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莽九晨 藍雅歌 ●任重 王偉 柳玉鵬

朝鮮導彈在17天內第二次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當地時間15日清晨6時57分許,朝鮮發射了迄今為止飛行距離最長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6分鐘后,韓國軍隊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玄武-2”彈道導彈,模擬擊中朝鮮導彈發射基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則在朝鮮導彈發射10分鐘后趕到了首相官邸。這是朝鮮今年第15次導彈試射,也是9月3日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后的首次導彈試射。分析人士認為,15日的試射,證明朝鮮已有能力做到對美國的“最低戰略嚇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當天呼吁中國和俄羅斯“必須采取直接行動表明對朝鮮魯莽行為的不容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5日下午回應稱,半島核問題的矛盾焦點和局勢不斷緊張升級的推手都不是中國,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關鍵也不在中國,“任何形式的‘甩鍋或‘甩包袱都是不負責任的,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這次射程足夠打到關島“金正恩用導彈讓正在吃早飯的日本人錯愕”,美國彭博新聞社15日稱,當天朝鮮發射導彈的飛行距離是迄今為止最遠的,達到3700公里,而上月29日試射的洲際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為2700公里。關島與朝鮮東南部的距離是3400公里。憂思科學家聯盟負責人大衛·懷特表示,“此次朝鮮洲際導彈的飛行距離非常有意義,證明朝鮮可以打到關島,盡管我們對導彈的荷載還不清楚?!?/p>
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15 日表示,朝鮮此次發射地點位于平壤郊區,與8月29日導彈的發射地點相同。導彈在日本上空飛了大約兩分鐘后落入太平洋,日本政府啟動了全國瞬時警報系統,發出了兩次警報。雖然日本防衛大臣已獲首相授權,在發現朝鮮導彈飛越日本領空時即可擊落, 但日本并未嘗試攔截。也有評論認為,相比以前飛越日本上空的朝鮮導彈,這枚導彈通過日本的垂直距離更高,達到770公里,日本想要攔截“更不可能”。
美國“ 外交學者” 網站15 日稱, 3700 公里對朝鮮具有戰略意義,證明他們只要愿意就可以攻擊關島。15日的導彈試射之后,剩下的便是精確度問題。如果攻擊美國城市,精確度可能不需要那么高,但如果要轟炸具體目標,比如關島上的軍事設施,或者美國的安德森空軍基地, 則需要一定精度。此外,朝鮮要借此次導彈試射表達對安理會新制裁決議的不滿,并獲得有關洲際導彈的重要技術數據。
“朝鮮正一步步超越界限”,英國廣播公司(BBC) 15 日稱,對于這次試射,無人感到驚訝。朝鮮正朝著擁有完全洲際彈道導彈能力的目標穩步前進,因此它需要試射導彈,做所有其他擁有導彈的國家做過的同樣的事。從今年春天開始,朝鮮向日本海發射了新的“火星”導彈,接著在8月發射導彈飛越北海道上空。隨后,朝鮮測試了威力巨大的核裝置, 稱其可以裝在導彈上?,F在,朝鮮測試了另一枚射程更遠、高度更高的中程導彈。下一步可能將測試更遠的“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這一切的目標都在于發展部署一套可信賴的、能夠打擊美國內陸的導彈裝置。
美國加州馬丁核不擴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助理哈納姆15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基于初步數據判斷,這枚導彈可能是“火星-12”,與8月29日試射的導彈一樣。
美國又在抱怨中俄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15日安倍從印度訪問歸來,下了專機就前往首相官邸,表示“對朝鮮的暴行堅決不能容忍”。而在他還沒趕到官邸之前,菅義偉就已趕到首相官邸,與其后趕到的外務大臣河野、防衛大臣小野寺共同召開了緊急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菅義偉宣布,沒有導彈碎片落入日本境內。
朝鮮試射導彈6分鐘后,韓軍針對位于平壤順安的發射地設定250公里的射程,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玄武-2”彈道導彈。韓聯社稱,韓軍第一時間進行“玄武-2”實彈射擊演習,就是為了彰顯擁有能實時報復朝鮮射彈的能力。其中一枚擊中250公里外的仿真目標,但另一枚在發射數秒后墜海,這讓韓國上下非常尷尬,認為是“拉響了韓國彈道導彈技術的警報”。韓軍正準備根據放寬后的《韓美導彈協定》,持續進行彈道導彈“大躍進”,準備把彈頭重1.5噸的“玄武-2A”、1噸的“玄武-2B”和500公斤的“玄武-2C”3種型號的導彈全部改良為彈頭重量達到2噸。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的研究員吉恩·李15日對美國CNBC網站表示:“作為一個美國人,我大清早起來看到朝鮮和韓國都在發射導彈,感到非常不安。這是非常嚴重的軍備競賽?!?/p>
