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尹磊 李亞茹
摘要: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中心環節。本文以北京市長溝中學生態文明意識調查問卷所得數據為藍本,觀察現階段我國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現狀,探尋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長溝中學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的戰略高度。“建設美麗校園、打造生態環保特色鎮”是生態文明建設任務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內容。而這些任務要想實現,也必然需要生態文明意識的支撐。中學階段是人們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高低對帶動我國全體公民環保素質養成是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的。擁有“生態特色小鎮”和“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的北京市房山區長溝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成績突出,選擇長溝中學作為調研地點,一方面旨在走訪了解生態環保特色鎮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另一方面通過現實調查數據把握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現狀繼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我國的中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法。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數據96份,問卷填寫對象為北京市房山區長溝中學在校初中生,其中男性、女性各有48人,男女比例為1:1。
一、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現狀
1.中學生生態文明知識認知水平較高。問卷將通過“全球氣候變暖、廢電池污染、塑料袋降解、化肥污染”這四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來考察中學生對環保知識的掌握程度。從作答的結果來看,選擇“非常了解”和“知道一些”的人數最多,選擇“不太知道”和“完全不知道”的人數四個題目加起來只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同時為了更為直觀地衡量中學生對生態文明知識的認知水平,設定這四個問題的總分值為100分,在每道題中選擇選項“非常了解”計25分,選擇“知道一些”計15分,選擇“不太知道”計5分,選擇“完全不知道”不計分。用各個問題的分值乘以人數比例然后相加,最終得到中學生的認知水平總體得分為71.23分,說明中學生環保知識的認知水平較高,但還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間。
2.中學生對于環保理念的認同感較高,國家環保政策支持率較低。環保理念的認同感可以通過“對國家環保政策的支持率”、“對環境問題的憂患意識”以及“對生活中環保行為的態度”三個方面去考察。調查數據顯示,中學生對國家環保政策的支持度較低,在“如果因為國家發布環保征稅政策”這個問題上僅有18.75%的中學生表示“非常支持”,選擇“不太支持”和“非常不支持”中學生的人數之和占總人數的41.67%。對當今環境污染問題有83.34%的中學生表現出憂慮。超過一半以上的中學生面對當前的“霧霾”問題紛紛表示自己不會排斥,并且會自發帶動身邊的人投入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在對日常生活具體環保行為態度的考查中,絕大部分學生都選擇“非常支持”。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學生對于環保理念認同感較高,表現出一定的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對于環境污染問題也給予了一定的關注。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看到,當中學生面臨“環保征稅”需要在環保和自身利益之間作出選擇時會向自身利益一邊傾斜。
(二)原因試析
調查問卷反映了大部分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較高,這與我們所選擇的調研地點——長溝中學存在必然聯系,我們在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長溝中學在辦學理念、校園規劃、課程教學等方面處處彰顯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從辦學理念來看,長溝中學秉承“鐘靈毓秀,滋蘭樹蕙”理念,施行“毓秀教育”,旨在培育出“敦品礪學、明志臻美”的優秀學子;從校園規劃來看,長溝中學被向日葵園地、葡萄園、湖泊、天然草坪所包圍,呈現出“綠色滿園”之感;從課程教學來看,長溝中學注重人才全面發展,除了文化課程之外,還開設美術課、書法課、手工課等特色課堂,為中學生認識自然、體驗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其中環保政策支持率較低的現象也值得我們深思,一方面是因為中學生認為環保政策與他們日常生活距離比較遙遠,接觸機會少;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于環保政策缺乏一定的了解,面對選項時無法判斷環保政策的具體實施效果,因而選“非常支持”的比例較低。
二、中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養的對策
(一)結合學科教學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主,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力爭找到與生態文明意識培養之間的切入點,在學科教學中融入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使得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生態文明意識的熏陶,從而內化于心。學科教學不僅要在內容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形式上也需要靈活化、多樣化地增添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的相關內容。如:可以在語文課上學習關于描述自然之美的古詩。
(二)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生態文明意識
中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是在與人交往與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通過參與環保相關活動,讓中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提升自身對于生態文明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繼而提升生態文明認同感,將生態文明意識做到內化于心才能外化與行。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可以為“變廢為寶”環保大賽、“生態文明音樂節”、“環保知識競賽”等等。
基金項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德國環境教育對我國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的啟示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