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強
摘要:發票是單位經濟業務活動內容的載體,可以說,發票雖小,容量卻大。會計實務中,因入賬發票的真實性、規范性、合理性等問題,給單位帶來違規、違紀、浪費等風險的情況時有發生。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加強對入賬發票的審核,是防范以上風險,提高財會工作質量促進內部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審核;真實性;規范性;合理性;合規性
發票審核應遵循一定的程序,覆蓋應有的一切要素,防止疏漏和任意性。在實際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審核。
一、審核發票的真實性
一方面要審核發票本身的真實性。一張假發票背后往往是違法行為。即使本單位的經濟業務真實合規,接受假發票也會使單位面臨各類審計檢查的麻煩甚至涉案。財務人員應掌握一些基本的發票辨別知識,如不同類別發票名稱及其形式,發票的紙張、印刷、監制單位印章、水印及圖案的特點等。對把握不準的發票,可進入地方稅務局或國稅局網站找到一個專門檢查發票的網頁,把發票號碼輸入進行檢查。也可以申請稅務機關對發票的真偽進行鑒別。
另一方面是關于發票所反映的經濟業務的真實性。財務人員不是千里眼、順風耳,不可能跟蹤每一個業務經辦人,怎么能知道經濟業是否發生呢?實踐中,財會人員應盡可能地熟悉單位各項業務狀態,了解哪些是應當發生的,哪些是不應當發生的,對不可能發生的費用應當拒絕報銷。我們要摒棄這樣一個觀點:財會人員只需憑合法的報銷手續做賬就可以了,不應當去管業務是否真實。這是一種簡單地把財務部門當作記賬員的思想,隔離了財務工作的管理、監督職能。事實上,財務部門對經濟業務的管理和監督即有工作的便利,執行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從單位內部管理效益的需要出發,財務部門也必須發揮良好的管理和監督職能 。
單位應從整體管理的高度,賦予財務部門拒絕接受存在疑問的報銷憑證的權力,而不論是否存在領導的簽字。財務人員也要精通和熟悉業務,結合規范性和合理性審核,對退回報銷憑證作出合理合規的解釋說明。
二、審核發票的規范性
規范性要求發票要素齊全,填寫規范。規范性審核是入賬發票審核的基礎業務工作,涉及要點多,細節多,容易忽略和遺漏。按照發票填制順序逐項審核,可有效提高審核質量。
發票填寫要素有:接收單位名稱、填制日期、經濟業務內容、數量、計量單位、單價和金額、填制單位名稱及印章、經辦人的簽名及蓋章等。
發票抬頭即接受單位為本單位,單位名稱不允許簡寫。填制日期與業務發生或結賬時間相符。經濟業務內容必須為本單位實際接受的貨物或勞務,計量單位規范,數量、單價、金額填寫清楚,計算準確。出于票證管理的需要,有的發票規定最高限額為“千位”,但開票人卻在發票上人為增添一欄“萬位”,。如果發現這類發票,不是違紀就是違規。還應特別注意大小寫相符,避免填寫上的矛盾引發經濟糾紛。
發票下端要注意供貨單位的名稱是否與其公章相符合,供貨單位必須是其所在地的合法單位。注意供貨單位經營范圍是否包含本發票所載經濟業務內容,防止超范圍開票致使發票無效。
發票的種類應與發生的經濟業務相符,例如單位接受的是勞務,則發票出具方不能提供貨物銷售發票。所提供的發票應期限有效,聯次正確,整張發票無涂改、刮擦痕跡。手工填制的發票如產生書寫錯誤,應畫線更正,但金額填寫錯誤必須重新填制。
三、審核發票的合理性
合理性審核涉及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有不確定性。但我們通過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可以掌握一定的規律和方法,消除判斷的不確定性。合理性審核主要是結合事實情況,進行邏輯關系審核。
首先審核時間上的邏輯性。前文提到發票出具日期應與業務發生或結賬時間相符,除此以外,經辦人、驗收人(需驗收的物品)、證明人(依據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具有監管權限的人員)、審核批準人(依據單位管理制度具有審核批準權限的單位負責人)簽字的時間符合程序上的次序。例如,批準人簽字的時間在證明人之前,則可以斷定此項業務不具備合理性。
其次,審核發票經濟業務內容的邏輯關系。如經濟業務是否發生在不可能發生的時間,所發生的數量、金額是否符合經濟業務的現實需要。再如運單與運雜費的相互印證,對運輸單位開出賬單,應注意所附運單上的貨物名稱、數量、起運及到達地點運費單價、運費總計金額等等,是否與發票內容相符合。
四、審核報銷手續的合規性
經前述審核真實有效的發票,還應對報銷手續是否齊備并符合單位管理制度進行審核。應至少具備經辦人、驗收人、證明人、審核批準人四人簽字,才可入賬。注意發票的開支內容是否符合批準的預算范圍,開支金額是否在預算額度經內,對超預算的開支應由經辦人按規定的程序上報審核批準后,才可以入賬。對于需要辦理政府采購手續的業務,就附政府采購手續。還要注意是否符合結算規定,是否符合節約開支的原則,有無盲目采購現象等。
采用上述審核發票的方法,有助于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報銷之前,也就是我們說的“先審核、后入賬”,盡可能地防止出現假公濟私、虛報冒領、貪污等違法違紀行為,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處理。
發票審核是經濟業務活動管理控制的關鍵控制點,是單位管理鏈的重要環節。發票審核工作做得好不好,既體現單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和責任心,體現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單位整體管理狀態。財務人員要高度重視入賬發票的審核,嚴防與發票有關的一切風險,提高財務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小企業財會人員職業倦怠表征及干預策略[J]. 馬蕾,簡晨晨. 技術與市場. 2017(05)
[2]共探財會人員瓶頸突破之路[J]. 唐玲. 財經界(學術版). 2016(04)
[3]對組建學習型、思考型現代財會人員隊伍的思考[J]. 段志英.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