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努爾·夏克熱,阿米那古麗·阿布拉
(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迪麗努爾·夏克熱,阿米那古麗·阿布拉
(新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 對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本院重癥監護室中心衰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并對兩組使用護理干預觀察其效果,觀察組按照標準化護理程序進行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兩組對比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及心率均有明顯降低(P<0.05),組間對比觀察組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從護理的滿意度上看,觀察組也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的護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且患者對護理更為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重癥監護室;心衰;標準化護理;應用效果
心力衰竭是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見的急重癥之一,其發病迅速且嚴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極具威脅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功能出現異常,靜脈回心血量無法排出心臟,使靜脈血液淤積、動脈血灌不足的情況出現,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的癥候群[1]。心力衰竭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其為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有效治療、護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生存率的關鍵所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本研究對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重癥監護室中心衰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并對兩組使用護理干預觀察其效果,觀察組按照標準化護理程序進行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8~72歲,平均(55±17)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9~70歲,平均(54.5±15.5)歲;兩組各項臨床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分析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
觀察組: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并施以搶救、心理等標準化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①患者因不了解疾病,想念親人,隱私暴露等情況容易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注意在護理時觀察患者心理情況,并詢問、分析影響心理的各個因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傾述內心想法,安慰、鼓勵患者并給予關懷,充分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同時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進展,樹立患者治療信心。②由于大多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因此準確評估患者病情十分重要,護理人員應充分配合醫生,對患者病情觀察分析,同時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在搶救、護理過程中快且穩,給予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吸氧、心電監護等處理,協助醫師完成搶救。③給予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認知,以便于在出現突發事件能夠及時得到患者或其家屬的積極配合,對于伴有心率失常的患者及時進行控制,對患者血壓進行控制預防,囑咐患者適當活動。④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按時回院復診,整理患者檔案使其完整,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和心率變化情況,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調查主要通過自行制定問卷,并發放給患者填寫,滿意度的評價主要包括滿意、一般及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指標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心率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護理前兩組患者在血壓、心率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之后觀察組各指標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心率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心率對比s)
組別時間血壓(mmHg)心率(次/min)收縮壓舒張壓觀察組(n=40)護理前167.54±23.17100.28±11.6798.67±9.16護理后130.28±14.6978.64±8.5984.16±8.31對照組(n=40)護理前166.92±22.46100.34±11.8298.72±9.24護理后145.83±16.4296.17±10.7293.48±8.46 t -4.46388.07084.9706 P -0.00000.00000.0000
2.2 兩組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對比,可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滿意度為77.50%,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比較[n(%)]
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嚴重且迅速,有效的護理能夠提高搶救成功率,因此護理的效果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存率及預后能力。標準化護理程序的實施主要是使搶救護理工作更為科學、規范,以使搶救過程能夠更為順利的進行,使搶救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對護理技能、職業素質等均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護理人員需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護理過程中嫻熟、有序、迅速的進行各種操作,認真配合醫師完成搶救護理,保證患者病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控制。患者由于疾病、環境、經濟等影響常規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這對患者治療及恢復均會造成影響,護理人員應充分掌握患者心理情況及影響因素,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依從性,同時給予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同樣十分重要,對心理問題的改善及依從性的提高均有著促進作用[3]。
本研究通過從本院重癥監護室中隨機選取80例心衰患者進行觀察,分組對比常規護理與標準化護理的效果,結果顯示,護理之后觀察組血壓、心率均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能使患者血壓及心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有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的護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且患者對護理更為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盛 芬,黃宗宣,黃迎迎,等.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8-10.
[2] 司 霞,高 玉,王海燕,等.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241-242.
[3] 陳曉紅,陳秋弟,李艷操,等.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3):178-17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