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庭紅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黃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804)
舒緩護理在癌癥患者臨終階段的應用效果
廖庭紅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黃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804)
目的 探討舒緩護理在癌癥患者臨終階段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臨終階段癌癥患者60例,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分別對其實施舒緩護理和常規護理,對其治療護理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更優,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舒緩護理可有效提升臨終階段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該善患者家屬對治療護理的滿意程度,可最作為首選護理方案在臨床加以推廣。
舒緩護理;癌癥;臨終階段;應用方法;臨床效果
臨終階段的癌癥患者在接受各種醫療手段治療后均難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堅持治療只為了緩解患者的痛苦。因為要直面死亡,出于對生命延續的渴求,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均存在著巨大的痛苦。如在此時對患者實施舒緩護理,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指導其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使其舒適安寧的度過余生[1]。為了研究舒緩護理在癌癥患者臨終階段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60例我院收治的臨終階段癌癥患者進行相關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臨終階段癌癥患者6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觀察組30例患者中有16例男性,女性14例,最小年齡22歲,年齡最大52歲,平均(41.13±3.1)歲;在30例對照組患者中有18例男性,女性12例;最小年齡28歲,年齡最大63歲,平均(48.02±3.5)歲。在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上兩組患者基本無差異(P>0.05),比較結果有效。全部患者中有肺癌20例,肝癌20例,消化道癌癥8例,腎癌7例,其他5例。全部入組患者疾病確診,對自身所接受的治療護理及本研究知情,配合度及耐受性較高,無精神障礙,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排除有精神異常,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極度不愿配合治療或本研究,中途轉院的患者。
1.2 護理方法
在接受相同的用藥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繼續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舒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皮膚護理
每日打掃病室,調節病室溫濕度適宜,按時空氣加凈化,臥床患者按時為其翻身拍背,定期做好個人衛生清潔,避免發生壓瘡,勤為其晾曬被褥,降低皮膚感染幾率[2]。
1.2.2 口腔護理
患者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機體抵抗力極差,極易因為感染發生口腔潰瘍,潰瘍后,為提升患者舒適度,護理人員應每天使用無菌生理鹽水為其漱口,緩解不適癥狀[3]。
1.2.3 呼吸護理
患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衰竭,隨時可能死亡。此時,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尤其注意血氧變化情況,當患者出現血氧降低,呼吸急促,皮膚蒼白等表現時,可能發生了痰液阻塞呼吸道,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立即為患者使用呼吸機改善呼吸狀況。
1.2.4 營養護理
癌癥晚期患者出現惡液質,所使用的食物應含豐富的纖維素,且為易消化的流食,緩慢喂食,以防患者發生嗆咳。如患者病情極度危重,應為其進行鼻飼提供營養,鼻飼液為高營養液。
1.2.5 鎮痛護理
癌癥晚期患者痛感嚴重,為提升患者舒適度,此時在準確評估其疼痛程度后應采取各種措施進行緩解,可遵醫囑為患者備止痛口服藥物,通過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法緩解疼痛,同時輔以按摩,熱敷等物理療法緩解疼痛。
1.2.6 心理護理
針對疾病的不同病程,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案,詢問患者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由其家屬或朋友代其完成,囑患者家屬或親友在探視時間勤探望患者,給予其足夠的關懷和照顧,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不勉強其完成任何事情。與患者家屬進行良好溝通,理解其對面對患者死亡的心理反應,為其提供有效的幫助,囑患者家屬在患者最后的事假盡量陪在患者身邊,與患者共同度過最后的時光。在患者死亡后,對其進行哀傷輔導,保證患者家屬情緒穩定。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1)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生活質量評定表進行評價。(2)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百分調查問卷,囑患者家屬根據自身主觀感受進行不記名填寫,根據得分將其分為滿意,部分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梯度,統計每一梯度人數所占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分上的比較
經過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各項內容評分較對照組均顯著更優,組檢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狀態觀察組(n=30) 16.32±2.14 15.98±3.54 15.32±3.42 15.32±2.03對照組(n=30) 11.25±2.34 10.36±3.12 11.65±4.21 10.02±2.31 t 8.267 9.358 9.358 8.657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癌癥患者心思敏感,心理脆弱,護理人員在對其實施護理工作時,應有足夠的耐心,過硬的專業知識,在對患者家屬講解患者相關問題后,聯合家屬一起給予患者鼓勵,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保證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面對疾病及預后,愿意配合醫生護士的治療護理。對該類患者進行舒緩護理時,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或緩解其身心痛苦,保證其在心理,生理及社會方面均達到最愉快的狀態,不愉快的情緒最大限度的被消除或縮減。但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針對癌癥晚期患者的病情,其家屬因為擔心舒緩護理的執行效果,多會阻攔醫務人員告知患者真實情況;部分醫務人員在患者詢問其病情時,多采取回避態度,不愿正面回答。這些問題需臨床進一步進行研究探討,得出統一處理方式[4]。
綜上所述,舒緩護理可有效提升臨終階段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該善患者家屬對治療護理的滿意程度,可最作為首選護理方案在臨床加以推廣。
[1] 周 娟,仇 蓉,吳琦珣,等.舒緩護理在癌癥患者臨終階段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12):186-187,191.
[2] 李 穎,孫曉薏,張麗君,等.舒緩療護病房30例癌癥臨終患者安寧護理[J].上海醫藥,2013,(20):30-31,32.
[3] 楊斐敏,葉志弘,湯磊雯,等.腫瘤科護士臨終關懷護理執行要求及影響因素[J].護理與康復,2013,12(7):636-638.
[4] 張慧榮,姜宏寧,楊 波,等.音樂療法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臨終期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5,(6):458-46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1.133.02
廖庭紅(1985.9-),女,四川樂山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