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招娥
(翁源縣人民醫院兒科,廣東 韶關 512600)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統護理分析
官招娥
(翁源縣人民醫院兒科,廣東 韶關 512600)
目的 探究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統護理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喘憋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3例和研究組55例。前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全程系統護理,觀察兩組血氣分析指標,臨床癥狀消失、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研究組血氣分析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臨床癥狀消失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時給予全程系統護理可有效改善血氣分析指標,縮短臨床癥狀消失與住院時間,減少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小兒喘憋性肺炎;全程系統護理
喘憋性肺炎屬于臨床較常見的體征偏胖小兒疾病之一,發病率較高,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激惹、嘔吐、咳喘等[1]。若不及時治療,會威脅患兒身體健康,嚴重可導致生命器官發生功能性障礙,所以要求臨床進行緊急醫治,并給予全程系統護理,避免病情惡化[2]。本研究選定98例喘憋性肺炎患兒,在給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同時行全程系統護理,分析其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喘憋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3例和研究組55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8個月~3歲,平均年齡(15.38±5.27)個月,臨床表現:15例氣喘、11例哮鳴音、17例咳嗽;研究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11個月~4歲,平均年齡(16.31±5.02)個月,臨床表現:16例氣喘、20例哮鳴音、19例咳嗽。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臨床表現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兩組均予以平喘、抗病毒、抗炎等常規治療,并在此基礎上予以霧化液包括15 mL生理鹽水、病毒唑80 mg/次及沙丁胺醇0.15g/次,實施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1~2次/d,20 min/次。
1.2.2 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由于該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喘憋、缺氧、呼吸困難,所以外部環境對患兒影響較大。在治療時應保證病房內安靜、空氣流通,減少探視人員與陪護人員,避免出現交叉感染。且室內溫度宜控制為22~24℃,溫濕控制在55%~65%,選擇多次少量母乳喂養,減少由于喂食過飽或用力吸吮導致缺氧癥狀。研究組行全程系統護理,具體方案如下:當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時,讓患兒保持斜坡臥位或半臥位,避免膈肌下移,以擴大胸腔,確保充足氣體進行交換,強化霧化吸入的效果。應當注意的是吸霧嘴需和患兒口鼻距離約10 cm,霧化濃度需保持在25%~35%,時間保持在15~20 min。待霧化結束后,手握拳呈空心并輕拍患兒背部,以促進痰液排出,在必要時采用負壓吸痰,將患兒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通暢。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相關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觀察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氣喘、咳嗽及哮鳴音;觀察兩組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胃腸道反應、其他。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相關血氣分析指標
研究組P a O2、P a C O2血氣分析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相關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kPa)

表1 兩組患兒相關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kPa)
組別nPaO2PaCO2對照組4360.19±2.3754.75±2.86研究組5569.38±4.0642.21±2.23 P -<0.05<0.05 t -13.182024.3967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
研究組氣喘、咳嗽及哮鳴音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s,d)
組別n氣喘咳嗽哮鳴音住院時間對照組431.70±0.42 7.55±1.83 7.48±1.5211.35±3.84研究組550.82±0.31 5.24±1.30 4.27±1.329.31±2.60 P-<0.05<0.05<0.05<0.05 t-11.93357.301111.17593.1296
2.3 不良反應情況
研究組出現皮疹、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近年來,生活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提高。肺炎屬于兒科多發病、常見病,且發病快、起病急,多發于2歲以下兒童,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3]。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引發心功能不全與呼吸功能障礙,目前臨床除常規治療外,予以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進行化痰、抗病毒、平喘等對癥治療,吸入方法為最有效治療方法,并予以全程系統護理[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98例喘憋性肺炎患兒予霧化吸入并行全程系統護理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循證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氣分析指標優于對照組,提示在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時給予全程系統護理可改善血氣分析指標。分析原因可能如下: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屬于現代醫學中較特殊科學療法,常用于治療特殊病例,例如口祛痰、呼吸道疾病、腔炎癥等,主要通過運用氧氣氣流,將藥液快速氣化,伴隨氣流流入患者口腔從而被有效吸收,達到治療效果[5]。全程系統化護理屬于規范性護理模式,屬于一種高效醫療方案,與傳統護理相比,具優質護理模式、系統護理管理、先進護理理念、高效護理服務等優點。本研究在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時,讓患兒保持斜坡臥位或半臥位,避免膈肌下移,以擴大胸腔,確保充足氣體進行交換,強化霧化吸入的效果,從而改善血氣分析指標[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提示在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時給予全程系統護理可縮短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分析原因可能如下:通過實施全程系統護理,多數患兒家屬能夠明確治療中積極配合,其重要性與應注意事項,促進治療順利完成,加強醫患間溝通,減少溝通不及時造成不必要糾紛[7]。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提示在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時給予全程系統護理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分析原因可能如下:行全程系統化護理時,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密切關注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時予以有效措施處理,積極指導患兒進行日常口腔護理,減少患兒出現皮疹、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8]。本研究受時間、環境及樣本等因素制約,未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待臨床加大樣本進一步研究予以驗證。
綜上所述,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時給予全程系統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血氣分析指標,縮短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具臨床推廣價值。
[1] 劉秀群.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的全程系統化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01-803.
[2] 趙麗宏.全程系統化護理用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的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4):1580-1582.
[3] 王紅霞,晉素琴.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配合[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390-391.
[4] 韓秀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的全程系統化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6):184-185.
[5] 任小英.布地奈德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肺炎臨床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4,21(12):31-32.
[6] 盧秀霞,高 瑛.良好溝通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6(2):150-152.
[7] 李 慧,胡勇軍.舒適護理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中的應用價值[J].醫藥前沿,2015,5(19):205-206.
[8] 陳 皓.不同霧化吸入方式輔助治療d,JL喘憋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業,2014,23(6):30-3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5.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