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濤 孫東紅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強,工業生產用電量以及農業生產用電量急劇增加,此外,對于居民生活用電需求量也逐漸增加,這些現象表明,現代社會對于電能的需求量遠勝于從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已經成為了電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目標的實現不僅能使供電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還能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分析
一、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原則
首先,對于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應用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實行持續改進的措施,而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運行也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其次,設計人員應當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大局觀,并且需要在進行電力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同時兼顧到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發展。電力系統的自動化發展作為一個升級改造的持續性過程,為了能夠使得這一過程得以順利進行,也就需要信息化技術能夠有效適應現階段的社會需求。最后,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技術應用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市場化原則,也就是說自動化技術不僅需要充分符合相關的技術性需求,還應當充分滿足經濟市場的實際需求。
二、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實現技術
(一)節點全網漫游技術
一般情況下,全網中的任何節點都存在與其他節點通信的可能性。在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中,各個節點都與所在饋線中的一個管理節點相對應,并進行通信工作。在通信過程中,會出現節點丟失的情況,這個時候節點和相應的管理節點之間的通信是不能正常進行的,這時網絡會對節點進行自動檢索。相應的,該節點的搜索該由管理節點來執行,系統變為中繼。但是,如若改為中繼后管理節點仍無法檢測到這個節點,那么系統會進行漫游申請,將情況匯報并反映給饋線子網,由其聯絡節點來執行。通信管理節點(側變電站的)收到系統的漫游申請后,重新注冊漫游的新節點。最后,相關變電站接收配調中心發送的注冊信息,實現節點的全網漫游。
(二)自動設置中繼技術
在設計軟件時,除了能實現一般結點的功能之外,為了實現網絡中節點間信息的有效接收和轉發功能,還要在NDLC中繼節點設置相應的功能模塊。設計中,為了使網絡中的信號傳輸過程存在真實性,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信息的傳輸頻率,還可以使信息變小,從而大大降低通信網絡上的壓力。自動設置中繼技術的使用,可實現整個網絡節點之間的通信,從而解決通信距離問題。其需要滿足的基礎條件必須是網絡中的相鄰節點可以通信,這里的相鄰節點指的是任意兩個相鄰網絡節點。
(三)面向對象的設計
在配電網中,饋線、負荷、開關、變電站及變壓器都是按照分層進行一定排布的。單個區域是由包含多個節點的若干個饋線子網(變電站)組成。一般情況下,饋線子網之間的節點是沒有互相通信的功能,但是由節點形成的網絡節點是可以相互聯絡的,這是因為每個節點都可以作為一個管理點,而且只有相同饋線子網中的節點才可以相互通信,形成網絡管理節點。不過如果是在網絡重構這種特殊情況下,節點是可以實現與其他饋線子網節點的聯通。此時需先通知節點,經過允許后方可進行通信,從而實現不同變電站之間的通信。在面向對向的設計技術中,往往在饋線子網的第一個子站中設置網絡管理節點,用于實現子節點上信息的記錄,這樣的設計對于饋線網絡的擴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的發展前景
(一)以循序漸進的模式開發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
近些年,國家逐漸提高了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的重視程度,在全國很多地區都加大了對其的建設力度,一些地區逐漸實現了配電網自動化功能。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模式是電力企業經營的重點,無論在哪些地區,電網建設都是重要的工作內容,其建設目的是提高供電量及電力產品質量,并相應提高電力系統工作效率。
(二)實現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功能
目前,對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期望主要是能實現對電網中的數據進行傳輸和處理。近幾年,電力企業對配電網自動化發展進行了非常理性的思考,使電力系統發展道路更加平穩,為我國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發展提供良好平臺。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相關功能廣泛,如能實現這些功能,就能大幅度提高配電網運行水平。1)檢測問題的功能。當電力系統和網絡系統正常運行狀態下,通過傳輸回來的數據能對問題進行告警。然后根據信號傳遞的告警信息采取一系列措施,根據數據分析能得出問題是暫時還是長期存在,并將分析出的數據傳送到系統或數據庫之中。2)自動解決問題的功能。一旦在電力傳輸過程中出現電力方面的問題,導致地區暫時性停電情況發生時,自動化系統能對電網結構進行重新構建,帶電去就會發揮電源的功能為停電的地區提供電力資源,使其恢復正常用電狀態。
(三)管理模式得到細化
傳統電力系統管理模式下,對電力系統配電網的管理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力系統的進一步發展。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包括很多方面內容,且比較繁瑣復雜,對技術性要求高。因此,要想使管理模式細化,應對實現配電網自動化的過程進行階段化。第一個階段,應將工作重心放在設置電力系統的自動開關裝置及變電站的相關閘門的保護等,并進行不斷完善。第二個階段,應對電力負荷進行測算和調整,相應增加通信設備數量。第三階段,應對電力系統管理的中心工作進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和規范。
(四)有效提高電能質量
配電線路的安排缺乏科學性是造成供電量不足及電能質量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線路布置不規范,使得電力在輸送過程中出現一些損耗,影響供電量。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技術不斷發展和更新,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電力企業工作效率。配電網自動化背景下,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對電力資源自動處理,能有效提高電能質量。首先,電能質量受到溫度影響比較大,配電網自動化能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因溫度變化對電能質量造成的影響。另外,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是以通信工程作為主要的技術支持,通過對相關數據的采集和控制有利于實現提高電能質量目標。
結束語
我國的電網建設比較復雜,在建設過程中運用的自動化改革也相對比較落后,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的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并且難以充分滿足人們對于電力系統的正常需求,而通過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則能夠有效實現電力系統綜合的自動化,并提升其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文小飛,萬俊,席世友,等.對計算機與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有機結合的分析和探討[J].科技展望,2014(17):106.
[2]楊蕊萍.對當前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7(3):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