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蕊蕊,樊國愛,張文文,尹志勇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3)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腦梗死患者對其康復的影響
劉蕊蕊,樊國愛,張文文,尹志勇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3)
目的 分析腦梗死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康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運用綜合護理方式干預,而對照組則運用常規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結果 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之后患者的康復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患者運用綜合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運用和推廣。
綜合護理干預;腦梗死患者;康復;影響
腦梗死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腦血管受到阻塞而導致腦血流的循環被障礙,從而使得腦組織結構、功能受損的疾病,有較高致殘率和病死率特點[1]。近年來對此疾病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患者及時接受治療也有效提升了治愈率,使得患者獲得良好的生存期。從臨床治療可知,綜合護理的方式能夠對患者康復帶來積極作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4.12±2.2)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5.10±2.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運用綜合護理方式干預,具體實施情況如下:第一,加強疾病知識教育;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而向患者簡述腦梗死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進而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2];第二,運功指導;患者的腦部機能受到損害,這就導致患者身體的靈活性受到影響,而在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參與運動,如屈伸大、小關節、旋轉以及站立訓練等,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體的靈活度;第三,飲食指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家屬積極為患者補充營養[3],如多食水果和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助于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參照功能評定表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評估,主要包含軀體功能,如自我照料、轉移以及行走,認知功能主要包括社會認知以及交流,分數越高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并分別通過x2和t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運用綜合護理干預之后,患者康復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患者康復情況±s,分)

表1 比較患者康復情況±s,分)
組別自我照料能力轉移能力行走能力社會認知能力交流能力實驗組(45±5.32)(66±5.31)(74±3.34)(54±3.54)(54±4.34)對照組(35±6.32)(56±5.20)(66±3.24)(34±3.64)(44±3.14)P值<0.05<0.05<0.05<0.05<0.05
根據近年來對疾病統計數據資料可知,患者發生腦梗死的情況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且這種疾病還具有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殘率。當患者患此疾病之后,語言以及身體運動方面的技能都會受到較大損害,這不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而且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4]。然而由于這種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在發病也較為突然以及病程長等特點,此時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抑郁以及悲觀等心理反應。
這就需要護理人員采用綜合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一方面是提升患者的信心,從而使得患者能夠有效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從而提升患者的康復效率,另一方面則運用綜合護理的方式可以從情感社會以及康復知識方面進行,有效為患者疏導心中的不良情緒,并在康復訓練中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運用綜合護理的方式,患者的自我照料能力、轉移能力、行走能力、社會認知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都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運用綜合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此護理方式值得運用和推廣。
[1] 欒照敏,高 韌.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偏癱失語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0):115-116.
[2] 梅桃英.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腦梗死后抑郁的預防作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03):323-325.
[3] 張振華,楊潮萍,劉秀麗,等.青老年腦梗死危險因素與影像學特點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191-192.
[4] 張 儉.綜合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06):3170-317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