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李炳云
【摘要】本文應用韓國政府指定的常用漢字2500字作為研究數據,按照發音位置相似性來分類,從而分析研究中韓兩國漢字音中的聲母的相互對應關系或對應傾向。通過掌握這種對應傾向為兩國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提供一定的便利。
【關鍵詞】漢語漢字音 韓語漢字音 聲母系統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02-02
一、緒論
中韓兩國的歷史淵源可追述至幾千年前,在歷史文化不斷發展變遷的過程中韓國的記錄文化的起步是借用中國漢字的使用來實現的,這就導致了韓語漢字詞(即漢源詞)的產生,現在韓國語詞匯中的漢字詞的比率達到了60%以上,在語音方面漢語(漢字音)在流入韓國的過程中與韓國當時的音韻系統相融合發展成為當時的韓語漢字音系統,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中韓兩國的漢字音又在各自的領域中不斷發展變化著,因此把現代中韓兩國的漢字音比較起來看的話就會發現兩者在存在著很多共同點的同時又有著明顯的不同。由此給兩國語言的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優勢卻又伴隨著不小的困惑。例如 版[pan]?圮[phan]中韓兩國的聲母發音極為相似所以記憶起來也比較容易,也可以舉一反三的考慮有著相同聲母[p]的漢字在韓語中是不是都發和聲母[ph]一樣的音呢?但是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像 廢[fei]?圮ph je] 這樣的兩國發音差異較大漢字詞。這就會給兩國語言學習者帶來極大的困惑,所以兩國漢字音的聲韻母到底有著怎樣的對應關系呢?這就是接下來本文將要研究的問題。
在音韻發展變化的漫長歲月中能記錄音韻變遷過程的資料寥寥無幾,且參照現存的古音資料而擬測出的古音聲韻系統各個學者的觀點也是不盡相同。所以對于中韓兩國漢字音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兩國語言的學習與教學,研究韓語漢字音對中國上古中古聲韻系統的擬測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義。
本文應用韓國政府指定的常用漢字2500字作為研究數據,按照發音位置相似性來分類,從聲母系統的共同點出發,來尋找中韓兩國漢字音中的聲母的相互對應關系或對應傾向。
二、漢語漢字音聲母系統和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
現代標準漢語漢字音的聲母一共有21個,全部的聲母按照發音位置來分類的話可分為:①唇音:雙唇音/唇齒音 ②齒槽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 ③硬腭音:舌面音/舌尖后音 ④軟腭音:舌根音 這7類。若按照發音方法來分類的話可分為:①塞音 ②塞擦音 ③擦音 ④鼻音⑤流音 這5類?,F代標準漢語漢字音聲母系統按照發音位置和發音方法來整理如下。
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是有19個聲母的,但是現代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中[p], [t], [], [k]這四個緊音并沒有相對應的漢字,所以這四個緊音不算在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中。另外以聲母[s‘]為聲母的漢字只有‘(雙)和 ‘(氏)兩字算為特例也不記入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中。由此可以看出現代韓語字音聲母系統的一大特征就是全濁音不出現,還有就是次清音基本不出現。因為以次清音聲母發音的漢字只有‘快()字一字而已,具體來說在中國中古音中聲母[kh]流入韓國的過程中大部分變為了聲母[k]和[h],雖然在現代韓語中聲母[kh]使用的頻率比較高但是現代韓語漢字音中聲母[kh]對應的只有一個漢字‘快()字?,F代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按照發音位置和發音方法來整理如下。
三、漢語漢字音和韓語漢字音聲母系統的比較分析
1.唇音
唇音一般是指通過上下嘴唇阻塞氣流而發聲的雙唇音但從廣義范圍來看唇音又包括通過下嘴唇和上齒阻塞氣流而發聲的唇齒音。漢語漢字音由唇音有雙唇音b[p], p[ph], m[m]和唇齒音f[f]所構成,韓語漢字音中的唇音都是雙唇音,有口腔音[p],[ph]和鼻音[m]之分。所以在這里我們把雙唇音,唇齒音統一放在唇音部分進行對照研究。
2.齒槽音
齒槽音是舌尖抵住齒背或齒齦阻礙氣流而發聲的音,韓語漢字音齒槽音有[t] [th] [s] [n] [l],漢語漢字音齒槽音分為舌尖前音 z[ts] c[tsh] s[s] 和舌尖中音 d[t] t[th] l[l] n[n],在這里我們統一放在齒槽音部分與韓語漢字音進行比較。
