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劉鵬
摘要:伴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各級城市主管部門對城市的生態規劃研究愈發的重視。在社會和經濟日益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這種現象引起了人們對生態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視。生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可以促進城市和自然和諧發展,提高城市的生態化水平,所以為了使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生態城市建設得到更好的完善和發展,就要清楚的了解城市建設和生態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根據每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對城市中的生態環境等因素進行完善,并對這些因素進行和諧統一的管理和規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城市的生態化水平。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低碳環保
引言
目前,伴隨城市建設理論及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城市居民對城市環境的重視與日俱增,在城市生態設計領域、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建樹。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已經取得部分突破,但有一些問題尚未妥善解決,即,將傳統城市規劃理論同現代生態城市建設方式實現深度融合,并將其應用于目前的城市生態規劃建設中,以往的認識而言,一般將生態城市規劃并入傳統城市規劃建設領域,但這一劃歸方法在學術界并不能得到統一。
一、城市規劃設計的內涵
城市規劃設計能夠總體上反應出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對于城市的發展有指導性建議。針對城市規劃設計要能夠結合具體實際,從實際出發,利用城市的現有資源和城市發展總體水平來制定城市規劃設計方案。根據城市規劃設計的范圍來劃分,可以將城市發展規劃分為區域規劃和全局規劃,根據規劃設計的時間長短來劃分,可以將城市規劃設計分為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在規劃發展上,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能夠根據自身發展特點來進行逐步發展。城市的規劃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發展中要分層次有計劃的進行發展。在城市的規劃發展中,一定要與國家的政策相適應,制定出最有效,最科學的發展規劃,合理優化配置城市資源,努力促進城市經濟良好發展,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
二、生態城市具有其獨特的特征
生態城市具有以下幾個特征:①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環境發展比較和諧。以前進行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時候,人們會對生態環境不可避免的進行一些破壞行為,現在城市進行生態規劃時,必須要考慮到城市規劃和生態平衡的問題,保護大自然以及人類共同的生活環境,實現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的有機結合,提高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這樣才能規劃建設好城市的生態環境。②對于現在的生態城市規劃,能源的消耗相比之前在不斷的減少,不再是以前高能消耗的運作模式,對現在的資源要提高有效的利用率,要改變之前資源利用率不高的現象。在現代的生態城市建設中,必須從生態城市的資源利用率方面去著手,才能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率,對資源進行分類利用,可以有效的節約資源。③通過對人力資源的調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使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
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1)城市區域規劃。①土地規劃,應全面考慮土地使用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健全土地規劃利用體系;②水資源規劃,充分考慮區域內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創造城市親水空間,開發節水技術,保護飲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統,保護水生物種多樣性;③能源規劃,節約減排,提倡綠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風能、水能,開發綠色材料,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④交通規劃,發展電動汽車和氫能源汽車,控制燃油汽車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規劃運行效率。(2)城市人居規劃。為保障人居環境,需要突出人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地位,強調社區生態建設,創造和諧人居環境。①生態產業設計,按照生態經濟原理和綠色GDP的要求,建設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產業;②生態建筑設計,采用節水技術、節能技術、太陽能技術、自然通透技術、環保材料技術,增加人居環境適宜度;③生態景觀設計,既要加強自然生態景觀建設,也要強調歷史文化傳承,充分發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資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環境需要。
三、生態城市規劃策略分析
(一)綠色城市交通規劃策略
進行生態環境建設要能夠保證城市中的交通規劃符合生態城市的發展規劃,具體來說,就是要能夠建設一個低碳環保的交通運行體系。要能夠建設一個高效快捷的交通運輸和樞紐體系,從根本出發,不斷促進城市的交通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同時要能夠建設多層次的便捷的公共交通運行體系,保證整個交通運行的正常運營,不斷提高各個交通網點之間的聯系程度,同時要能夠將各個交通的信息傳達到交通運行的管理部門,不斷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生態城市建設落到實處,要能夠不斷加強對綠色出行方式的投入,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投入公共自行車,不斷落實公交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提高,要以環境生態為出發點,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
(二)城市綠色低碳產業鏈探索
在建設和規劃城市產業鏈時,必須樹立以節約資源,提高環境保護力度為主要原則的綠色低碳產業鏈建設系統,嚴禁產業鏈中出現高能耗、低產值產業和企業,促進傳統產業向高效、綠色產業形式轉型,嚴控已有高能耗企業的發展規模。對于以綠色低碳為主的產業鏈內企業,應大力支持,為高效、優質企業針對性配套以科學研發、休閑旅游、商務服務及文化創意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策略服務,最大程度提高城市空間利用率,保證單位利用空間的經濟產值保持高位運行。
(三)加強城市居住區的生態規劃
做好城市居住區設計首先要保證城市基礎設施狀況,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通訊、能源、供水、供電以及信息網絡和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規劃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證。并且城市居住區的生態規劃要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把生態建筑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既能滿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還能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在進行城市居住區設計時,要以城市實際地理特征、生態環境為立足點,進行符合當地區域特色的住區設計。加強居住區綠化,在居住區設置集中綠地,提高居民住區的綠化覆蓋率。另外還要重視生態保障設施的建設和改善,節能減排,加強排污處理,修復重要生態區域生態環境,使周邊山嶺、河流和湖泊的生態功能得以保障。
結語
現在人們提高了對社會環境的保護意識,對工業污染的治理也越來越重視,生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也在日益突出。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需要遵循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將生態城市融入現代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所以對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進行討論分析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顏欣.生態城市規劃理論與建設技術研究[D].蘭州大學,2014.
[2]蔡云楠.生態城市規劃的理念與實踐[J].南方建筑,2014,06:88-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