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亮
【摘要】物理難學,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公認,學生們普遍認為物理學習的有效性是那么遙不可及。導致學習物理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主觀上的厭學、疲倦情緒,又有客觀存在的基礎不牢問題。要調整高中物理學的整體狀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更多的教育家深入學習。本文分析了物理學習困難的現狀,并提出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困難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73-02
對于高中生來說,物理知識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學習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主要原因是高中生缺乏認知能力,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等各種原因。因為這些因素影響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效果,作為高中生,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從源頭上解決類似的問題,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一、形成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主要起因
1.學生缺乏認知能力
大多數學生因為學生本身而在物理學習上有一些困難缺乏認知能力。首先,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平衡,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能力比較強,發展速度較快,但有些學生相對較慢,在物理教學中就會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教學,所以一部分理解差的學生就跟不上教學的進度,最終導致學起來就感覺吃力。
2.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
對于高中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的主要因素是學習物理的動機和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多數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缺乏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情緒狀態和情感經驗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來說,成功的體驗和積極的情緒可以促進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涉及到各種知識和理論,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生很難取得成功的體驗,時間一久學生自然失去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另一方面,物理學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接近的學科,如果你感覺不到學習的內容有什么意義也會降低學習的興趣。
3.學習方法等因素
高中的物理學習是在建模的基礎上發現物理聯系的。這一階段的學習就不能完全依賴于老師的講解了,在研究對象從“實物”發展到“模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交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自主發現物理關系,分析解決問題,和形成一種思維習慣。但目前高中生物理學習思維是機械性的,他們反復的題海戰術,使得學生的思維僅局限在表面現象上,失去了真正訓練的意義。學習物理應該深入發現,掌握規則,在理論基礎上提高實踐能力,最終實現物理學習的效果。
二、解決高中物理學生學習困難的具體措施
1.提高學生自身的認知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造更多能夠參與物理演示實驗的條件和機會,您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刺激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全過程,以滿足學生的奇心指導學生做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產生了興趣,才會對物理現象和結論感興趣,才會主動去探索思考堅實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重點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獲取物理知識。
2.訓練學習策略
一方面,建立物理知識網絡結構。學習物理知識后,應該讓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結構,收集各種知識點,讓學生對物理知識了解的更深刻,更好地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另一方面,學會類比推理。此種學習方式是指有相同屬性的兩個或兩類對象,推理出其他屬性,因為類比推理就是把新舊知識相互聯系,建立起關系。例如:在學完光的折射后,學生可以通過類比推理的方式推測出光反射的可逆性及其反射定律等,如光是如何進行折射的?是否與符合光反射定律?通過此種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原有知識以及新知識之間形成聯系,使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3.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直觀的教學方法,通過直觀的現實教學,減少一些抽象物理知識的難度,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可以熟悉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合成解釋中,首先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兩個分力大小相同,夾角逐漸增加合力會發生什么變化?”“當兩個分力的方向不發生改變,增加一個分力,合力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等。想解決這些提出的問題,可以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使用實驗或圖形化的方式,讓學生先自己制圖,然后相互溝通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再有老師進行總結。這樣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得出的結論記憶起來就比較深刻,掌握這一知識點更牢固。
高中物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物理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自己的心理問題,我們要想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就要豐富課堂內容,擴大課外實踐活動。對于物理學習困難的學生,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困難,不斷完善學習方法,才能實現物理學習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鐘偉良.高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1).
[2]王亞平.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成因和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09).
[3]趙國忠,林安凡.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