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哈爾濱珍寶制藥有限公司
注射用血塞通與濾芯相容性研究
陳晨
哈爾濱珍寶制藥有限公司
目的評估注射用血塞通與密理博公司的聚偏二氟乙烯濾芯相容性。方法測定在進行除菌過濾前后濾芯的泡點差異、流速差異及聚集性差異,以此評察血塞通藥液與濾芯的相容性;對可獲得的提取物進行紫外、紅外及生物分析,對可提取物進行毒理學評估;通過微生物挑戰試驗,驗證濾芯對細菌截留能力;對生產過程中溶液相關指標進行測定,評價濾芯對藥液的影響。結果:泡點、流速及聚集性差異測定結果符合要求,毒理學評估結果符合要求,藥液與濾芯之間無相互作用。結論:血塞通溶液與濾芯相容性良好,聚偏二氟乙烯濾芯可用于注射用血塞通樣品生產時除菌過濾。
過濾系統;相容性;驗證
藥品在生產過程中的除菌過濾是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過濾系統(濾芯)去除藥液微生物及不溶性微粒的工藝過程,該過程是注射劑產品生產過程中主要生產工序。注射劑在除菌過濾時選擇合適的濾芯尤為關鍵,所用的濾芯與藥液不應發生相互作用,即藥液與濾芯之間的相容性要符合要求,如相容性不好,患者用藥時會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我們對注射用血塞通與濾芯相容性進行驗證[1-3],評價相容性是否符合要求。
密理博聚偏二氟乙烯(孔徑0.22微米,10英寸);注射用水、純化水、藥液;挑戰微生物為B.diminuta美國標準菌庫19146;密理博Integritest 4完整性測試儀,蠕動泵。
2.1.泡點、流速及聚集性差異測定。
上述考察指標是藥液與濾芯相容性是否符合指標的關鍵考察項,試驗藥液使用血塞通溶液作為浸泡液,注射用水作為后沖洗溶液,在22±4℃條件下用藥液將濾芯浸泡16小時,測定泡點差異、流速差異及聚集性差異(測定結果均應小于5.0%),結果表明濾芯與藥液相容性良好,詳細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差異測定
2.2 毒理學評估
實驗開始前,將濾芯在121℃的條件下濕熱滅菌30min,重復滅菌五次。然后在35℃的條件下置于無水乙醇中浸泡24小時。經離心后分析檢測,確定聚偏二氟乙烯濾芯的最大析出物量為56.8mg,因此,處理一批注射用血塞通后,過濾最大析出物量約為56.8mg。采用相同處理方法,對所得浸提液進行紫外分析,在230nm至350nm進行紫外掃描,結果所有樣品的紫外吸收均小于0.002,可見溶出物量極小,并且在無紫外吸收。采用溴化鉀壓片法對所得物進行紅外光譜測定分析,結果紅外吸收峰與聚乙二醇及聚乙烯比咯烷酮吸收峰一致,測定結果與濾芯成分相符。除進行上述試驗研究外,我們委托默克密理博生物中心對浸出物[4]進行生物安全性試驗,結果顯示聚偏二氟乙烯濾芯部件是沒有毒性的,不存在安全隱患。
2.3 微生物挑戰試驗
注射用血塞通為非終端滅菌制劑,按照無菌操作法相關要求及本品劑型特點,無菌過濾驗證為關鍵步驟。驗證濾芯對藥液中浸入B.diminuta菌的截留能力。試驗溶液中每cm2含細胞(B. diminuta)數量應大于等于107個。實驗用濾芯預先經過泡點試驗,預先滅菌,完整性符合要求。先將試驗用挑戰物加入血塞通溶液中進行培養,結果表明藥液對挑戰菌無影響,因此,不需要替代方法進行試驗,可將挑戰菌加入藥液中進行測試。在實驗過程中采用藥液在最差條件(產品工藝規程中規定的上限或者下線條件組合)下進行微生物挑戰試驗。挑戰時溫度在22±4℃的溫度條件下,壓力大于等于58psi,需要總時間為12小時。取末端溶液進行培養,挑戰物質B.diminuta在SLB培養基上進行培養,通過TSA涂布技術測定,在實驗前后需要將涂布板在30±2℃條件下培養48到72小時,接種后,檢驗每塊板并記錄菌落數,實驗過程中同時進行陰性對照試驗,結果表明濾芯可對驗證菌進行有效截留。
2.4 生產過程中驗證
對三批大生產樣品進行驗證,結合產品特點,進行相應工藝驗證,濾芯過濾時的取樣點為精濾前藥液及終端過濾后藥液,對各取樣點的性狀、pH值、可見異物、溶液澄清度與顏色、不溶性微粒、有關物質及含量進行測定,結果三批樣品在各個取樣點的各項考察指標無明顯差異,表明濾芯對藥液的各項指標無影響。對生產過程中過濾前后濾芯的泡點進行測試,結果均符合規定,過濾前后藥液的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理化測定結果
無菌檢查符合要求是注射劑產品的關鍵指標之一,在使用濾芯對藥液進行除菌過濾時,除關注藥液的無菌指標外,越來越關注藥液與濾芯的相互影響,在使用濾芯進行除菌過濾時,藥液及濾芯之間應無相互影響。為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我們對血塞通藥液與密理博10inch聚偏二氟乙烯濾芯的相容性進行研究,泡點、流速及聚集性差異的測定結果表明藥液對濾芯無影響,細菌截留試驗表明該濾芯可保證生產過程中有效除菌,生產過程中藥液各項指標考察結果表明濾芯對藥液無影響,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血塞通與密理博的聚偏二氟乙烯相容性良好。
[1]黃曉龍,董巍,唐燕.除菌過濾器驗證(一):法規要求概述.中國新藥雜志,2011,20(10):861-865.
[2]李芳,范運,張俊偉.注射液生產過程中過濾系統的驗證.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2,43(7):628-631.
[3]葉璇,羅嬌,胡明.液體除菌過濾器和除菌過濾工藝的驗證.醫藥工程設計,2012,33(4):19-22.
[4]洪海燕,唐燕,董巍,謝婷.除菌過濾器驗證(三):溶出物/析出物驗證.中國新藥雜志,2011,20(14):126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