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云,王 雙*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36)
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對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分析
楊曉云,王 雙*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36)
目的 研究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對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0月10日~2017年04月30日在我院實施分娩鎮痛的產婦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其中,一組產婦實施傳統的分娩模式(對照組),另一組采用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觀察組)。對比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率。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472.65±102.84)min、第二產程(41.26±22.73)min、出血量(258.96±66.05)mL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新生兒窒息率數據相近(P>0.05)。結論 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應用在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中可縮短產程時間,有助于自然分娩,減少產后出血。
右旋美托咪啶;助產士;分娩模式;分娩鎮痛
從潛伏期開始的分娩鎮痛能夠減輕或消除產婦全產程的分娩疼痛[1-2],同時結合有效的分娩模式,可改善分娩結局[3]。本文旨在探討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對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10日~2017年04月30日在我院實施分娩鎮痛的產婦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6.85±2.07)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4±0.82)周。觀察組年齡23~32歲,平均(26.92±2.14)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37±0.74)周。兩組產婦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分娩鎮痛方法:在潛伏期對兩組產婦進行分娩鎮痛。在產婦進入產房后,讓產婦簽署分娩鎮痛同意書,并排除麻醉禁忌證。產科醫師進行陰道檢查,在宮口擴張1~2 cm后指導產婦取左側臥位,L2-3間隙行硬膜外穿刺,頭向置管,給予1%利多卡因3 mL,觀察3 min無蛛網膜下腔阻滯,給予2 μg/mL右旋美托咪啶復合0.1%羅哌卡因10 mL的混合液(初始劑量),采用自控硬膜外鎮痛泵,9 ml/h,每次追加劑量為5 mL,每次間隔時間為15 min,在分娩結束后停止用藥。
傳統分娩模式--對照組:產婦產前參加孕婦學校課程,在進入產房鎮痛后,由助產士進行產程觀察、分娩指導、產后觀察等操作。
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觀察組,具體操作如下:
(1)產前:產婦在參加孕婦學校課程之外,入院后由一名導樂助產士進行一對一個性化指導,從臨產后營養和水分的攝入,臨產后下床活動等多方面指導,改變傳統的臨產后,尤其是破水后嚴格臥床的習慣,提倡自由體位待產。導樂助產士評估孕婦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制定合理的分娩計劃并向其詳細講解分娩過程,使孕婦樹立自然分娩的勇氣和信心。
(2)產時:孕婦在實行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后,由一名導樂助產士參與整個分娩過程,導樂助產士對產婦實施一對一的護理干預。①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心電監護,右旋美托咪啶泵入后半小時內每五分鐘進行一次測量,連續測量六次;半小時后,每十五分鐘進行一次測量,連續兩次;生命體征平穩后,每半小時一次測量,直至分娩后兩小時。②胎心全程監護,根據胎心監護的波形,及時發現是否存在胎兒宮內窘迫,并嚴密觀察羊水性狀的改變。囑孕婦數胎動,每小時胎動不能低于兩次,早中晚各數一個小時。③嚴密觀察產程,分娩鎮痛后,維持有效宮縮為每十分鐘三次,每次持續40~50 s,強度為中等到強。及時調整催產素的濃度,滴速,適時陰道檢查,掌握產婦宮口擴張,胎位,抬頭下降情況,胎膜已破者需注意觀察羊水性狀的改變,及時匯報醫師,處理產程中出現的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停滯和第二產程延長。在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提倡自由體位分娩,進入第二產程后協助產婦側臥位或下床應用腹壓,如采用坐式,蹲式,孕婦從分娩監視鏡可以直觀抬頭撥露,增強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④導樂助產士對右旋美托嘧啶鎮痛效果進行評估,貫穿整個分娩過程,通常采用產婦主訴及視覺模糊評分法,并對疼痛程度進行記錄。整個產程對孕婦予以情感支持,心理護理。
(3)產后:出院前,導樂助產士對產婦進行回訪,評價產婦產褥期恢復情況,并予以飲食、母乳喂養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新生兒窒息率和計量資料--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s”,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產程時間比對照組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和出血量(n=25)
在潛伏期使用右旋美托咪啶進行硬膜外分娩鎮痛的鎮痛效果理想[4-5],滿足了產婦對于無痛分娩的需求,有利于自然分娩率的提高,不增加新生兒窒息率。
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可積極、有效的管理潛伏期分娩鎮痛產婦的產程[6],減小了麻醉對產程的影響,有利于助產士早期發現胎兒窘迫、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停滯、第二產程延長等難產因素并及時進行處理[7]。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能夠促進產婦產程時間的縮短,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和第二產程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說明該模式在縮短產程方面的作用較好。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能夠使產婦產后出血量減少,在生產過程中,產婦的不良情緒會使宮縮乏力,延長產程,使產后出血概率增加,助產士通過按摩、心理指導等方式能夠使產婦的注意力轉移[8],使產婦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提高,促使產程縮短,進而使產后2 h的出血量減少,本文數據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產后2 h出血量(258.96±66.05)mL比對照組少(P<0.05),較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在產婦圍產期采用右旋美托咪啶分娩鎮痛和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分娩模式效果優越。
[1] 楊雯茜,謝莉玲,安曉惠.團隊助產服務模式對初產婦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0):1277-1280.
[2] 劉慧娟.助產士主導下分娩模式對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5,15(A0):66-67.
[3] 鄭娟華,易曉玉,楊懷潔.助產士主導的導樂儀自然分娩鎮痛模式臨床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A01):602-602.
[4] 孫藝娟,胡祖榮.靜脈自控瑞芬太尼復合右美托咪定在分娩鎮痛中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4):2269-2271.
[5] 蔡麗平,羅 珍,鄧舒文.助產士責任制聯合無痛分娩對分娩方式及胎兒的影響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2):1718-1719.
[6] 楊雯茜,王龍瓊,安曉惠.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孕晚期綜合干預對孕產婦自我效能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3):24-27.
[7] 楊湘妹,邱 嶸,劉 茜,等.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46(10):1333-1335.
[8] 李星霞.分析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平產分娩產房管理模式對母嬰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9):233-23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文獻表示碼】B
ISSN.2096-2479.2017.34.108.02
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