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光
【摘要】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武術文化更是凝結了古代強身健體、磨煉意志、修身養性的智慧,同時也是我國民族文化中“德”、“禮”的體現,武術體育教育的實施能夠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繼成傳統文化中的形態與精神,同時加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為往后艱苦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與精神基礎。不同于當下的應試教育,尚武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德行品質,特別是對獨生子女的教育而言更有實際意義。當下我校特別主張以樂美文化引導武術體育的特色發展,以求培養整體素質卓越的學生,提高學校辦學內涵與社會影響力。
【關鍵詞】樂美文化 尚武教育 特色育人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215-02
鰲頭鎮水西小學是一所鄉鎮公辦小學,為推進樂美教育,增加辦學內涵,我校特地開展武術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帶動五育并舉、以武展美、以武養性、以武強志、以武益智、以武育德。為實現全面深化辦學宗旨,實現素質教育,提供了載體,向“創建有武藝特色的優質學?!钡陌l展目標更進一步,將學校特色轉變成特色育人,進而培養出有特色人才,符合我?!盀閷W生成長鋪路,為教師成就鋪路,為學校發展創新”的辦學宗旨。
一、樂美文化與尚武教育在我校的發展
1.項目選擇的背景與考慮
為了加強我校建設,我們意識到只有學校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成長,于是我們齊心協力,制定階段性計劃,召開師生大會、家長會,在熱烈的討論中尋求合適我校學生的特色發展之路。
據觀察,我校學生對武術的學習欲望非常強烈,這得益于水西村、鳳岐村等周邊村鎮特有的武術氛圍,加上學生大多來自鄉村,身上有著難得的吃苦耐勞精神,所以我們選擇用武術體育項目來作為我校的特色發展項目。學生熱愛武術,對學習武術的熱情很高,我校憑借完善的師資體系,加之廣東武術協會與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將尚武教育項目順利推行。特色主題確立以來,得到廣州市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廣州市教育局鐘衛東科長與廣州市體育學院中國武術協會委員李朝陽教授親臨指導,使特色武術體育的發展步伐加快。從化區教育局黎國勇副局長在2014年11月到我校進行工作調研時,獲悉我校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后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有創新、有內涵,要求學校鼓足干勁,抓住機遇,走特色發展之路。
我校決定首先以武術操為突破口,利用大課間活動,增強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與基本功的練習,然后將武術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去,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武術特長,練就頑強意志,并以此種種良好素養帶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加強其文化素質教育。
2.周密策劃,大力推進
我校在打造武術體育特色教育的過程中,廣泛地征集了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意見,聘請了專家對我校特色教育的可行性進行了充分有力的分析與論斷,在經過全盤謀劃后,方才實施。在前期我們做足了理論上的和實際操作上的調查和準備,以確保在實施武術體育教育推進的過程中產生任何不和諧的因素。確立了辦學思想,完善了規章制度,確保了此項目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接下來就是大力推進,并在推進的過程中解決實際操作中產生的問題。
首先,我們通過讓學生學習武術的傳統基本功,觀看武術電影,欣賞武術字畫,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以及對武術文化的認同;其次,我們將大課間改為學習武術操,在武術操的編排上也略有不同,低年級的學五步拳、中年級的少年拳、高年級的南拳,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在武術上的漸進學習,而不會導致因年齡跨度大而使學生在學習上產生困難;接著,我們舉行“武術節”“武術操比賽”等活動,增加學生在學習武術上的熱情,也可以讓武術體育教育的形式更加豐富。在這些措施的推進過程中,武術體育特色文化將會扎根在我校師生的心中,也將慢慢形成我校特有的文化與內涵。另外,本校做好了豐富的武術規劃內容,在校園內張貼武術人物字畫,武術精神標語,設置李小龍、黃飛鴻等人塑像,在班級墻壁上、樓梯轉角處、花園小橋邊都設置了種種宣揚武術文化精神,校風建設內容的標語橫幅,使校園處處會說話,彰顯“尚武精神”的特色體育武術氛圍。在教學樓上添置展板,掛著武術套路分解動作展示圖片,武術要領知識解讀等。班級圖書角中加入了武學圖書,與歷史武學人物傳記,在這種武術氛圍的熏陶下,學生定能夠逐漸感受到尚武教育的精髓與核心。
二、樂美文化與尚武教育對其他學科的作用
我校以武術操為切入口,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載體,以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為發展核心,創建體育武術特色。在繼成和發展中華武術文明,尚武精神上有重要意義。我校根據學生身心特點與身體素質基礎,建立了分級武術操,在鍛煉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思維敏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武術體育的開展還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發展,磨煉學生的意志與心性,加快他們認知的成熟。我校堅持將武術活動融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得以進步。
1.樂美文化在文化知識教育中的地位
