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紅,陳 玲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ICU,廣西 貴港 537100)
過渡期護理模式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護理中的分析
李彩紅,陳 玲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ICU,廣西 貴港 537100)
目的 探討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重癥監護過渡期間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7~12月來我院就診的50例由重度監護室(ICU)轉入神經外科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隨機分成A組和B組,各25例。在重癥監護過渡期間對A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B組采取過渡期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經護理后,B組相較于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重返ICU率明顯更低,住院時間明顯更短,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結論 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時期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過渡期護理模式;重度顱腦損傷;重癥監護過渡;護理分析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由于病情復雜而且突發狀況多,治療難度大,因而剛接受治療和護理都在重癥監護室(ICU)中,當患者的病情逐步平穩后可轉入其他科室。但是,有些護理人員在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轉出的護理過程中還存在著誤區,認為患者轉出病情沒有大礙,很容易忽視患者的護理細節,在重癥監護過渡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癥狀,甚至需要重返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和康復速度,降低其生活質量和加大了患者經濟成本[1]。鑒于此,選取2016年7~12月來我院就診的50例由重癥監護室轉入神經外科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過渡期護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12月來我院就診的50例由重度監護室(ICU)轉入神經外科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隨機分成A組和B組,各25例。A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5.7±6.2)歲;B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7.1±6.6)歲。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在重癥監護過渡期做好科室轉接護理手續,由轉入神經外科護理人員施行常規護理。
B組采取過渡期護理模式。(1)在轉入神經外科成立過渡期護理小組,將對患者的護理職責分配給每一個護理小組;(2)做好護理人員過渡期護理知識培訓,依據每位患者顱腦損傷程度的病情制定過渡期護理時間表、護理計劃表和護理執行表;(3)設定過渡期為7天,制定護理具體工作內容,加強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并將病情事項詳細告知,減少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主動配合護理工作[2]。注意對患者病情包括神態行為、血壓、呼吸、大小便等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做好用藥指導,定期進行隨訪。
1.3 效果評價
良好:不良事件情況發生率在10%以下,重返ICU率低于5%,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
一般:不良事件情況發生率為10%~20%,重返ICU率為10%~25%,護理滿意度為基本滿意;
較差:不良事件發生率超過20%,重返ICU率>25%,護理滿意度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良事件情況
B組在重癥監護期間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重癥監護期間不良事件情況對比(n,%)
2.2 重返重癥監護室(ICU)率和住院時間
B組在重癥監護期間重返重癥監護室(ICU)率和住院時間少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重返重癥監護室(ICU)率和住院時間對比
2.3 護理滿意度
B組護理滿意度高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的頻繁曝光,醫患關系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醫療服務更是其中的重點。護理服務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內容,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護理服務,通過科學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提高護理質量。首先,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病部位特殊,重癥監護的難度和強度要求很高,然而在患者病情暫時平穩轉出后護理質量相差過大的話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的不穩定或者加重,很容易引起誤用、壓瘡、意外脫管、人工氣道堵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3]。其次,過渡期護理模式則是對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從重癥監護室轉入其他科室的“特殊”期間所采取的“特殊”護理方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恢復環境,病情不容易反彈或者反復,大大減少了重返ICU的幾率,也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省了經濟成本[4]。最后,過渡期護理模式對于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包括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計劃并依據患者的病情具體實施,做好患者病情用藥情況、生活衛生、飲食習慣的指導、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協調處理醫護關系等內容,給患者提供更為滿意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過渡期護理模式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的過渡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1] 韓美玲,王 芳,徐淑華,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05:9-12.
[2] 鄒 麗,李 俊,武元麗,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重癥監護過渡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11:37-39.
[3] Bradway C, Trotta R, Bixby MB, et al.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n advanced practice nurse-directed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intervention[J]. The Gerontologist,2012,53(2):394-407.
[4] 方雪娥,倪美紅,楊 惠,等.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導管相關性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10,04:514-51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4.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