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宇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觀察
顧佳宇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目的 探究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進行控制,探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無縫隙護理,對兩組患者進行2個月護理后,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表對患者進行評價,對比兩組護理結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心絞痛穩定性、心絞痛發作、疾病的認知程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患者心絞痛發作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有效的臨床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無縫隙護理;老年冠心??;心絞痛;效果觀察
冠心病是現代一種常見的動脈疾病[1]。近年來,由于現代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日益升高,并有年輕化的趨勢[2]。因此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接受治療后,采用正確的護理手段對其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無縫隙護理是指患者從入院至出院形成一體式護理的護理方式,從更加細致、完整的角度對患者進行護理,從而保證護理質量。本次研究過程中選擇我院中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心絞痛發作疼痛情況,并均為多次發病,采用口服或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或β受體阻斷劑能夠對疼痛癥狀做到有效緩解。實驗組年齡54~71歲,平均年齡(63±8.4)歲,男13例,女12例;對照組年齡57~73歲,平均年齡(62±7.8)歲,男14例,女11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包括對患者進行每日體征檢測、疼痛護理等。
實驗組患者采用無縫隙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入院護理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病床安排,針對老年患者,應將其安排在靠近廁所的床位,從而方便患者夜間如廁。帶領患者對病房環境進行熟悉,協助患者完成常規檢查,同時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等,對其進行綜合性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1.2.2 心理指導
患者對冠心病心絞痛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因此一旦發病會出現焦慮、抑郁、緊張、害怕、恐慌等負性情緒。此外,由于心絞痛發生較為急促,因此會給患者帶來進行性的不適感,加深患者的不良心理,嚴重者還會出現易怒、排斥治療等情況。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采用鼓勵性、安慰性的語言、眼神和手勢,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感,引導他們以積極、樂觀、開朗的態度面對護理和治療,從而保證療效。
1.2.3 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首先度患者疼痛感進行觀察并分析,確定患者疼痛感是否具有疼痛護理價值、疼痛護理能否對患者疼痛感起到有效緩解。完成治療后,可以對患者疼痛感進行鎮痛訓練。
當患者疼痛感較強時,護理人員通過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止痛,常用的轉移方式包括看電視、玩游戲、交談、聽音樂等,必要情況下可以采用鎮痛藥物對其進行鎮痛。
1.3 評價指標
采用疼痛等級評分對兩組疼痛感進行評分,將其分為0~1分(無疼痛感);2~5分(輕微疼痛);6~9分(疼痛感較強);10分(劇烈疼痛)。采用我院自主編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分100,得分越高說明護理滿意度較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心絞痛穩定性、心絞痛發作、疾病的認知程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Q評分比較
在無縫隙護理的理念中,疼痛感護理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護理指標。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疼痛護理工作也成為了護理中的重要工作[3]。由于疼痛感對患者來說是一種主觀感受因素,根據患者個體的不同,患者對疼痛感的理解也有較大差異[4];所以在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時,應當主動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并采取應對措施,從而幫助患者解除痛苦,改善患者的護理感受[5]。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中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老年患者作為試驗對象;實驗組患者的心絞痛穩定性、心絞痛發作、疾病的認知程度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結果顯示,采用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患者心絞痛發作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有效的臨床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蔡津津.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5,(2):204-206.
[2] 李文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施行無縫隙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30):280-280,281.
[3] 喬 翔.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32):248-248.
[4] 蘇秀鳳.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醫藥前沿,2016,6(19):291.
[5] 車曉寧,馮小智.無縫隙護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的控制和分析[J].北京醫學,2017,39(1):109-11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