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赟
(常州一院骨關節科西區,江蘇 常州 213000)
快速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姚 赟
(常州一院骨關節科西區,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 探討快速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治療的84例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進行傳統康復鍛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快速康復鍛煉,對比2組病人術后為期2周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 鍛煉后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和生活質量觀察組病人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快速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關節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均有提升,值得進一步擴展應用。
快速康復鍛煉;全膝關節置換術;功能恢復;生活質量
針對嚴重膝關節病變病患,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采用目前關節重建手術之一的膝關節置換術,它能很好解決關節疼痛,糾正關節畸形,提升患肢功能,提高機體的生活質量[1]。伴隨醫療科技的發展,病人對術后的關節功能恢復需求越來越高,成功的手術加上成功的康復護理是最大范圍恢復關節功能的保障,對此術后主要著重患者康復鍛煉。目前我院有84例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觀察組術后進行快速康復鍛煉,得到滿意效果,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我科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84例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觀察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61~86歲,平均(72.88±5.24)歲;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65~83歲,平均(74.21±3.76)歲。納入標準:年齡限制60歲以上,性別不限;參與知情權;探討期間可以隨時訪查病患。排除標準:認知或語言障礙者;終末病患或病情嚴重者;病患有心、腦或肝腎衰竭等巨大疾病者。2組病患基本資料無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可做對比。
1.2 康復治療方法
觀察組使用主動快速康復鍛煉,成立護理小組為病患進行指導并記錄鍛煉期間病患情況。病患主動進行功能鍛煉訓練膝關節:(1)下床散步:術后第二天可下床步行,2~3次/h,10 min/次;(2)對膝關節伸拉運動訓練:術后3天可在床上做膝關節伸拉運動,足高座位按膝蓋進行伸拉練習,次/2h,每次10分鐘;(3)腳背部伸拉錘煉:術后6小時病患可直接采取腳背運動,維持5 s進行一個足背部屈或伸運動,10次/組,10組/h。在做伸拉運動時,病患應主動采用健側肢體下壓患肢的方式,或是依賴患側肢體小腿和足部的重力來鍛煉關節的伸張功能。術后病患會由于傷口周邊疼痛不適引起反感鍛煉等情況,為讓病患積極配合,課題組要按照病情為患者細心分析練習的關鍵性和需要性。如若病患存在多種疾病可以進行常識教育。對照組責任護士為病患使用傳統康復鍛煉方式。使用CPM儀器輔助鍛煉,2次/d,每次30分鐘,持續2周。比較2組病患術后功能恢復情況。
1.3 評價指標
1.3.1 生活質量評分
SF-36 量表 SF-36健康調查表是現今社會醫學上使用最廣泛的評估方式[2],含:生理機能、功能,軀體疼痛,活力,現實能力,情感機能,總體和心理康健,該指標總分145分,分數越高越好。
1.3.2 膝關節恢復評分表
采用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評價,為我國現用的“金標準”,滿分為100分,優秀≥85分,良好>70-84,尚可>60-69分,差<60分,對比優良率(%)=(優+良)/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病患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生活質量對比
本次兩組病患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進行的康復練習對比情況,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優于與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生活質量對比(±s)

表1 2組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生活質量對比(±s)
注:*表示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指標對照組(42例)觀察組(42例)SF-36總分10.5.98±9.11114.07±9.12*總體健康69.32±10.9873.98±10.98*生理功能32.04±14.3845.79±18.63*生理職能74.19±42.2598.24±1.77*軀體疼痛63.98±16.5570.32±10.43*活力78.959±5.0783.08±4.57*社會功能62.76±16.8273.04±14.52*情感職能64.09±47.3479.86±8.41*心理健康87.12±12.1191.11±4.67*
2.2 兩組病患HHS評估優良率
觀察組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優良率(80%)顯著對照組優良率(61%),2組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患HHS評估優良率
膝關節是負者人體重量與屈伸運動的主要關節,膝關節炎病患通常會因為受力不平衡導致疼痛運動有限等情況,對病患的生活質量存在嚴重影響[3]。膝關節炎患者活動不足可出現下肢靜脈血栓以及肌肉萎縮等情況,康復練習可以最大范圍進行運動,避免其他并發癥并加速膝關節恢復。
全膝關節置換術在臨床上尤為關鍵,根據本次探討結果,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快速康復鍛煉對病患能解決關節疼痛,糾正關節畸形,提升患肢功能,提高機體的生活質量。臨床值得進一步擴展讓更多病患受益。
[1] 華榮麗.程序化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美中國際創傷雜志,2014(1):49.
[2] 姜儷凡,馮 藝,安海燕.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康復鍛煉期鎮痛方式對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4,20(2):90-94.
[3] 李鳳華,蘇亞妮,孫正明,等.院外延伸護理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創傷外科雜志,2016(2):89-93.
本文編輯:王 琦
R687.4
B
ISSN.2096-2479.2017.25.94.02
姚赟(1981-),女,常州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