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萍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護理部,北京 100020)
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生命質量的影響分析
房 萍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護理部,北京 100020)
目的 探討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6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一體化管理。比較兩組患兒的兒童哮喘生命質量問卷(PAQLQ)、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癥狀、情感、活動等PAQL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測評量表及家庭功能評定量表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生命質量有良好影響,減少患兒哮喘對家庭功能的影響,改善哮喘兒童家庭管理方式,最終達到促進哮喘兒童疾病控制的目標。
咳嗽變異性哮喘;一體化管理;生命質量
哮喘帶給家庭額外的經濟開支,另外伴有疾病長期的管理,打亂了家庭正常的生活,給患兒及其照顧者在身體、精神方面均帶來巨大的壓力,正常的家庭功能被破壞。家庭功能對患兒的生命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同時家庭功能還會通過影響家庭及自我管理方式而間接的影響哮喘患兒的生活質量[1]。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強調醫療機構、社區醫務工作者與患兒及其照顧者的合作是伙伴關系,在此過程中醫療機構及社區通過指導照顧者進行家庭管理,使患兒逐漸開始自我管理,逐步承擔越來越多的自我健康相關的管理任務[2]。本研究分析以家庭為中心的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生命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兒科治療的160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43例,女37例,年齡7~16歲,平均年齡(10.6±2.7)歲,病程6個月~5年;對照組男44例,女36例,年齡7~17歲,平均年齡(10.6±2.7)歲,病程3個月~5年。所有患兒均符合2008年全國兒童哮喘防治協作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中的診斷標準,在過去12個月內有哮喘癥狀或使用過哮喘治療藥物。比較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給予統一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
觀察組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一體化管理:①建立患兒檔案。根據患兒的問診及相關檢查資料進行診治管理,建立病歷檔案,評估病情及生活質量,制定個體化的診療及護理方案,促進護理管理的規范系統。②社區定期健康指導。由社區醫師及社區護理人員做好患兒的病情治療、健康教育、藥物護理等工作,定期評估哮喘嚴重程度,指導患兒家長正確使用霧化吸入方法,并指導家長學會哮喘的防治知識,幫助患兒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兒病情變化,開展循環健康教育講座等[3]。③家庭照顧指導。指導家長準確對病情進行觀察和判斷,進行哮喘日常記錄,學會PEF監測。
1.3 觀察指標
采用兒童哮喘生命質量問卷(PAQLQ)評價患兒生命質量,包括癥狀(10題)、活動(5題)及情感(8題),每題7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采用家庭功能評定量表評估哮喘兒童的家庭功能,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4分,得分越高說明家庭功能越不健康;采用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測評量表評價家庭在兒童哮喘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8個維度,57個條目,每個條目3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管理問題越多[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版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癥狀、情感、活動等PAQL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質量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癥狀 情感 活動觀察組 80 61.4±5.2 36.8±3.9 29.8±3.2*對照組 80 50.8±6.7 29.5±3.7 21.3±4.1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測評量表及家庭功能評定量表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家庭功能及家庭管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測評量表家庭功能評定量表觀察組 80 54.8±7.5 11.7±3.5*對照組 80 72.4±11.9 22.9±4.6
在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指導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秉承系統化整體護理的概念的同時又對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延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是國家為解決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及青少年衛生保健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促進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關注醫療衛生資源的同時主要強調了家庭的文化、環境背景的重要性,其目的是保證家庭功能的正常[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癥狀、情感、活動等PAQL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測評量表及家庭功能評定量表評分均明顯優于較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生命質量有明顯的提高作用,且能提升家庭管理水平,達到哮喘有效控制的目的。
[1] 曾煥雄,曾容輝,楊少河,等.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生命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21):158-159.
[2] 楊少河,曾煥雄,曾容輝,等.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生命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7):1828-1829.
[3] 曾容輝,曾煥雄,楊少河,等.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管理對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3):109-112.
[4] 鐘文明,劉曉娟,韓 煊.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一體化管理模式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217-219.
[5] 方 睿.系統化家庭管理對學齡期哮喘患兒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12B):1-4.
本文編輯:張 鈺
R725.6
B
ISSN.2096-2479.2017.34.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