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婉夏
摘 要: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加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為了使英語教學效果更加突出,各個教學法流派都積極作出深入研究,而關于英語的教學方法也是千差萬別,但是作為其中一種的情景教學法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視的,本文對情景教學法的有關概念、內涵及原則進行梳理。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特點;情景教學法原則
一、情景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的界定
情景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具體場合的情形。“情景教學法”中的情景是一種為了實現具體教學目標,由教學者人為創建特定的優化情景,為教學環境提供輕松的氛圍,為師生之間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交際空間。章兼中認為情景是一種交際活動的社會情景,這種交際活動包括口語和書面形式的交際。而這種情景對新的語言知識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產生很大影響。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堂中創建更多情景,讓學生將已經掌握的語言素材得到更好的應用。”這一觀點也是對情景教學的肯定和提倡。關于情景教學法的定義,不同的學者作出不同的說法。根據研究情景教學法的杰出代表霍恩貝(A.S.Hornby)的理論,所謂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者為輔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心理得到發展,有目的的創建具有感情色彩的場景的方法。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在向學生展示特定教學內容的時候通過聲音、圖像、多媒體甚至是表演等方式創建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包含教學詞匯、句型、語法等目標內容的相關情景和氛圍,這種情景會使課堂的氛圍變得輕松愉悅,也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空間擴大,從而幫助學生對目標內容的吸收和理解更加容易掌握。通過對眾多定義的研究梳理,筆者粗淺地認為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創設一定真實或半真實的情景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一種方法。
2.情景教學法的特點形象直觀
形象直觀可以說是情景教學法最為突出的特點,教學者依據教學內容創建的情景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直接的參與其中,這也是情景教學法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原因。情景教學法是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點,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方法。學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與其間的信息發生交流碰撞,開發了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在情景的暗示中學到知識,最終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情知結合利用情景教學法創設的教學氛圍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為學生創設的情景也是貼近學生生活,利于學生思考的場景。將教學內容融入到這些情景中,不僅使知識融匯為一個整體,更加使平時枯燥乏味的學習環境變得積極、生動、鮮活起來,這樣的環境教學者感到輕松,學生也感到有趣,整個課堂就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主動參與情景教學法在創設情景時大多會吸收利用聲音、圖像、多媒體軟件等設備來豐富場景創設,這些都是吸引學生注意的良好因素。學生快速融入環境中,通過自身感悟、參與、體會、探究,得到充分的發展。寓教于樂情景教學法能使學生學習英語時感受到樂趣,從而“樂學”。它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來創設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情景,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興趣低迷的問題。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之間交流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將學生帶入一個全新的英語世界。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英語環境中積極地學習,養成主動開口交流的良好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二、情景教學法的原則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讓學生以比較高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情景教學使課堂學習豐富多樣,趣味性增強。通過此方式能顯著降低課堂尤其是語言課堂中的枯燥性,這些枯燥與無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往往是難以避免的。從教師角度上,此方法對教師課堂把握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以及教師創造性等方面要求都比較高,在進行此方法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在進行情景教學方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學生,換句話說,學生是情景教學法的主體。所以在進行該方法時候,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這個主體的能力,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跟上老師步伐,協同完成課堂學習,獲取知識,并盡量將獲取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的時候就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采取各種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并培養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這個主體能夠參與到情景教學學習中去。
(2)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結合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進行合適的選擇,也就是進行情景教學開始之前選擇適當的語言詞匯等;其次是層級化,也就是將情景教學內容采用一定方式進行合理組織,一般是從簡單到困難;最后是表達,也就是教師需要構建一個可以在課堂上使用的表達方式。同直接教學法相比,情景教學需要教師有足夠的功底和研究基礎,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
(3)情景性原則情景教學,顧名思義就要要在情景性的環境中授課。所以情景性也是這種方法的最重要的原則。在情景教學中,新的語言或者知識都盡量通過情景傳授給學生。
(4)參與性原則在使用情景教學法授課時,一要構建合適的情景,逐步將學生引入到這個情景中去,在充分參與中學習;二要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感受,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結合學生自身生活經驗能與學生得到相同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在情景教學中可以更合理表述自己的觀點。由于情景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使用該方式授課時,必須要求每一個同學在課堂中充分體驗交流,參與其中。總之,通過上面四個原則,情景教學能夠結合自身特點,把教學與情景完美結合一起,能夠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快樂的、有興趣的學習到知識,我們將以上四個原則深化到教堂教學中可以得出:
①把口語教學放在首位,重點關注聽和說,感知所搭建的情景。一直以來聽、說、讀、寫這四個基本技能都很重要,然而往往認為口語最為重要。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情景教學法的學者皮特曼先生就認為,只有先進行口頭作文,才能繼續進行書面作文。所以說,在情景教學中的語言課堂上,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法搭建跟所學知識相近的環境,可以使學生加快理解,更快更好地掌握語言學習。
②重視句型的學習,在情景教學中要讓同學多加練習某個特定情景下的常用句子,也就是使學生具有什么場合說什么樣的話的能力。
③情景教學中,老師不僅僅是老師,還應該扮演很多角色。老師不光只是學習內容的傳授解惑者,還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人物,老師應該制造出某個有趣的情景課堂,并時刻把握整個教學過程。
④情景教學法要求教師在開始前做足準備工作。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創造有目的性的情景,不能胡編亂造,要符合授課的內容。二是創造的情景應當實際可行,不能是不會存在的情景,要求對情景所需的知識、教學用具等精心準備。三是想要學生感同身受參與情景教學,應該用合適的話題不斷啟發引導學生,增強他們的興趣。
三、實施情景教學法的一般程序
著名學者帕默爾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學習一種語言的過程有下面三階段構成:一是接受語言知識與材料,二是反復強化練習記憶,三是通過實際中練習被掌握成為自己的東西。”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把情景教學劃分為情景導入、情景練習以及情景運用三個部分。
(1)情景導入:這是第一個階段,就是教師把所需的內容展示給同學們,能否成功向學生展示對以后他們是否可以快速進入場景以及情景教學的效果息息相關。老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布置情景,更好的展示所需的資料。
(2)情景練習:這一部分要求同學們對上階段給出的材料進行模仿練習,教師在這一個階段主要是通過親身指導,幫助同學鞏固知識,解答疑惑,加強理解。
(3)情景運用: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同學對上階段練習掌握的知識進行實際運用。課堂上,在老師的幫助下建立戲劇話劇等表演方式熟練應用,增強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勃.基于教學情景因素的普通高校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08,(6)
[2]王榮波.高等數學“情景教學模式”的實驗與研究[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報,2005,(10)
[3]沈新娣.對情景教學法教學效果的統計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
[4]于瑤.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