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瑾
?
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機制的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應用
司 瑾
(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綜合素質測評,是推動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建立一套適合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運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機制,可保證定性指標向定量的科學轉化,使評價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適用性。
模糊評判;綜合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項系統工程,實施素質測評本身,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規范和促進作用;同時,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選聘,也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本文針對這種信息不確定、判斷依據不絕對的情況,在測評中引入模糊綜合評判技術,對于不確定的因素采用隸屬度予以描述,以實現從定性到定量的轉化。面對綜合素質測評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對各因素的權重區分較為困難時,采用二級或多級評判,進行多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判,使測評更加公正合理。
測評指標選取的合理性是決定一個測評方法是否成功的關鍵。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模糊評判以確定測評方案開始,根據測評的目的、范圍、測評時限、信息采集的范圍和方式等,確定評價因素、評價因素的權重、評定等級。
為建立科學嚴謹、全面細致、完善有序的評判指標體系,考量綜合素質所包含因素較多,并咨詢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及就業指導中心,得到思想素質、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和身心素質4個一級指標,并按一定規則進行分類,形成了16個二級指標,即采用多級指標體系。
設定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為U,其指標體系構建如表1:
表1 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指標體系

各層次因素指標集:
U={U1,U2,U3,U4} U1={U11,U12,U13,U14} U2={U21,U22,U23,U24} U3={U31,U32,U33,U34} U4={U41,U42,U43,U44}
權重的確定反映了不同的評價偏好,因而不同的綜合評價項目體現出不同的評價目的和導向。根據每一層各個因素在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程度不同,分別給每一個因素賦以相應的權重。


假設評定等級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構成評語集V={V1,V2,V3,V4}。
由學工辦、輔導員、任課教師和學生會干部組成N人評價小組,對16個二級指標進行評價,用模糊統計方法確定模糊評價集。設評價小組評估出第二層某因素Uij為優、良、中和差的人數分別為X1,X2,X3,X4,則該因素的模糊評價集為
Rij={}={rij,1,rij,2,rij,3,rij,4} …………………………………………(1)
則一級指標Ui的模糊評價集為
Ri= .......................................................(2)
一級模糊綜合評判是對一級指標Ui的加權測評。設Yi為Ui的一級評判向量,則有:
Yi=Wi·Ri={yi1,yi2,yi3,yi4} ………………………………………………(3)
其中,yij=,yi1,yi2,yi3,yi4分別表示對因素Uij的評價結果屬于V1,V2,V3,V4的隸屬度(i=1,2,3,4)。
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判向量,得到的二級評判矩陣為:
Y=…………………………………………………………………………(4)
按照權重的分配,從U→V上的綜合評判向量為:
Z=W·Y=(z1,z2,z3,z4),其中,……………………………………………(5)
綜合評判向量的處理需要考慮所有指標的貢獻,因而采用加權平均法,在評判對象是定性指標是,先將評判集中元素量化,即V1=4,V2=3,V3=2,V4=1,再將Z歸一化Z’:
Z’=………………………………………………………………………(6)
于是,評判結果P=Z’·VT(T表示矩陣轉置),P值越接近4,說明綜合素質越高,越接近1,說明綜合素質越低。
對某高校一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經專家和調查表對其因素進行評判,得到如下權重向量指標權重確定為:
W=(0.2,0.3,0.3,0.2), W1=(0.3,0.3,0.2,0.2), W2=(0.3,0.2,0.3,0.2), W3=(0.2,0.3,0.3,0.2), W4=(0.3,0.3,0.3,0.1)
評語集V={V1,V2,V3,V4}對16個指標進行投票評定,各指標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將所得數據帶入公式(1)(2)后,得到一級評判隸屬矩陣為:
R1= R2= R3= R4=
由(3)式可得出一級評判向量為:
Y1=(0.3,0.3,0.3,0.2),Y2=(0.3,0.3,0.3,0.1),Y3=(0.2,0.3,0.3,0.2),Y4=(0.3,0.3,0.2,0.1)
由(4)(5)(6)式得出綜合評價向量并歸一化后為:
Z’=(0.3,0.3,0.25,0.15)
最終評判分數為:P=Z’·VT=2.75
由于評判分數比較接近3,因而該學生綜合素質屬于良。
模糊綜合評判法,是把主觀模糊評價與客觀具體事實結合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也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于綜合評判模型的建立,同樣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對重要問題或精密問題,其數據的確定需要專家權威論證。對于一般問題,則以調查討論確定數據,為評判提供依據。就此模型總體而言,為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一種系統、規范、全面的思考方法。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多因素的模糊評判過程,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克服了學生綜合素質指標的不確定性以及各層次之間的邊界模糊性問題,大大提高了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是一種具有廣泛實用價值的評價方法。
[1]趙健. 模糊綜合評判在大學生素質測評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評論, 2014(10) :38-41.
[2]印丹榕. 高校學生德育水平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 2013(17):139.
[3]尹世群. 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推理機制的學生素質評價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 2002(22) :81-83.
[4]尤建成, 強建周. 學生評價——大學素質教育的切入點[J].中國高教研究,2000 (2):43-44.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uzzy evaluation system for quality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c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teaching results. In this paper, a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can be used to guarantee the 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 of qualitative indicators to quantitative science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b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applicable.
fuzzy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003
司瑾,1983年3月出生,性別女,籍貫黑龍江北安,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數據通信處,郵箱329009965@qq.com。
TP311.52
A
1672-9129(2017)10-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