學校主張以樂美文化熏陶學生的思想與教育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了,樂美”即“快樂和美”,“樂”包括樂學、樂思、樂善、樂言、樂行等五方面;“美”是“素質高雅”包括儀態美、行為美、語言美、心態美、環境美五方面。這與文化知識所帶給人的修養境界是一致的,特別實在語文的學習中,語文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明智、明理,樂美文化也能指導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大方向,那就是“樂”與“美”,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語文所帶給人的智慧與修養,在樂美文化的教導下,學生也能在學習中發現“樂”,并能樂于學習樂于思考,讓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學習任何一門科目的時候,都懷著一種“樂”的態度,對任何一門學科都能以發現“美”的眼光來學習。這就是樂美文化的魅力所在,一種正確的文化的影響能助力學生的一生,在任何時候能夠保持積極,保持“樂美”的態度,這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是教育的目的。endprint
2.尚武教育對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影響
一個沒有脊梁的民族勢必會被世界潮流所淹沒,一個沒有偉大精神的民族必將被外力所折斷,國家的強盛需要文武結合,一張一弛。遍觀我國各地教育,普遍是重文輕武,而文化的學習往往不能讓人有血性,讓人寧折不彎。然而若是將二者融合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就能培養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人格修養的人,這也是我校尚武教育的核心內容。在尚武教育的指引下,學生擁有了尚武崇德的思想,面對困難能夠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不畏挫折,這些都是成功必備的品質。尚武教育能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提供精神支柱,在學習遇到困難時,學生會表現出不拋棄不放棄的勁頭,不會因為題目難,所學的內容難,就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而中途放棄。這就是尚武教育帶給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教育。
3.二者對學生成長的推動作用
樂美文化與尚武教育結合下的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具競爭能力,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都能游刃有余地自由發展。眾所周知,影響一個人成敗的更為重要的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而樂美文化與尚武教育所培養的正是一個人的情商,由高情商帶動學習的進步,帶動學生未來事業的進步與成功。這是學生成長路上最重要的踏腳石,是構建高樓大廈最關鍵的磚,是一切華美背后最高超的匠心。
三、打造學校特色品牌,專注特色育人
為了打造我校的特色品牌,在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特色武術體育項目取得巨大的成功,具體表現如下:
1.學生成才
在特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普遍養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身體素質明顯提升,在運動會上,我校學生也載譽而歸,獲得團體一等獎的好成績,除了體育項目屢創輝煌外,在其他文娛、科技性比賽活動中也能勇摘桂冠,比如“觀鳥”、“紙飛機”、“四驅車拼裝競速”、“讀書征文”等,從各方面展示了我校學生的綜合實力,體現出我校辦學水平的質的飛躍。
2.教師成長
學校通過對教師隊伍的培養,現已擁有一支觀念新、素質高、服務意識強、集體凝聚力強、專業技能豐富的成熟的教師團隊,在武術體育特色方面的課題研究已獲市級表彰,并取得“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這表明我校通過對課程的開發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和課題開發能力。此外,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樂美文化、尚武教育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提升,改變了曾經積極性不高、團隊合作意識差等不良作風,這也是教師自身的一大成長。
3.學校發展
我校創建特色武術體育項目以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起先,我校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師資方面也無法與市級小學相比,但在特色項目開展后,我校從學生素質到師資力量都從下游躍居中上游,全面提升了學校的辦學質量。我校通過組建分級別的武術操及特色武術操團隊,開展大型武術操表演,在校園內形成了濃厚的武術文化氛圍,使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培養了武術特長生,組建武術比賽尖端隊伍,參加各種武術匯演和比賽,2016年12月武術隊在廣州市美麗西塘稻草節開幕式上表演,2017年3月參加第十五屆香港國際武術節獲得集體冠軍和個人3金2銀3銅的好成績。通過對特色武術體育項目與已有學科的結合,在更好地開展武術教學的同時,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以“武”促學,并榮獲了多項自2013年以后從化區評定的教學質量獎項,基本達到“學生有特長,教師有專長,學校有特色”的目的。
四、總結
在階段性的創建學校特色武術體育項目中,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們仍要在實踐中不斷求索,不斷完善制度與理論,在武術的教學方面,我們要爭取制定出自己的校本教材,先在周邊學校推廣,再發展到全國各地,使更多的學生受益。
在歷史的長河中,武術文化一直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燦爛的瑰寶。在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科技逐漸取代人力的今天,武術的繼成與發揚似乎并不再重要,但是武術所帶給我們強身健體,磨煉意志的效用是我們不可否認的,尚武精神的流傳讓一個國家擁有脊梁,不再軟弱;樂美文化讓人擁有良好的修養,在樂美文化引導下的武術體育能夠具有形神兼備的特點。今后,我們仍然要深挖“樂美”文化、尚武精神的精髓,繼續傳承和弘揚樂美文化和尚武教育,將武術體育精神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邱丕相, 王國志. 當代武術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 體育學刊, 2006, 13(2):76-78.
[2]程大力. 傳統武術:我們最大宗最珍貴的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J]. 體育文化導刊, 2003(4):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