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明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護理教育?
200起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探討
鄧志明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以及防范對策。方法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癥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于血液透析中并未針對護理缺陷實施舉措;另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尿毒癥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針對護理缺陷采取針對性防范對策,比較兩組護理結果。結果 針對護理缺陷原因采取防范對策之后,觀察組風險事件、患者投訴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可見要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血液透析護理中潛存的缺陷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對策,保證血液透析護理質量。
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防范對策
對血液透析患者護理當中,由于受到其自身因素、護理工作者以及其它偶然因素等影響,常伴隨護理缺陷的發生,直接影響到護理效果[1]。所以,對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防范對策,對提高透析患者護理質量尤為重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癥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尿毒癥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62例、女38例,年齡40~59歲,平均年齡(49.2±3.6)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病程(2.1±0.3)年;觀察組男65例、女35例,年齡43~62歲,平均年齡(50.4±4.2)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2.5±0.5)年。比較組間病例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診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發生不良事件的所有臨床資料,并總結護理缺陷的原因,針對性提出防范對策。
1.3 觀察項目
比較實施防范對策前后護理效果,包括風險事件、患者投訴以及護患糾紛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針對護理缺陷原因采取防范對策之后,觀察組風險事件、患者投訴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可見要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采取防范對策前后護理結局的比較[n(%)]
3.1 誘發血液透析護理缺陷的因素
3.1.1 護理者不具備十足的風險意識
護理人員在實施對患者的血液透析操作時,由于沒有風險意識作為前提限制,因而可能會在操作上存在著某些疏忽,如果由于這些小疏忽而導致出現操作失誤,那么便會對患者的性命造成威脅。由于護理人員未能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潛存的風險進行透徹分析,也并沒能及時針對性的采取防范對策進行解決,這樣一來,便直接影響到了血液透析護理的安全性[2]。
3.1.2 缺乏健康教育
尿毒癥患者于血液透析之后,必須要著重注意飲食和生活,如果沒能對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輔以一定的健康教育宣傳,很多患者卻在血液透析之后都并不會著重注意飲食、生活,基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僅不會提高治療效果,反而會阻礙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的發揮。
3.1.3 欠缺透析認知
由于患者對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所以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一些行為的發生可能會對血液透析質量造成影響[3]。
3.2 防范對策
①首先就護理工作者本身來看,需對自身工作的風險意識予以提高,找到血液透析護理的特點所在,針對性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例如規范化血液透析的操作,在透析之前細致檢查儀器等等,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護理安全培訓工作,以典型的護理缺陷、不良事件為例,吸取教訓;從小處著手,消除潛在造成血液透析護理的缺陷,獲得理想的護理結局。②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要對患者行血液透析之后于日常生活和飲食上的一些習慣、注意事項著重強調,指正患者存在的一些錯誤習慣,保證透析治療的有效性,促進病癥好轉。③對患者的行為加以規范,對其做全面的風險評估,告知可能會導致出現意外的環節,于血液透析護理的過程中,護理工作者一邊在實施護理時,同時還應對患者行為加以規范,例如跌倒、墜床、失血等等,督促患者積極的配合護理工作,使血液透析操作能夠順利進行,盡量避免患者由于發生一些錯誤的行為而阻礙血液透析的實施。
就目前來看,臨床血液透析工作變得愈來愈重要,在尿毒癥患者的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由于患者自身因素、護理工作者風險意識的薄弱以及操作不規范等原因,會導致發生護理缺點,直接影響到患者血液透析的質量,阻礙臨床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由此來看,依照規范、合理且有針對性的防范對策來進行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的處理,能有效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率[4]。結合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針對護理缺陷原因采取防范對策之后,觀察組風險事件、患者投訴以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可見要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有效的防范對策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并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使血液透析患者得到科學、有效的護理。
總結全文,在對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中,護理工作者應結合患者實際、血液透析實際來進一步改進護理方法,落實有針對性的護理,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降低護患糾紛、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和諧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
[1] 相欣潔.63起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學報,2014,25(10):29-31.
[2] 楊 芳.40起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醫學信息,2015,13(34):198-198.
[3] 張春菊.血液透析護理缺陷發生的相關因素及應對措施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5,20(18):183-184.
[4] 孟建霞,趙 玲.對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4,42(27):302-303.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
B
ISSN.2096-2479.2017.25.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