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摘 要:在西方人文地理學定性研究中,采用的關鍵方法就是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其集成了定性與空間元素,更加全方位的對空間背景是怎樣被社會構造做出了分析。這種多元要素的整合,能夠把人們生活空間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很好的體現出來,對于展示生活路徑的三維可視化細節,實現可視化社會空間過程非常有利。本文對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的應用做出了有關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社會空間
引言
最近幾年,在對城市社會空間與居民個體行為進行更進一步理解的過程中,學術界也逐漸將考察環境單元或者是行為的地理背景對個體經歷的影響關注起來。不過,對于通過不同地理背景所獲得的研究結果來說,也相對存在一些差異,關鍵原因是基于行政單元的劃分,實際上不可以把對研究個體行為或者是經歷產生影響的真實范圍準確體現出來。對于此問題,有學者提出了地理背景的不確定性問題。有關人員認為,地理背景的不確定性問題,主要來自于空間域時間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就算其它因素都一樣,分析結果也會因背景單元的差異而有所差別。因此,融合了定性與定量數據的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和混合方法,將會是非常有發展空間的研究領域。
一、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與其和定量地理信息系統之間的關系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GIS方法因為對研究個體的忽略而遭受批判,部分學者對其和定性方法結合的可行性做出探討與驗證,提出批判GIS的概念。批判GIS是地理學和社會學理論創造性的結合和繁衍,在傳統GIS之中引進社會屬性,比如后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等。利用批判GIS,把定性材料歸入GIS集成處理,轉變成可能,定性GIS作為其子集,使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得到深入拓展。
定性GIS方法和定量GIS方法之間的差異,與其它形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差異相似。定量GIS主要分析與描述性展現出地理現象的產生數據,定性GIS對地理現象背后的社會構造、解釋與展現的地理意義更為關注。定性GIS分析的數據,不單只是描述性的文字、視頻與圖像等,也包含對其描述情況與過程的解釋。也就是必須詮釋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研究過程本身,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
二、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的應用
(一)鑒于情感表達的個體數據采集和分析
對地圖和地理情感表達的認知。行為地理學的關鍵內容之一就是對地圖的認知,其能夠把城市意象構成要素、類型、發展階段等距離、方向與空間的信息很好的體現出來。認知地圖的關鍵研究方法就是將地圖進行手繪,這能夠表現出個體平日生活的空間信息,不過,此種信息會有部分扭曲的現象存在,而這也是城市空間對個體作用所產生的必定結果。雖然已經有學者從很多方面對個體的認知空間與影響因素做出了分析,但是,此種對于客觀與定量的測量,卻忽視了情感對個體的影響。情感是個體內在生理機制和外在環境刺激一同作用的結果,地理學對于其外部刺激源更為關注,也就是地理環境。有關研究以社會環境的角度來對情感加以理解,嘗試根據社會、空間與時間三重維度來理解情感,而并不是簡單的將其看作完全內在的主觀精神狀態。隨著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情感轉向”,地理學家也逐漸從微觀個體實踐與地方性出發,對情感和社會空間的互動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二)基于混合方法的可視化活動空間研究
第一,混合方法和混合地理學思想。混合方法根植于有關研究中的知識與認識論的若干假設,此類假設對定性地理信息系統來說非常關鍵。混合方法研究認為,知識是不全面且有位置屬性的,不管是研究者采集的數據,還是對其進行分析,解釋與表達僅僅只是限制于數據出現時。所以,在不一樣的尺度與視角中,所獲取的知識對于更進一步的理解復雜過程有很大幫助。多種認識論的混合是混合方法研究的前提條件,同時認為這是推動有效理解與解釋特定目的和分析實際情況的關鍵方法。此外,在混合方法的研究過程中,不一樣的方法、有差別的形式數據的組合通常會有沖突和矛盾存在,必須在研究中對其加以解釋。部分研究強調,需把多種認識論、分析尺度與多種數據形式聚集起來,進而做出解讀。在這一前提條件下,有關人員提出了混合地理學的思想,強調必須跨越地理學“空間—分析”和“社會—文化”二元性的隔膜。在不一樣的領域中,將定量與定性方法進行混合使用,從而對二者之間的聯動與整合起到推動的作用。
第二,混合方法和社交媒體數據分析。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給地理學家供應了更多城市研究的機會與數據,其正在成為研究的重點。當前,很多社交媒體可以利用地理坐標或者是地理標記和空間形成一定聯系,這是屬于實時更新的一種數據。隨著開放式地理數據和基于位置的社交媒體數據的迅速增長,基于GIS、可視化與社交媒體這樣全新的結合點,將會給地理學家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社交媒體數據可以把有關社會與空間的互動細節加以豐富,不過,一定要采用適宜的方法從合適類型的數據中將有效信息提取,同時很好的理解與分析數據。針對和空間有關的社交媒體的研究,可以使用定性地理信息系統與地理可視化方法加以完善。有關學者提出,“代碼云”是分析與體現社交媒體數據的方法,其能夠描繪與可視化從定性研究出現的主要想法,同時對主題重復的代碼加以分析。代碼云并非簡單的把定性數據變換成定量的類別或者是數字,而是嘗試保留,同時體現出數據的上下文是定性分析的可視化結果。此種概念的運用可以當作一種整合定性研究與地理可視化的方法。
結語
從最近幾年來看,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給西方人文地理學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視角,同時獲得了非常關鍵的研究進展。目前,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我國還是處于初步的引進階段。因此,對于怎樣將此在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加以有效應用,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深入探索,從而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參考文獻
[1]應新洋. 地理信息系統中拓撲空間關系及空間推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3.
[2]馮健,柴宏博. 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的應用[J]. 地理科學進展,2016,35(12):1447-1458.
[3]黃林進,甘雪梅. 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基礎數據建設探討[J]. 現代測繪,2003,(04):38-39.
[4]馬海波,張子平,石銀濤. 淺談如何建立城市群空間地理信息系統[J]. 太原科技,2008,(08):1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