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英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14500)
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功能鍛煉與預防淋巴水腫康復護理效果分析
季 英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14500)
目的 研究將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應用于乳腺癌術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對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為參照組(n=32例)與實驗組(n=32例),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予以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分析對比經不同護理后兩組乳腺癌患者組間差異。結果 實驗組乳腺癌患者術后水腫發生率3.12%、術后護理滿意度評分(93.54±4.44)等與參照組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統計學存在意義。結論 將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應用在乳腺癌術后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可降低發生淋巴水腫幾率,顯著改善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乳腺癌;患肢功能鍛煉;淋巴水腫;康復護理
乳腺癌是國內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現今乳腺癌治療中手術為主要措施,但因手術過程中對淋巴組織過度破壞,術后可能引發患肢淋巴水腫等并發癥,存在30%的發生率,所以術后患者患側上肢可能出現疼痛、腫脹、麻木、變形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引發繼發感染[1]。且術后不少患者出現自卑現象,對患者日后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所以術后給予患者期預防淋巴水腫以及功能鍛煉尤為重要。現對本次診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康復情況進行報道。
1.1 基礎資料
此次我院分析的64例樣本數據均選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前未經過其他形式治療,排除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壓急性波動期、糖尿病等患者,術后予以對癥放化療。分組形式為隨機數字表法,組別為兩組,每組例數為32例,參照組中63歲為最大年齡,38歲為最小年齡,中位年齡為(51.23±3.25)歲;實驗組中66歲為最大年齡,37歲為最小年齡,中位年齡為(50.24±4.15)歲。利用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基礎資料發現無顯著差異且P>0.05,統計學無分析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予以正確吸氧,對患者引流管、皮瓣、切口等情況進行觀察,避免引流管扭曲,對引流管進行定期擠壓,保持負壓有效,將滲出積液及時清除,觀察引流量與引流液性質。
實驗組患者予以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患者術后24小時之內輔助患者開展漸進性功能鍛煉,以伸指、屈腕、握拳等動作來對患側肢體進行活動,每次3~5分鐘,每天3~4次。術后1~3天之內等長收縮運動患者患側上肢肌肉,每次3~5分鐘,每天3~4次。術后4~7天之內增加肘部屈曲運動練習,不規定運動時間以及次數,以患者不感覺到疲勞為最適合鍛煉程度。術后1~2周之內增加肩關節的擺臂鍛煉,拆除切口縫線之后可提升活動范圍,每次20~30分鐘,每天3~4次。
1.3 觀察指標
以客觀測量法來評估患者淋巴水腫嚴重程度,重度水腫為患側上肢周徑相比較健側上肢周徑粗6 cm及以上,且水腫累及患者肩關節、上臂與手指等活動;中度水腫為患側上肢周徑相比較健側上肢周徑粗3~6 cm,水腫累及患者手背與前臂等整個上肢;輕度水腫為為患側上肢周徑相比較健側上肢周徑粗3 cm及以下,術后短期內水腫累及患者上臂近端。以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來統計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分析2組患者水腫發生率
實驗組乳腺癌患者術后水腫發生率3.12%顯著低于參照組術后水腫發生率25.00%,組間形成顯著差異,故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水腫發生率對比
2.2 對比分析2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評分
實驗組乳腺癌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評分(93.54±4.44)分,參照組乳腺癌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評分(82.21±3.56)分,t=11.2620,P=0.0000<0.05,統計學差異顯著。
乳腺癌患者手術中因切除腋下淋巴結、術后局部感染、放射治療、組織局部纖維化會影響淋巴管結構與毛細血管間隙,進而顯著減少淋巴引流效果,促使不能平衡,導致血管外以及組織間隙中聚集液體與蛋白質誘發上肢水腫[2]。所以,乳腺癌患者術后存在較高的發生上肢淋巴水腫幾率。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獲得特效的治療措施,僅僅只能夠依據有效護理評估,通過綜合護理干預來進行護理,來提升護理效果[3]。以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來對患者予以有計劃與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恐懼情緒,緩解患者肢體腫脹程度[4-5]。
筆者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水腫發生率之間差異存在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在乳腺癌患者術后予以淋巴水腫預防康復護理與患肢功能鍛煉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1] 李紅梅.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功能鍛煉與預防淋巴水腫康復護理[J].中外醫療,2013,32(36):167-168.
[2] 婁秀娟,婁國喜,楊良權,等.艾灸治療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3,8(3):327-328.
[3] 周凱娜,李 津,李小妹,等.早期漸進性功能鍛煉對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6):2164-2169,2170.
[4] 張麗桃.綜合消腫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1例的護理[J].廣東醫學,2016,37(3):474-474.
[5] 張麗娟,黃中英,朱曉麗,等.徒手淋巴引流預防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15(17):2910-291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1.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