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網燕,顧黎渟*
(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輸液流程再造對門急診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分析
樊網燕,顧黎渟*
(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目的 探析輸液流程再造對門急診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診輸液的患者32例,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機會審核通過后納入研究樣本,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輸液流程管理,實驗組則進行輸液流程再造管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服務效果、輸液流程的規范性及安全性。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輸液登記、繳費、藥房取藥、核對及配藥時間均與對照組相比較短(P<0.05);且實驗組患者對用藥安全、流程便捷以及服務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較高,P<0.05。此外,實驗組患者的糾紛投訴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輸液流程再造管理對急診護理質量的提高作用顯著,可以降低糾紛投訴率,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服務的滿意度,規范急診輸液操作流程,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輸液流程再造;急診;護理質量;提升效果
急診科屬于臨床科室中的對外窗口的特殊科室,也是極危重癥患者進行救治的第一站,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1]。不同急重癥的患者在緊急治療過程中,大多數會給予心肺復蘇及氣管插管等治療,主要是為了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促進生命體征的恢復。由于急診患者疾病復雜多變,所用的治療藥物也較多,在急診輸液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相對較繁重,且本身就存在著較多的風險,再加上極危重癥患者血管模糊不清,導致增加了穿刺輸液的風險[2]。在輸液護理中服務不到位,不能及時輸液,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程度,從而使患者家屬出現不滿和投訴,引發護理糾紛[3]。本文主要選取我院32例急診輸液患者給予輸液流程再造管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希望為臨床提供借鑒。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急診輸液的患者32例,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機會審核通過后納入研究樣本,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6例,其中實驗組患者男女各占比例為10:6,年齡段在25~64歲之間,平均年齡(44.5±10.5)歲;參照組患者男女各占比例為9:7,年齡段在24~65歲之間,平均年齡(44.5±8.9)歲,上述資料比較顯示,無明顯統計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急診輸液流程,實驗組則給予輸液流程再造管理措施:1)首先要規范醫療電子處方醫囑,急診護理人員根據醫院信息系統網絡,對醫生醫囑的輸液處方進行規范化整理,以便于與護理人員直接生成處方標簽,并進行打印;2)建立藥品傳送流程環節:在護理人員接醫囑平臺、藥房及輸液室之間可以設立快速合理的傳送取藥流程,盡量減少護理人員在取藥發面的時間,可以加快輸液流程的速度[4];3)縮減取藥環節:在醫院急診科,合理設置急診輸液室與藥房間的距離,再進行處方核對后,生成的處方醫囑,藥房的工作人員可以直接打印標簽,藥師可以根據輸液信息直接擺藥,然后由藥師直接送入輸液室與護士當面核對[5];4)采取條碼掃描核對:護理人員在輸液前,先要進行處方的及時核對,由電腦系統自動進行識別并打印患者身份的標簽,然后與藥房已經打印好的信息標簽進行核對,兩條碼一致才可以進行輸液[6];5)靜脈配置:在進行藥物配置的中,要確保藥液無菌,且在輸液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也應該嚴格遵循無菌的原則及“三查八對”原則。6)健康指導:為患者講述疾病相關的知識,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藥物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讓患者了解清楚,避免發生不良癥狀時,產生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同時要與患者多互動交流,對于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提出的疑問,認真及時解答,增進護患間的距離,使治療達到理想效果,減少患者與醫護人員發生矛盾糾紛的情況。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注意及時保暖,防止患者著涼加重病情[7]。7)心理疏導:患者面對陌生的醫院環境,會增加患者的緊張、恐懼的情緒,護理人員以微笑親近的態度對患者進行治療,也可以在輸液室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分散或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在輸液室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的病室環境,同時多與患者進行非語言性眼神以及動作行為交流,患者家屬也要多鼓勵以及關愛患者,并及時與患者進行互動交流;在輸液過程中,患者若出現不舒適或有任何的需要,可以應用無線呼叫向護理人員求助,該方法為患者提供了方便。8)輸液護理:護理人員要不斷的提高靜脈輸液的穿刺技術以及專業知識水平,爭取一次穿刺成功,對于極危患者,由于靜脈較淺,增加了穿刺難度,護理人員應該明確的區分動靜脈,規范急診護理操作流程,加強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從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護理風險,避免發生漏液以及出血情況,在拔針后注意指導患者正確按壓,盡量減少血腫情況的發生[8]。
1.3 觀察指標
經兩不同的急診輸液管理干預措施后,觀察各小組患者的輸液登記、繳費、藥房取藥、核對及配藥時間,并對整體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用藥安全、流程便捷以及護理操作服務)進行統計與分析。同時對各小組患者的糾紛投訴率也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分析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規范化急診輸液流程
實驗組患者的輸液登記、繳費、藥房取藥、核對及配藥時間均與對照組相比較短,數據結果對比存在差異(P<0.05)。具體可見表1。
2.2 服務滿意度統計
實驗組患者對用藥安全、流程便捷以及整體服務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較高,數據對比顯示有差異,P<0.05。詳細內容可見表2。
