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飛
在新課程的改革下,陳舊的教學觀念逐漸被從教學中剔除出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注重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樂于探究問題、勤于動手實踐和善于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順利的通過每年的信息技術會考,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都是以與考試有關的軟件操作訓練為主,比如Word、Excel操作方法、PowerPoint的制作方法等,學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來學習這些軟件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在考試中作答。在課堂教學中,也往往以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為主,強調操作的熟練性和準確性。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強調的不只是操作技能的培養,而更重要的是強調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初中信息技術課,它強調的是“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二、優化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習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變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充分發揮、發揚學生學習方式的長處與優勢,彌補其劣勢和不足。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條件等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發現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協作學習法、講授法等有機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充分的自主活動空間,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講教WORD“圖文混排”一內容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融于一張精美的賀卡上。首先,我把做好的賀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看到這精美的賀卡,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在頭腦里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接下來學生會自覺分析賀卡的結構,哪些運用了藝術字,哪些采用了剪貼畫中的圖片,哪些又應用了文件中的圖片,如此等等。通過分析,學生對本節課的任務就有了直觀的認識。這時我再點撥各部分的具體操作方法,但不面面具到,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既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又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自己主動獲得知識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發揮學生主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成為了知識的接收器和容器。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能夠被調動,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能動性。在新課改下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做好角色的轉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自己做好課堂教學的導演者。新課改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明確指出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獲得知識。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授,學生很難把握知識,如果教師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進行實踐,一定會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現代教學中要求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調動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性,就需要從改善師生關系入手。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的心理,不敢和教師親近,在這種師生關系之下,學生也不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課堂氣氛也必定會沉悶。教師要主動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敢于在教師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新型的師生關系必然會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情境之下進行課堂學習,學生課堂的參與性也會更高。
四、注重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能檢驗學生一節課學習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種鼓勵,激發學生創新動機,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傳統的評價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測查,這種觀點在一些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而在新型的、建構性的課堂中,評價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以前,評價是由教師單獨作出的,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我們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如在每節課即將結束時,將學生的上傳作業挑選一些利用多媒體教室軟件廣播給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評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促使他們不斷學習,提高。
五、培養創新思維
信息技術課,一定不要照本宣讀。很多初中學生上計算機課,上著上著就覺得沒意思,很枯燥,久而久之,同學們就失去學計算機的積極性了。我們應該多運用新鮮、有趣的事物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剛開始教學“word97”的時候,我先利用windows中自帶繪圖軟件讓學生進行自由繪圖,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畫出了小鳥,大樹,汽車等很多圖畫,還畫出了一些很有想象力的圖案。當然,我們還可以在學生的機器中裝一些學習軟件,來吸引學生,學生有興趣了,對教材的理解也就加深了。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進行教學,完全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不但不會增加負擔,反而有利于教學,學生們也就學的更輕松更愉快。
六、運用分段教學
在教學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課,分段練習的方法,教師先講授一段知識,然后讓學習練習,完成后再講授下一段知識,再讓學生練習。通過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及時吸收教學內容,及時消化。教師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如在excel的“工作表基本操作”中,我先演示數據的幾種插入與復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務,要求學生根據剛學的知識完成幾步操作練習。讓學生馬上吸收、消化這些知識。然后再繼續下面的數據的移動與刪除等教學任務。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非常順利地接受新知識,而且也比較容易消化知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能很理想。
新課標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值得我們進行長期的探討,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信息素養。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著眼于使教材逐步完善、教法逐步改進、評價逐步規范,這些都需要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去不斷探索實踐,及時總結經驗走出誤區,為社會培養具有高信息素養的合格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