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英 鄭曉妮
【摘要】目的:探討CBL+LBL聯合教學法在支氣管擴張教學中的效果。方法:以我校2015級大專護理A班共50人為實驗組,B班共50人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CBL+LBL聯合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通過支氣管擴張的理論考試,比較2組的學習效果。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支氣管擴張的優良情況、平均成績、成績構成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CBL+LBL聯合教學法在支氣管擴張教學中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廣為推廣。
【關鍵詞】CBL教學法 LBL教學法 支氣管擴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241-02
《內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涉及的臨床領域廣,內容涵蓋了大多數臨床學科。它既是各臨床學科的基礎,又與它們有著緊密的聯系。支氣管擴張是內科疾病中一個重要的疾病。在以往的支氣管擴張教學中,我們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法,即:理論講授輔以多媒體教學。學生普遍反映難以學懂,枯燥乏味。為改善這種學習及教學現狀,筆者開展了CBL+LBL聯合教學法應用于支氣管擴張教學的研究,以探索其具體應用及觀察其教學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校2015級大專護理專業學生10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A班為實驗組,共50人,B班為對照組,共50人。
1.2方法:2組學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課時數亦相同,由同一位教師任教。在入校分班時已將其基礎成績分成若干個分數段,由電腦隨機抽取,故排除了基礎成績的影響。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支氣管擴張采用CBL+LBL聯合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講授法+多媒體教學,通過理論考試,比較2種教學法的效果。實驗組支氣管擴張內容采用案例導入:某男,20歲,反復咳痰、咯血10余年,再發咯血2天。患者自兒時開始,經常出現咳嗽、咯黃色濃痰,有時痰中帶血。近2天,痰量增多,咯血增多,低熱。1歲時患麻疹并肺炎。體查:T:37度,脈搏:9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02/70mmHg.營養正常,左下肺可聞及固定的中濕啰音,手指呈杵狀。胸片:左下肺可見卷發樣陰影。問題1.該患者最可能是什么病?問題2.主要護理診斷和措施?配合LBL教學法。教學效果評價:2個班級的學生在支氣管擴張考試時,使用統一命題的試卷,統一考試時間,統一閱卷,統計2個班級的得分作對比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考試成績對比見表1
3.討論
3.1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簡稱CBL),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通過課前設計的典型案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討論中獲得和理解知識。該方法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景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發展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
3.2LBL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簡稱LBL),也稱傳統教學法。主要以老師授課為教學基礎,學生被動的接收學習內容。隨著醫療體制和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這種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傳統教學法的優點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系統地傳授較多的內容,但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兩種教學方法的聯合應用,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自學能力,又在有限的時間里保證了知識的全面性和連貫性,提高了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研究顯示在支氣管擴張教學中,CBL+LBL聯合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白云,潘思文,劉萍.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黑龍江高教研究[J],2014,238(2):172-174.
[2]楊禮芳,范國正,朱艷平.護理案例編寫體會.當代護士(下旬刊)[J],2015(18):155-157.
[3]劉偉,馬冬梅,王磊磊,等.P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在脊柱外科急診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對比分析.中國醫藥科學[J].2014,4(19):136-137.
作者簡介:
郭大英(1970年-),女,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本科,部門:湖南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專業方向:心血管內科臨床及教學。
鄭曉妮(1980年-),女,主任護師,本科,部門:湖南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專業方向:護理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