提升和護生實習教學滿意度方面新型帶教模式組明顯優于傳統帶教模式組,兩組護生出科時綜合考核成績、護生對教學滿意度及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帶教模式讓護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護理工作,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變被動為主動,并有助于護生成為新職工后,更快適應護士角色的工作狀態,減少差錯事故發生。
新型;工作流程;帶教;護生
臨床實習是護生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其建立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大部分護理工作必須通過臨床實踐才能掌握[1],所以臨床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的效果對護生后期成為護士有著很大的影響。現實的臨床帶教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許多學生反映實習期間主要工作是更換輸液、測量體溫、晨午間護理等基礎操作,沒有深入學習整個護理工作流程,如化療患者的文件書寫,耗材計費,電子臨時醫囑接收及簽字等等,所以在入職作為新護士時就會表現為工作沒有章程,無計劃性,主觀能動性差,專業知識吸收能力不強。其原因之一是臨床護理工作繁忙、瑣碎,很多帶教老師無法做到帶領學生完整地完成每一項護理操作流程,并深入地講解其細節及原因;原因之二是新入職的護士在繁忙的工作環境下不僅要學習大量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導致學習任務重、工作壓力大。但是如果護生在實習期間就能在老師的帶領下熟悉臨床工作流程,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那么當成為新入職的護士后,就能快適應工作崗位,盡早脫教,獨立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同時也可以減輕新護士的學習和工作壓力,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我科在臨床教學工作中,帶教老師在進行基礎教學的同時注重對護生工作流程的指導,培養護生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比新的帶教模式對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016年在我院腫瘤科接受實習的護理實習生共80名,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名。其中,觀察組中男3例,女37例,年齡在20-26歲,大專學歷9名,本科學歷31名,帶教老師10名,本科學歷8名,大專學歷2名;對照組男4例,女36例,年齡在20-25歲,大專學歷11名,本科學歷29名,帶教老師10名,本科學歷9名,專科學歷1名。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帶教方法
1.2.1 對照組的帶教方法
給予對照組傳統帶教方法,主要教學內容為臨床常見基礎理論知識、基礎操作,以及腫瘤專科常見疾病相關知識和簡單的專科操作。
1.2.2 觀察組的帶教方法
觀察組的教學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做如下更新:(1)讓護生掌握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培養其慎獨精神,增強嚴格執行各項制度的意識。(2)護生學習病房工作流程文件資料,教學組長有計劃為護生排班,接觸各種班次,使其能夠了解病房每班護士的工作流程,體會護理工作的連續性。(3)在教護生理論、操作的同時向其講解演示每個操作的完整流程,從接到醫囑、核對醫囑、準備用物、實施操作到醫囑簽字、書寫記錄等一系列連續的工作流程。護生掌握后,在“不放眼”的基礎上讓其獨立完成整個流程,了解每項護理工作完整的內容。(4)指導護生如何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用藥反應以及簡單的處理流程,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評價方法
護生實習結束出科前對其進行考評,自制綜合素質評價量表,采用百分制,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風險預防意識和技能。自行設計實習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出科前發放給護生及患者進行填寫,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答題,包括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和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向學生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向患者發放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生綜合成績比較見表1。兩組護生教學問卷調查見表2。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對實習帶教體驗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護生綜合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綜合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人數 理論成績/分 操作成績/分 風險預防/分觀察組 40 93.42±2.18 94.51±3.03 88.21±3.02對照組 40 91.85±3.16 89.12±2.56 74.42±4.15 t/t - 3.15 3.11 3.26 P - <0.05 <0.05 <0.05
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它是將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后續環節[2]。臨床帶教工作在臨床護理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帶教質量會對護理實習生的職業素養、臨床操作技能、護理工作安排、工作習慣、職業規劃等產生重要影響。為了提高臨床帶教質量,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做到臨床與教學相結合的目的,新的帶教方法勢在必行[3]。

表2 兩組護生教學滿意度調查[n(%)]
(1)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剛入職的新護士上班時常常表現為操作技術不熟練,做事缺乏條理,常遺忘事情,工作習慣差,缺乏主觀能動性。主要原因就是新護士剛踏上工作崗位需要熟悉工作環境、掌握專科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的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時還得熟悉工作流程、培養工作習慣、應對臨床各種問題,所以工作壓力很大,容易出現差錯事故。如果能在護生實習期間就熟悉臨床工作的完整流程,掌握各項核心制度,有較強的的慎獨精神和良好的工作習慣,不僅有助于護生在實習期間更好的完成工作,而且利于其成為新護士后能更快地適應新的角色,減輕新護士的學習壓力和工作壓力。
(2)在新的護生教學方法中,帶教老師除了傳統的教授理論知識和基礎操作外,同時注重教會護生工作流程,使他們做事有條理、有計劃,養成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判斷問題的準確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4]。掌握并嚴格執行核對、查對等制度可以培養護生嚴謹、慎獨的醫學精神,同時讓護生對臨床醫學工作有正確的認識。指導護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用藥反應以及簡單的處理流程,以及根據病人情況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從實習期間開始就培養護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護生在成為新護士后不致于面對各種臨床問題不知所措。在注重護生基礎知識的學習的同時,要求護生針對每日出現疑惑的新問題下班回去看書復習相關理論知識,把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起來,并及時反饋護生掌握情況,這樣久而久之,實習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養成看書查閱資料的好習慣,使得教學時期的理論知識更加記憶深刻,操作起來更加熟練。
(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為(93.42±2.18)分, 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為(94.51±3.03)分,風險預防意識和技能評分(88.21±3.02)分:兩組護生教學滿意度比較,護生對教學滿意度為 90%,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80%,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示,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新型帶教模式不僅能夠增強護生對護理工作的連續性、計劃性、完整性的意識,培養了護生良好的工作習慣,為其日后成為新職工獨自走上臨床工作崗位儲備力量,降低護生和新職工差錯事故的發生率,而且可以提高護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保證帶教工作的質量,促進優質護理隊伍的建設,提高患者滿意度。
[1] 王秀明,鄧曉寧,孫 梅.創新型帶教模式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72-73.
[2] 王 丹,王 蕾,趙玉暉.護理實習生帶教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1:10-11.
[3] 胡亞英,楊 雅.有計劃、系統性帶教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12(22):114-115.
[4] 韓小英,張慶燕.淺談護理實習生的帶教方法和體會.護理工作研究,2012,20,568-569.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9.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