2.3 護理糾紛投訴事件分析
實驗組患者發生投訴事件1例,發生率為6.25%,對照組發生投訴事件6例,發生率為37.5%,實驗組糾紛投訴率低于對照組,經比較數據結果顯示:x2=4.571,P=0.0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規范化急診輸液流程(±s)
表1 規范化急診輸液流程(±s)
組別 例數(n) 輸液登記時間(min) 繳費時間(min) 藥房取藥時間(min) 核對時間(min) 配藥時間(min)實驗組 16 3.25±1.16 6.15±2.11 1.22±0.15 0.85±0.12 5.03±0.47對照組 16 12.58±3.42 9.48±3.25 8.45±1.23 4.15±0.59 8.86±1.25 t -- 10.373 3.437 23.339 21.924 11.391 P --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服務滿意度統計[n/%]
醫療服務工作屬于一類高風險、高科技以及高難度的一項操作職業。醫療操作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在從事該項醫療衛生事業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潛在風險。護理服務是醫療衛生事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9]。急診科是醫院對外服務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應整個醫院整體護理服務水平的綜合科室。該科室患者病情危急、且進展快,變化快,因此,要爭分多秒的進行搶救來挽救患者的生命[10]。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在臨床上需要不斷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服務培訓。在急診輸液室中,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以及心理壓力相比于其它的臨床科室,任務相對較繁重,護理服務做的不夠到位,這些因素均會增加護理操作的風險,同樣也增加了護患間糾紛事件的發生[11]。由于護理人員存在穿刺技術水平較低,按壓不妥以及溝通交流較差等護理風險問題,再加上急診輸液流程較多,病情較復雜,均增加了護理服務的風險,護理風險是指存在于整個治療過程中的可能會導致損失和傷殘時間的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12]。在臨床急診輸液室,傳統的輸液流程,耗時相對較長,且就診治療的環節相對較多、較繁瑣,不利于疾病的快速治療,極易引發護理糾紛。因此,在臨床上,不斷變革的急診輸液流程對減少護患糾紛與矛盾以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給予急診輸液流程的再造管理,其縮短了急診輸液流程中的輸液登記、繳費、藥房取藥、核對及配藥等時間,提升了用藥安全滿意度為87.5%遠高于對照組的50%,流程便捷滿意度為93.75%高于對照組的56.25%,護理操作服務滿意度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且糾紛投訴率6.25%低于對照組的37.5%,數據結果顯示,對急診輸液流程進行再造管理的臨床效果較顯著。樹立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的指標,規范輸液流程,減少輸液環節,縮短患者的就醫時間,并且建立藥房、配藥及輸液室之間的傳送流程,可以減少護理人員的取藥時間,同時應用雙條碼進行掃描核對后,可以明顯的降低藥物安全缺陷,提高用藥安全性。在進行輸液時,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感染情況的發生,同時遵循“三查八對”原則,充分確保其輸液的安全性,提高了護理操作質量及患者對輸液服務的滿意度。輸液室的護理人員經常巡視,并為輸液室患者提供無線呼叫服務,可以及時幫助患者排憂解難,提高輸液的安全性,便于輸液的順利完成。通過對輸液流程進行再造管理,有效的減少了護理風險事件,降低了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服務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輸液流程再造管理對急診護理質量的提高作用顯著,可以降低糾紛投訴率,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服務的滿意度,規范急診輸液操作流程,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1] 莢恒婭,張 玲.輸液流程再造提高門急診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54-57.
[2] 施 虹,趙美琴,金 嵐,等.門診輸液室流程再造對提升患者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上海醫藥,2014(4):19-21.
[3] 彭慧敏.如何提高門診輸液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新措施[J].醫藥衛生:引文版, 2016(5):00314-00315.
[4] 黃憲花,于 艷,廉德花.門診輸液中心流程再造及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0):3667-3669.
[5] 秦桂林,白樺林.流程再造管理在兒科門診輸液室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6):1940-1941.
[6] Wang H J, Wei-Wei W U, Liu P Y, et al. Practice and effects of fl uid infusion process improv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2011,46(7):672-674.
[7] 徐 紅.流程再造管理對急診輸液患者護理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641-2643.
[8] 梁金清,黃霜霞,陶品月,等.輸液室實施流程再造,提高護理服務質量[J].廣西醫學,2010,32(3):362-364.
[9] 王慧娟,吳煒煒,劉佩吟,等.急診輸液流程改進的實踐及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672-674.
[10] 徐朝艷,黃燕梅,陳月娥,等.工作流程優化在門急診輸液中心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3(11):60-64.
[11] Kuensting L L. Comparing subcutaneous fluid infusion with intravenous fluid infusion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 Je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Association,2013,39(1):86-91.
[12] 靳立巾,張 杰,盧繼業.靜脈輸液流程再造在災害醫學救援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7,12(2):160-16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1.147.02
顧黎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