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應用數學在金融學領域中越來越多的運用,數學與金融學之間的關系問題也成為學界爭論較多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對兩者結合原因的邏輯分析得出它們的關系,并說明今后應該如何看待和發揮應用數學在金融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金融學 應用數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運籌學 博弈論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257-01
一、前言
金融學和應用數學無論是在研究對象或是學科性質都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應用數學是研究數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而在金融學中,數學方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例如隨機過程、隨機微積分和偏微分方程等。因此,在金融學各個領域的研究探索中,應用數學的作用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金融學研究又太過于依賴數學,外加研究中對于數學方法的濫用,使得在某種程度上金融學作為一門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遠離了客觀經濟實際。由此,研究和分析金融學與應用數學之間的關系,在當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二、應用數學與金融學間的關系
1.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與金融學的關系
如今金融學的研究漸漸從靜態研究轉為動態研究,對確定性問題的探索轉向對不確定問題的探索,對隨機現象的深入了解顯得越來越重要。概率論是研究隨機現象的數學學科,而數理統計是概率論的直接應用。金融學對于數理統計應用的主要體現就是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是一門以實際數據為根本,使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來建立經濟模型的學科。根據現實世界的經濟現象構造某種方程或關系,再利用實際數據進一步確定這些方程和關系,通過統計數據分析得出與人們常規認識不同的更深入的規律。
概率論在金融學中的另一個應用則是經濟損失估計。保險學作為金融學的分支之一,發展之初便建立在基于大規模數據分析的概率統計基礎之上。在保險學的財產損失評估領域,概率統計知識特別是數學期望和參數估計得到了大量運用。
2.運籌學與金融學的關系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運籌學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為管理人員在決策時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是其主要目的,它是現如今實現正確決策、有效管理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該學科是應用數學的延伸,利用算法、統計學和數學模型等方法,尋找復雜問題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運籌學經常用于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困難復雜的問題,特別是解決改善或優化現有系統的效率的問題。在金融學中,很多錯誤就是由于對數學模型約束條件的取舍過分隨意而導致的。運籌學中,最優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運籌問題就是研究最優的問題。最優化方法可以巧妙地確定數學模型中的最優約束條件。使用運籌學相關內容,可以解決金融學中的證券組合中最優化問題與最優投資—消費等一系列問題。
3.博弈論與金融學的關系
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博弈論現已經成為金融學的標準分析工具之一。在經濟學中就有博弈論中經典的“智豬博弈”。這個例子講的是:
假設豬圈里有兩頭豬,一大一小。豬圈里的一邊有豬食槽,兩豬均在食槽端,另一邊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豬食槽增加10單位豬食,但是在去往食槽的路上會有兩個單位豬食的體能消耗,如果大豬先出現在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行動(去按按鈕),收益比是7∶3;小豬先出現在槽邊,收益比是6∶4。那么,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一定會選擇等待。
用博弈論中的支付矩陣可以更清楚的看出小豬的選擇:
從矩陣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情況中,小豬選擇等待,大豬選擇行動是最優的情況,雙方都+4收益,若小豬選擇行動最多只有1收益,并且還有-1收益的風險。而當小豬選擇等待,最壞的情況也就是收益為0。所以無論如何,小豬一定會選擇等待。
“智豬博弈”是約翰納什在1950年提出的經典博弈模型。這個實例的結論,也可以映射到金融學當中。
在小企業的日常經營中,學會如何獲得雙贏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最為基本的素養。在某些時候,若能沉得住氣選擇等待,讓其他大的企業首先開發市場,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時候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精明的管理者一定善于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來為自己服務。選擇等待實際上是提供給職業經理人面對每一項花費的另一種選擇,對它的觀察和研究可以給企業節省許多不必要的費用,進而使企業的管理和發展登上一個新的階梯。這種情況在經濟生活中十分常見,卻很少為小企業的管理者所熟識。
通過對博弈論的運用,我們在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現象和權衡利益時,能夠嘗試以戰略性的眼光來引領我們的原則;以謀略的方式來做出我們的選擇。隨著我們進一步系統掌握博弈論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能使我們在未來競爭力更強,競爭更激烈的市場活動中,活動效率更高,決策錯誤更少,思路更開闊,成功機會更多。
三、在金融學中正確運用應用數學
經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應用數學是金融學必不可少的極其重要的研究工具,如果缺少數學將不利于金融學的發展。但在應用數學這個工具的時候,必須要做到根據不同的金融學研究對象區別數學的使用方法和程度,不能一概而論。要以客觀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以最開始的基本假設為條件。如果離開了基本假設,那么這個數學方法的運用就失去了意義。并且,在金融學中運用數學,必須以“簡單方法解決復雜問題”或者“解決復雜問題,方法越簡單越好”為原則。只有堅持這些原則,應用數學才能在金融學研究中發揮正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數學家與經濟[M].湖南教育出版社.
[2]董宇坤,喻敏.數學方法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白暴力教授訪談[J].國外理論動態,2005(4):2.
[3]歐文.等.經濟魔杖[M].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王開升(1996.01-),男,山東省青島人,青島市市南區青島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