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瑤
摘 要: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色彩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色彩對人類活動和心理的重大意義。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茖W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關鍵詞:色彩;室內設計;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054-01
一、色彩概述
色彩是一種信息刺激,是一種能無限喚起感覺的媒介,是一種最大眾化的視覺語言內容。色彩作為視覺信息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和組成部分,它以所固有的力量裝飾和美化事物,同時又能激起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一系列直接而又顯著的生理和心理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許多設計師把色彩稱為“最經濟的奢侈品”,在室內設計中充分發揮色彩的力量,可以改變空間的質感,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理想的氣氛和環境,將會使色彩在室內設計表現上獲得最佳效果。
在色彩學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為暖色、冷色。一般來講,冷色——藍,青等,給人以安寧,沉靜的感覺,如臥室就可以選用淺藍色,不要用強烈刺激的色彩,而且應避免色彩間形成的強烈對比,切忌紅綠搭配,創造平穩、安定、溫暖的色覺環境。暖色——紅、橙、黃等,使人感到溫暖,熱烈,歡樂,激發沖勁。如餐廳宜采用這些顏色,因為黃色、橙色能刺激食欲,從而給人以溫暖、親切、活潑之感。而介于冷暖色之間的綠、紫等,又可稱為中性色。如書房可采用淺綠色、米黃色等活潑明快的顏色,可以振奮精神,提高學習效率。還有相同室溫的兩個臥室,會覺得暖色調的那個比冷色調的更溫馨;相同大小的兩個房間,刷成冷色調的那個會比暖色調的房間看起來大些了。
二、室內設計色彩的應用
1.色彩的協調。室內色彩設計的根本問題是配色問題,這是室內色彩效果優劣的關鍵,孤立的顏色無所謂美或不美。任何顏色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不恰當的配色,而沒有不可用之顏色。色彩效果取決于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同一顏色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處理好色彩之間的協調關系,就成為配色的關鍵問題。色彩與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關系。當我們注視紅色一定時間后,再轉視白墻或閉上眼睛,就仿佛會看到綠色。而視覺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條件,對色彩的刺激本能地進行調劑,以保持視覺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補關系建立時,視覺才得到滿足而趨于平衡。如果我們在中間灰色背景上去觀察一個中灰色的色塊,那么就不會出現和中灰色不同的視覺現象。因此,中間灰色就同人們視覺所要求的平衡狀況相適應,這就是考慮色彩平衡與協調時的客觀依據。
2.色彩的象征。色彩表面上是感性的、是最為生動、最為活躍的因素,然而色彩的象征性也是一個民族大眾所傳承的傳統色彩的積淀,所以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一定的地域人群中,色彩的象征是相對穩定的。如中國封建社會色彩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是受儒家等級觀念的支配。在中國傳統皇家的宮殿設計中,一般會使用紅色來裝飾,因為在中國紅色象征了富麗和吉祥,而傳統民居多為青瓦白墻,用色輕快淡雅,樸實自然。中國封建社會黃色也成為封建帝王的代表色,黃色象征著高貴與特權。如中國郵政使用的是綠色,象征著自然、和平、生命、希望等。但在英國、日本等國家的郵政標志是紅色。
3.室內色彩構圖:(1)背景色。如墻面、地面、天棚,它占有極大面積并起到襯托室內一切物件的作用。因此,背景色是室內色彩設計中首要考慮和選擇的問題。不同色彩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上所處的位置,對房間的性質、對心理知覺和感情反應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種特殊的色相雖然完全適用于地面,但當它用于天棚上時,則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2)家具色彩。各類不同品種、規格、形式、材料的各式家具,如櫥柜、梳妝臺、床、桌、椅、沙發等,它們是室內陳設的主體,是表現室內風格、個性的重要因素,它們和背景色彩有著密切關系,常成為控制室內總體效果的主體色彩。(3)織物色彩。包括窗簾、帷幔、床罩、臺布、地毯、沙發、坐椅等蒙面織物室內織物的材料、質感、色彩、圖案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和人的關系更為密切,在室內色彩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不注意可能成為干擾因素??椢镆部捎糜诒尘埃部捎糜谥攸c裝飾。(4)陳設色彩。燈具、電視機、電冰箱、熱水瓶、煙灰缸、日用器皿、工藝品、繪畫雕塑,它們體積雖小,常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室內色彩中,常作為重點色彩或點綴色彩。(5)綠化色彩。盆景、花籃、吊籃、插花、不同花卉、植物,有不同的姿態色彩、情調和含義,和其他色彩容易協調,它對豐富空間環境,創造空間意境,加強生活氣息,軟化空間肌體,有著特殊的作用。
三、結語
色彩在室內環境的應用需要契合此空間的功能用途、契合所在地域和主要使用者的民族文化、契合空間使用過程中電要使用者的心理訴求。
參考文獻:
[1]高嵬,劉樹老.室內設[M].上海:東華人學出版社,2007.
[2]周良亮,冼十.空內壞境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