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
【摘要】尊重孩子的認知和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有把課堂真正、完全地還給了學生,學生的潛能才會得到無窮釋放,才能無限發展,讓孩子真正主宰課堂,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的激情飛揚。
【關鍵詞】學生;課堂主人;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曾說:“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把創造還給學生,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闭Z文教學,不應該僅僅著眼于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應該把書本中的知識當作學生學習語文、培養語文能力的媒介,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得到方法,并且學以致用?,F談談我的一些做法與反思。
一、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自主課堂,教師更多的是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將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舉一反三,學以致用。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應該學的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能力。如我在生字教學中,先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將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識記,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系,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然后先扶后放,讓他們自己想、自己說。在教學本課第一環節時,我這樣設計:“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這篇童話中有哪些難讀、難寫、易錯的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在預習課文時,你理解了哪些詞語?并讓學生說說是通過什么方法理解的?!闭n堂上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這樣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僅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生字構字規律的認識,還提高了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學貴有疑,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成長、收獲
某教育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每個人都具有求知的沖動,把學習語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活動的自由度,這樣才能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和發現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更贊成誰的做法?為什么?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你的辦法是什么?”我指導學生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分組展開合作學習,最后再進行集體交流,小組成員們在共同探究中,紛紛說了自己的想法。通過訓練,學生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了知識。
三、搭設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新課標》指出:“課堂的舞臺上,主角將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北竟澱n,我積極為學生展示才華搭設舞臺,包括聽聽、看看、說說、讀讀、想想、跳跳、演演、畫畫……讓學生全方位地動起來,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最佳學習狀態。由于《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我讓學生課前制作好文章中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然后課堂上采用課本劇的形式讓孩子們自演自導。通過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學生在觀看表演中明白了“一件事當我們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時,結果是不一樣的”的道理。孩子們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和發現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動起來了,語文課堂充滿了活力。
四、順讀而寫,實現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在學習了《三袋麥子》之后,我特意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小練筆:第二年快要過年了,小猴把當年收獲的麥子,作為節日禮物,分別送給了土地爺爺、小豬和小牛,每家各一口袋……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象,試著繼續寫下去。
有的孩子寫: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去年我只做了白面饅頭和烙餅,今年我還要做更多好吃的,他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式糕點。
有的孩子寫: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像小猴一樣,先種一半,剩下一半留著慢慢吃。
有的孩子寫:小猴送給土地爺爺、小豬和小牛,每家各一口袋麥子后,還剩很多,它把剩余的麥子一半留下慢慢吃,另一半種下了地,這樣,今年它又可以收獲很多麥子了,它非常開心!
讀著孩子們一篇篇充滿童趣的稚作,原來孩子們的世界是那樣豐富,沒有大人的框框,他們的世界就像童話一樣美好、天真爛漫。我的心也隨之蕩漾,誰說學生們太小,誰說他們不會創作,只要教師巧妙引導,學生的習作是多么的精彩呀!
尊重孩子的認知和能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有把課堂真正、完全地還給了學生,學生的潛能才會得到無窮釋放,才能無限發展。讓孩子真正主宰課堂,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的激情飛揚吧!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