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娟
【摘要】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視頻實驗的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化學教師所接受。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靈活使用化學視頻實驗,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準確掌握化學原理和化學性質,同時還要把握住實驗操作的技能,達到打造高中化學高校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 視頻實驗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21-01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學中,化學教學實驗主要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實驗操作來完成,但是,有些實驗因為操作技術和操作難度的限制無法展開,影響了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中的視頻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多數教師開始選擇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視頻實驗,讓學生能通過對視頻實驗的觀看掌握化學原理和化學性質,并準確的把握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詳細步驟,最終達到構建高效化學課堂的目的。
一、利用視頻實驗讓學生準確掌握化學原理
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由于很多化學實驗很抽象,學生很難用肉眼去進行觀察,導致學生在這部分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缺失了最直接的經驗,只能依靠自己的抽象思維進行想象,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將抽象的化學反應變的具體,將枯燥變得生動,教師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就可以利用視頻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知識概念,開闊他們的思維,提高化學能力。
例如,在《氮和氮的化合物》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我們會接觸到這樣依據諺語“雷雨發莊稼”。但是,在解釋這句諺語時,教師確不能采取課堂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察。于是,筆者在互聯網中找到了相關的教學視頻,該視頻用動畫的方式解釋了這句諺語。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掌握了其中所包含的化學原理:空氣中包含的氧氣和氮氣在受到雷電之后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一小部分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在空氣中接觸了氧氣之后形成了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在遇到雨水之后又形成了硝酸,在進入土壤之后,成為了莊稼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硝酸根例子。所以,雷雨的過程就等于是為莊稼施肥的過程。這個視頻教學為學生展現了這一系列的化學活動,為我國傳統的諺語做出了科學的解釋,有效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能夠掌握學習中的重點,準確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的化學原理,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目的。
二、利用視頻實驗讓學生直觀認識化學性質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需要學生去掌握和理解的化學性質數量龐大,并且很多性質相對來說也比較復雜,需要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反復的理解和記憶。而實驗是幫助學生進行記憶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有機化學學習中,部分有機化學化合物在實驗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毒性,對于剛接觸這部分知識學習的學生來說,嚴重危害了他們的安全。此時,教師就可以在這部分教學中,通過實驗視頻為學生展示實驗的過程,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程度,另一方面能夠對學生的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防止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出現意外。例如,在進行苯的硝化反應的實驗時,會產生毒性大的氣體,如果直接讓學生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該項實驗的操作,很容易出現由于忽視通風和個人防護而產生的重度現象,嚴重危害到了學生健康。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實驗視頻《苯的性質》為學生展示了這個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對硝基苯“有毒、易揮發”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意識到該實驗可能存在的風險,在親自實驗的過程中也就能夠有意識的選擇通風處,并采取安全措施。
在化學性質的學習中,很多化學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他們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誤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有趣的視頻實驗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相關的化學性質,并以此提高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于知識點的印象。例如筆者曾經為學生展示過這樣一個視頻實驗:在棉花上包裹過氧化鈉,實驗者向其吹氣,結果棉花立馬就著了起來。這個實驗中主要包含了三個反應,首先是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反應中生成氧氣并放熱,其次是棉花在高氧的環境中會出現自燃的現象,第三個則是氧氣助燃這一性質。學生通過對該視頻實驗的觀看,可以有效激發他們在化學學習中的探究意識,幫助他們對這三個化學性質進行理解和記憶,達到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利用視頻實驗準確的展示實驗技術
在傳統化學課堂實驗中,很多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會產生儀器使用錯誤或是操作錯誤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學生親自進行化學實驗之前的教師示范性實驗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主要是受到了課堂環境的限制,大多數學生都無法近距離的觀察教師的實驗過程和具體的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只能大致了解實驗中的操作步驟,而教師本身在教學中也經常會忽略了對細節的強調,于是造成了學生實驗過程中細節的錯誤。而視頻實驗可以利用班級中的多媒體對細節部分進行放大展示,保證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進行仔細的觀察,保證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的規范。
還有些化學實驗中所使用的化學器材價格高昂,一般的高中學校受到經費的限制根本無力承擔,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的學校中這種現象更是突出,甚至還有些學校連最基本的實驗器材都無法保證。而課堂中視頻實驗的展示方式可以有效彌補學校這方面的不足,無論是多么高昂的實驗設備,教師都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其使用方式,掌握實驗過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技術,例如“紅外光譜測苯甲酸”等等。這樣的方式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讓化學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化學課堂中的教學方式也逐漸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視頻將聲音、圖像融合在一起,再經過精心的編排,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化學知識變得直觀有趣,同時,這種方式也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使用視頻實驗,讓學生能夠提升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掌握復雜的化學性質和實驗原理,并形成堅實的理論基礎,達到高中化學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益宏.微視頻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1-2).
[2]常國剛.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打造優質高效課堂——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再思考[J].考試周刊,2013(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