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萍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連云港 222023)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應用研究
姜桂萍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連云港 222023)
目的 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科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語言和肢體功能的康復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語言功能評分和肢體功能評分較干預前有顯著改善,且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對腦梗塞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者語言功能、肢體功能的康復,對改善和提高患者愈后及生活質量有顯著意義。
早期護理干預;腦梗塞患者;語言康復、肢體康復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善自己的飲食方式,有的人甚至大吃大喝,不規律的生活方式使得我國的腦梗塞患者的病例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腦梗塞影響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嚴重的可能導致患者偏癱,生活不能自理,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據實例研究發現,對腦梗塞患者施加早期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尤其是在語言、肢體康復中有顯著效果。為了讓早期護理干預的良好效果應用到更多的患者身上,現將在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80例患有腦梗塞的患者施加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以報告的形式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實驗研究時間為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這段時間,對我院神經內科患有腦梗塞的80例患者分別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人。治療組和對照組的一般情況為:治療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齡都在46歲以上,平均年齡為62歲;對照組中男性24人、女性16人,年齡都超過了49歲,平均年齡為65歲。綜合比較,兩組案例在各方面都較相似,對他們分別進行觀察研究具有可實施性。
1.2 護理方式
對照組采取一般的護理方式,而治療組則在一般的護理方式上施加早期護理干預這種特殊的護理方式。本文著重對早期護理干預進行研究,其具體的護理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2.1 心理干預
腦梗塞病人一旦控制不好,會造成偏癱、癲癇、生活不能自理等嚴重的后果,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很多腦梗塞病人在患上腦梗塞后會擔心自己出現類似的后果,長期的心理壓抑、焦慮不僅不利于患者身體的康復,還可能造成病情加重。因此在對病人做早期護理干預時,做好心理干預是異常重要的。應關心、尊重病人,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刺激和傷害病人的言行。多與病人和家屬溝通,解除病人思想顧慮。
1.2.2 體位干預
體位干預主要是通過一定的護理方式對病人的各個體位進行干預。主要有以下方式:腦梗塞病人在應用健側臥位的方式時患肩前屈,手平放于枕頭上,伸肘,下肢患側膝、髖屈曲,髖稍內旋。在應用患側臥位的方式時肩關節向前伸展并外旋,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處,患腿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在采取仰臥位的方式時頭部由枕頭良好支持,不宜過高,不能使胸椎屈曲。在應用體位干預時,應注意每隔1~2 h變換體位,最好不超過2 h。
1.2.3 針對失語病例的干預
針對失語的腦梗塞病人,在對他們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時,應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耐心,讓他們通過簡單的字詞再到句子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練習。除了練習之外,還可以讓他們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聽廣播等方式來培養自己的語音感覺。在患者的語音康復中若通過積極治療獲得了好轉要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肯定的贊揚,從而增強他們繼續恢復的信心。
1.2.4 飲食干預
注重飲食對腦梗塞病人的恢復有重要影響。對此,要為病人制定合適的飲食計劃,指導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低熱量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谷類、魚類和豆類,戒煙、限酒。
1.3 觀察
在應用以上早期干預對患者進行干預大約3個月后,根據整理的數據和對照表對干預效果進行評估,并觀察患者的語言、肢體恢復狀況。
1.3.1 語言恢復檢查
應用合理的方法對腦梗塞患者中有失語現象的人進行評測,主要檢查患者通過語言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的說、讀、寫及語言理解能力,在該測評中,總分為100分,大于80分為良,60至80為中,低于60分為差。
1.3.2 肢體恢復檢查
根據正常標準對患者的肢體恢復進行評測,主要檢查患者的肢體包括上肢和下肢的恢復情況,評測標準與語言恢復檢查一樣。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特定的統計分析軟件如SAS、SPSS等對患者的各項恢復信息進行統計,然后再針對數據具體分析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和肢體恢復方面的應用效果。要求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前的差異即P值小于0.05,采用統計學方法才有可實施性。
表1 干預前后患者語言和肢體基本信息
腦梗塞在我國有較高的發病率。據研究調查發現,一旦患上腦梗塞,如果不采用良好的方法加以控制,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失語、肢體功能失調等現象,這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通過以上對患有腦梗塞的病人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比較研究,可以從結果中看出,在病人病情較穩定時對病人施加早期護理干預患者的語言情況和肢體情況相比干預前有明顯的改善,由此我們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塞患者的失語現象、肢體狀況的改善都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在對腦梗塞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積極采用早期護理干預方式。
本文結合80例真實的腦梗塞患者案例,并將它們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四十人,使兩組的病人在年齡、病史、病癥等方面保持基本的相似度。然后對治療組施加早期護理干預方式,對照組施加一般的護理方式。早期護理方式主要有心理干預、體位干預、飲食干預、針對失語病例的干預等。在實施這種方式3個月后,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早期護理干預對治療腦梗塞患者的失語和肢體方面的癥狀有顯著效果。在未來,隨著醫學的發展,相信早期護理治療方式將能夠廣泛的應用于腦梗塞患者的治療中。
[1] 楊 晶.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1959-1960.
[2] 李 敏.急性腦梗塞患者72例早期康復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學,2013,19(12):1909-1910.
[3] 帥記焱,劉雅麗.運動再學習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2013,28(6):437-43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43
B
ISSN.2096-2479.2017.3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