前面已經說過因為韓語漢字音的形成主要借入了漢語中古音體系并且在兩國的音韻發展過程中韓語漢字音齒槽音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而漢語漢字音齒槽音在音韻史的發展中一部分音保留了原來的發音而另一部分音則發生了口蓋音化現象,像中古音的舌音體系中聲母[t]端母, [th]透母, [d]定母, [t]知母, [t_h]徹母, []澄母 等都因為受到介音[i]的影響而發生了口蓋音化現象,從而影響了現代漢語和韓語齒音的對應關系,例如漢語聲母d[t]對應的韓語聲母不僅有[t],[th],還有聲母[ts],[tsh]。
3.硬腭音
硬腭音是由舌尖或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礙氣流而形成的音。韓語漢字音硬腭塞擦音有[ts], [tsh],漢語漢字音中有由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的塞擦音j[t], q[th]和擦音x[],還有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的卷舌音zh[t], ch[th], sh[h], r[]。同齒槽音一樣漢語漢字音硬腭音的產生也是因為在漢語中古音到現代音的音韻發展中出現了卷舌音化和口蓋音化現象。在卷舌音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音就是就是‘r[],因為在韓語漢字音中沒有卷舌音,所以‘r[]在韓語漢字音中沒有與之相關性比較高的聲母所以都用零聲母來表示。
4.軟腭音
軟腭音是由舌面抵住或接近軟腭阻礙氣流而形成的音。漢語漢字音有g[k],k[kh],h[x]。韓語漢字音軟腭音分為軟腭塞音[k],[kh]和軟腭鼻音[?濁]。與[?濁]發音比較相似的漢語音有ng[?濁],因為ng[?濁]只在音節末尾出現所以一般我們將其看作韻母在這里不作比較。韓語漢字音中喉音只有一個[h],而漢語漢字音聲母并沒有喉音,但韓語漢字音中的喉音[h]與漢語漢字音中的h[x] 和x[]的相關性比較高。endprint
四、結論
漢語漢字音聲母和韓語漢字音聲母的相應關系是按照某種準則(發音位置,發音方法等)進行相對應的數據比較整理后擬測出的一種對應傾向,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對應關系。即漢語漢字音的一個聲母可能對應一個或者多個韓語漢字音的聲母,這些規律是我們把焦點放在比率比較大的一個或者幾個聲母上從而整理出一定的規律。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漢語漢字音聲母發音時送氣的有無與韓語漢字音聲母的氣息強弱有著一定的相應關系。漢語漢字音中的不送氣無聲聲母和在同一發音位置上的或發音方法相同的韓語漢字音塞音,塞擦音聲母的相關性很高。舉例來說像聲母‘b, d, g, z, zh就與聲母 ‘,,, ,有著一定的對應關系。漢語漢字音聲母的擦音,鼻音和流音聲母和在相同或類似的發音位置和發音方法的韓語漢字音聲母的相關性比較高,舉例來說像聲母‘m, n, l, s, h和聲母 ‘,,, ,。也有像漢語漢字音聲母‘f和‘x這種在相同發音位置上沒有與之對應的韓語漢字音聲母的情況,但是只要從發音方法和音價這兩個著重點出發也可以找出各自與之相關性比較高的韓國語聲母‘和‘, 。但是因為歷史的發展中而產生的一些音變現象而導致的對應規律的變化我們也不能忽視,舉個例子來說像漢語聲母 ‘j,q和韓語聲母‘,,,,漢語 齒槽音聲母‘c和韓語軟口蓋音 ‘,,等之間的對應關系就不是那么的有規律。所以上面我們用數據制作表格分析推測出的對應關系只能算是一種大概的規律并不十分精確。除了歷史發展中所產生的音韻變化外還有一種情況我們也不能忽視,就是漢語特有的多音字現象。比如說漢字‘見(tian/ian)根據其具體意義和發音的不同對應的韓語也有不同音不同義的‘和‘兩個字。韓國語中讀‘的時候就是看的意思,讀‘的時候是看得見,看到的意思。所以在分析中韓兩國漢字音聲母系統的相應關系的時候多音字這種特殊現象也要考慮進去。
注釋:
①在韓國語音韻系統中與中國語聲母相對應的部分音譯過來的話應該是子音( ),在這里為了統一研究不顯混亂本稿中的韓語漢字音子音和中國語漢字音聲母一樣以下都統稱為聲母。 參考文獻:
[1]王力 (1997),《漢語語音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唐作藩(1999),《漢語音韻學常識》,上海教育出版社.
[3]唐作藩(2000) 《中國音韻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4]姜信沆(2003), 《漢韓音韻史研究》,太陽社.
[5]李基文(1972), 《國語音韻史研究》, 塔出版社.
[6]李敦柱(2003),《漢子音韻學的理解》,塔出版社.
[7]兪昌均(1969),《新稿國語學史》,瑩雪出版社.
[8]許雄(1985),《國語音韻學》, 新文學社.
[9]崔愛玲(2000),《中國語音韻學》,
[10]孔在錫(2002),《中國言語學》,新書苑.
作者簡介:
張露(1988-),女;山東青島萊西人;博士;研究方向:韓國語教育。
李炳云(1954-),男;韓國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韓國語音韻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