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毅
(內蒙古包頭市包鋼醫院綜合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心理護理對老年外科手術患者的療效
曲 毅
(內蒙古包頭市包鋼醫院綜合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 總結分析應用心理護理對老年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月~12月本院收治并出院的老年外科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50例按照常規護理要求實施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同時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相關資料。結果 在臨床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在患者護理過程中的負面情緒發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外科手術患者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明顯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老年外科手術患者;護理效果
外科手術作為最常見的疾病治療方法,在外科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和有效的護理方法進行配合。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本身各項組織器官出現的退化,而且在手術中存在的負面情緒較多,因而需要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提高患者預后,本文結合相關資料,就心理護理對老年外科手術患者臨床療效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12月本院收治并出院的老年外科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7.6±4.1)歲,在手術類型方面,8例無張力疝修補術、6例直腸癌根治術、14例為膽囊結石膽囊切除術、13例為腸梗阻緩解術、9例肛腸外科手術;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7.5±4.0)歲,在手術類型方面,9例無張力疝修補術、7例直腸癌根治術、12例為膽囊結石膽囊切除術、15例為腸梗阻緩解術、7例肛腸外科手術;所有患者符合外科手術適應癥,同意手術并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兩組在基礎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外科手術護理常規實施護理,觀察組則在護理期間強化心理護理,具體方法為:(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向患者講解院內基本情況,尊重患者,以叔叔、阿姨等稱謂稱呼患者,使得患者相信護理人員,愿意向護理人員坦露心聲;(2)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在患者入院后,且患者和護理人員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在交談中明確患者不良心理的緣由,記錄好患者的不良心理相關資料[1];(3)幫助患者建立心理護理計劃,根據前期對患者心理狀態的調查情況,為每一位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心理護理計劃,并由專人負責患者的心理護理,定期對心理護理效果進行評價,便于持續改進心理護理策略;(4)注重心理護理的細節性,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過程中,需要面帶微笑,保持平和的心態,對于患者表現出的負面情緒需要有耐心,不在患者背后泄露患者隱私,每天固定時間幫助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在其它護理操作過程中注意詢問患者的感受。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指標有:(1)兩組患者負面情緒發生情況;(2)臨床護理滿意度,在患者出院時通過調查問卷獲得滿意度;(3)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均為計數資料,全部使用百分數(%)表示,兩組患者組間比較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負面情緒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焦慮,所占比例為4.0%;對照組中4例出現焦慮、3例存在緊張恐懼、4例存在敵對表現,所占比例為22.0%,觀察組患者負面情緒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負面情緒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出院時,48例患者表示滿意,所占比例為96.0%;對照組患者在出院時,通過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有42例患者表示滿意,所占比例為84.0%,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根據表中的數據結合統計分析,在并發癥總發生率方面,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通過對癥治療和護理,相關并發癥得到有效治療。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n(%)]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患者屬于逐漸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因而對于臨床護理要求更高,在護理模式不斷發展的今天,臨床護理服務兼顧患者的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尤其是在心理護理方面,不良心理可影響到患者的預后[2]。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老年外科手術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通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便于讓患者打開心扉,有利于護理人員更好、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這些可為后期實際的心理護理奠定基礎。在掌握患者心理特點以及緣由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心理護理方案,保證心理護理的針對性;在心理護理過程中定期對護理成效進行評價,便于對心理護理方案做出調整;在其它護理方面也應依靠相關的細節護理,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關愛。這些都有助于患者在圍手術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大程度消除不良情緒。
通過對老年外科手術患者常規護理以及心理護理效果的比較,心理護理能夠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并讓患者認可臨床護理服務,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老年外科手術患者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明顯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吳新華.老年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05):147-148.
[2] 張富葉,郭銀燕.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2,22(06):947-94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