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卿
(山東省莒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山東 日照 276500)
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施價值
莊淑卿
(山東省莒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山東 日照 276500)
目的 分析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施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管理,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比較實施效果。結果 試驗組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優于對照組,護理后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輕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施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人性化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工作;實施價值
目前,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升,對健康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因而對臨床醫療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可最大限度調動護理人員和患者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促進護理質量的改善和醫療機構競爭力增強[1]。本研究探討了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施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組,各40例。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1~76歲,平均(36.54±2.17)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1~77歲,平均(36.31±2.8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管理,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管理。①完善護理管理體系,可以成立護理管理質量監管小組,并組織所有工作人員對科室內各項工作操作標準進行討論和制定,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還需要定期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另需要定期對科室工作進行監督,針對監督檢查結果持續改進,不斷提高護理管理工作質量[2]。針對發現的特殊風險事件,必須立即通報整個科室,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避免發生同類風險事件。②優化人員配制,根據護理管理工作量和工作內容進行人員分配,滿足按需設崗和按崗設人的原則,并對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另外為了增強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和防范意識,可以組織定期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并加強職業道德和職業防護的培訓,實現提高工作人員綜合水平的目的。根據科室情況,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系統、針對性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其自身精神風貌的提升;對護理人員語言、舉止、禮儀、操作等進行規范。③患者人性化管理。加強護患溝通,熱情真誠對待患者,耐心答疑,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關懷,表達尊重和理解,提升患者治愈信心;主動關心患者,為其提供人性化醫療環境和服務,改善患者心情;在各個病房等處設置醒目標志,避免患者走錯;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專門休息室等;在各項操作前充分解釋和告知,尊重患者知情權;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減少醫護操作中不必要的暴露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滿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管理質量越高);干預前后患者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作t檢驗、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相比較
試驗組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相比較[n(%)]
2.2 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相近(P>0.05);干預后試驗組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相比較(±s)
表2 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相比較(±s)
注:和干預前比較,#P<0.05;和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期 焦慮 抑郁試驗組 40 干預前 56.34±2.25 56.54±5.56干預后 31.18±0.32#* 36.21±1.51#*對照組 40 干預前 56.25±2.21 56.35±5.71干預后 42.56±0.69# 45.92±2.25#
2.3 兩組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相比較
試驗組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相比較(±s)
表3 兩組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風險預防評分、護患溝通良好度、操作熟練度相比較(±s)
組別 n 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性 風險預防評分 護患溝通良好度 操作熟練度對照組 40 81.72±5.13 85.19±6.25 80.13±2.82 83.14±2.66試驗組 40 96.23±5.01 95.24±7.44 92.65±4.13 95.93±3.55 t 8.279 9.724 10.713 12.862 P 0.000 0.000 0.000 0.000
醫院護理管理關系患者治療效果和生命健康,醫護人員應從患者利益出發,在醫院中積極推廣人性化護理管理[3-4]。人性化護理管理有助于提升醫護人員精神風貌和職業素養,增進與患者的溝通,促進醫院醫療護理環境的改善。人性化護理管理的實施關注精神關懷對患者康復的作用,體現了人文關懷實質,可促進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感情的增強,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構建輕松和諧的醫護關系。
人性化護理管理以嚴格管理制度為支撐,在護理過程中注重人性化和科學化,并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想法,提供人性化服務,減少醫療風險、糾紛和差錯的發生,可為醫院社會低位帶來大的提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結果顯示,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施效果確切,可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強化護患溝通,有效防范風險,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1] 謝靜譽.門診護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與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1,01(11):135-136.
[2] 張子穎.優質護理服務對門診輸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1):161-163.
[3] 蔣堅凡,薛蘭芳.淺談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3,(7):98-99.
[4] 張曦月.PAD在門診初始胰島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5.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1.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