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上午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緊急全體會議時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無法與朝鮮對話”,韓國“有能力及時粉碎朝鮮的挑釁使其一蹶不振”。
美國總統特朗普并未及時對朝鮮最新射彈發表評論。國務卿蒂勒森則呼吁中國和俄羅斯采取直接行動,回應朝鮮今晨再射導彈的行為。他指責中俄稱:“中國為朝鮮提供龐大的石油供應,俄羅斯則聘用了許多朝鮮勞工,因此中俄必須各自采取直接的行動,以表達他們對朝鮮發射導彈的魯莽行為的不容忍?!?/p>
14日,蒂勒森在倫敦訪問時也強調,禁運石油是對付朝鮮的非常有力的武器,與他一起出席記者會的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附和稱:“或許中國所做的比我們想象的多,但仍然希望它做得更多更廣,特別是在石油方面。”
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教授科洛托夫15日對俄新社說,朝鮮發射導彈主要由于美國威脅,而美國卻宣稱要讓中俄兩國解決朝鮮問題。這并不是中俄的過錯,美國將責任推到中俄身上是沒有道理的。
華春瑩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嚴厲駁斥了蒂勒森的“甩鍋”行為,強調中方全面、嚴格執行安理會相關決議,并為此作出巨大犧牲,付出巨大代價。中方推動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決心以及認真履行相關國際義務的誠意和努力不容置疑。
金融市場似乎正在習慣挑釁
截至本報昨晚發稿時,朝鮮官方尚
未證實當天發射導彈的事。據朝中社15日報道,朝鮮外務省美國研究所發言人當天就特朗普政府有關在韓國“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可能性”表示,這是預告在朝鮮半島挑起實際性核戰爭的極為危險的動向。美國持續不斷的核威脅恐嚇和惡毒的對朝政策,就是迫使朝鮮擁有并加強自衛性核力量的根源。美國變本加厲的核威脅推動朝鮮大舉加快步伐,在最高水平上、以最快速度不斷開發并實戰部署包括戰術核武器在內的所有應對手段。美國是把朝美較量不斷推向爆發邊緣的始作俑者,它將對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承擔責任。 朝鮮《勞動新聞》15日發表題為“任何壓迫對朝鮮都行不通”的署名評論文章,稱贊朝鮮成功進行可安裝于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試驗,再次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巨大勝利。文章抨擊美國及其盟友再次炮制對朝制裁決議,自以為是做了什么大事,不過是虛張聲勢。如果美國不聽從朝鮮的忠告,繼續一意孤行,朝鮮將采取更加強硬的自衛性應對措施。
一些外交人士15日對《華爾街日報》說,外界已預料到朝鮮會用再次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方式來回應最新的制裁決議。應美國和日本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將在紐約時間15日下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朝鮮最新射彈的行為。
15日,韓國股市開盤跌幅不大,日本股市反而漲了。有評論稱,金融市場正在習慣朝鮮的挑釁以及國際的回應。
特朗普證實將訪中日韓
BBC15日稱,在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的活動似乎預示著朝鮮正在為第七次核試驗做準備。如果朝鮮最終有能力用射程達到美國本土的遠程彈道導彈投送小型化的核彈頭,美國決策者可能會在朝鮮半島采取軍事行動。《韓國經濟》15日的報道稱,前韓國國防大學教授權龍洙表示,朝鮮為了抓住朝美對話的主導權,類似的舉動還將持續,不排除年內進行第七次核試驗的可能。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15日稱,朝鮮這種日益增加的試驗頻次以及上述試驗中展示的力量和自信,似乎都在確認一個外界長期擔憂的情況——“朝鮮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建成打擊美國亞洲基地以及本土的兵工廠”。同時,這也意味著朝鮮在該地區的軍事自由度增加,而日韓的國內輿論會質疑,華盛頓是否會冒著本土城市被朝鮮攻擊的危險,保衛它的亞洲盟友。美國軍控協會執行主席達瑞爾·金柏爾15日對彭博新聞社表示,“我們正處在緊張局勢升級的惡性循環中。時間在朝鮮一邊。只要好戰言辭繼續,溝通手段一直缺乏,誤判以及軍事沖突的風險會一直增加?!?/p>
英國《金融時報》15日稱,本周一安理會通過的制裁加上8月的更早一輪制裁,意味著如今朝鮮逾90%的出口已遭制裁。事實證明,經濟制裁并不能實現朝鮮去核的目標,朝鮮已經事實擁核了,核武器是戰略性資源,甚至是朝鮮的護身符,而經濟制裁只是擠壓和減少朝鮮從外部獲得資源的空間。
據韓聯社15日報道,特朗普14日從佛羅里達返回華盛頓時對媒體證實,將于11月穿梭訪問韓中日三國,但未透露對三國訪問的順序。他表示,此訪的核心議題是應對朝鮮核導危機?!?/p>
環球時報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