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發
摘要:為了推進農村地區的精準扶貧,需要加大支援力度,實現脫貧效果,使其共同富裕。但是,由于農村地區基礎發展薄弱,在短期內是無法對貧困問題進行解決。所以,在文章中,基于農村精準扶貧具體問題的分析,為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以保證使農村地區獲得更大勝利。
關鍵詞:農村;精準扶貧;應對策略
引言:在農村地區實現精準扶貧,是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任務。精準扶貧工作能使人們獲得更多收益,在執行精準扶貧過程中,針對其存在的各個問題,對其詳細解決,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精準扶貧目標的有效形成。
一、農村精準扶貧具體問題分析
1資金來源單一
實現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資金。但是,我國的精準扶貧工作資金來源途徑都比較單一,主要依據財政和地方的支持。我國的農村貧困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資金是基于逐級分配,發送到貧困農戶手中,資金力量較為薄弱。同時,地方財政收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存在較大關系,尤其是一些西部地區,政府自身受資金限制更為嚴重,無法利用充足資金實現扶貧工作,從而導致貧困農戶的資金獲取較為薄弱,不僅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無法在根本上實現精準扶貧工作,其存在的資金也無法積極落實,從而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1]。
2基層黨組織作用未充分發揮
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在整體上呈現老化發展趨勢,雖然一些大學生參與到幫扶工作中,并自愿參與到服務工作中,但是,他們并沒有深入到農村的實際工作中去。主要是一些干部的思想更為傳統,對市場經濟發展認識不清,在實現精準扶貧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在為其制定合理措施期間,也沒有根據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思考,其思想存在較大局限。并且,在當前基層工作中,農村已經實現新的變革,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相關體制也得以變化。如果基層黨組織還在基于傳統思想,在各個方面將無法進行有效應對。在對農村的黨組織進行建設期間,依靠自身能力是無法解決的,還需要依靠上級的支持。
3精準扶貧落實不佳
貧困戶貧困的原因不同,在幫扶期間,其需求也是不同。比如:對于一些重大疾病、上學救助以及農業生產、房屋改造救助工作等都是不同。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需要對每個貧困戶進行分析,研究貧困的原因,并為其提供有效的實施手段。但是,一些貧困地區都無法促進精準扶貧政策的有效執行,也無法對有效的幫扶對象進行分析。如:針對農村中具備一定技術和專長的人員,未制定出合理的幫扶方案。針對一些思想較為傳統的貧苦戶,在幫扶中,與其他并沒有體現出一定差異。在具體幫扶中,無法促進工作的針對性和差異性執行,在根本上還無法達到有效的脫貧效果[2]。
4農戶參與度不足
精準扶貧工作中,其主體對象需要根據對入戶的相關調查和評分進行慎重考慮,我國對貧困戶的界定,其具備嚴格標準。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其地區、城市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都存在較大不同,所以,貧困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由于貧困農戶的專業性較差,缺乏一定的參與途徑,在整體上不夠重視。貧困農戶的自身專業水平,其與扶貧項目存在一定差異,基于相關要求,無法將扶貧項目有效分配。比如:將一些牲畜、樹苗等進行分配,但由于農戶的自身經驗和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參加,也無法促進幫扶工作的有效執行。同時,貧困農戶的需求表達機制嚴重缺失,導致在信息傳達過程中存在較大阻礙,進行的扶貧資源也無法滿足貧困農戶的自身需求。如:一些山區的貧困農戶愿意發展養雞、養豬服務,但是,政府給予蔬菜、水果幫扶工作,導致貧困農戶受自身經驗缺失的影響,無法積極參與。在供應工作中,存在供應過度或者供應不足等現象,都無法促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實施。所以說,實現精準扶貧工作,能夠促進農村經濟效益的有效獲取,也能為當今社會的積極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持,為全面建設小康工作提供保障[3]。
二、應對策略
1團結社會各界力量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需要集合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精準扶貧單單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還無法滿足各個方面的要求。所以,需要促進資金渠道的擴展性。期間,政府可以為其建立東西部的扶貧聯動機制,在東部地區,每個省份都需要為其確定一個西部幫扶省份,在東部沿海地區,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為其增加更多的扶貧資金,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同時,我國還需要為其提供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上的一些個體經營單位、社會團體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促進社會資金渠道的有力增加,從而為精準扶貧工作實現更好服務。不僅如此,還需要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在期間為其建立考核評估機制,為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這樣不僅能促進精準扶貧的順利實施,也能促進各個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4]。
2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
加大力度進行基層組織建設,促進組織整體能力的提升,為了在農村黨組織選擇出更好的領導班子,維護組織基礎的整體能力,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需要促進黨組織的積極建設和發展。基于我國的發展層面進行思考,要在農村打造出合格的領導隊伍,需要選擇思想政治素質高,對農村基層工作有豐富經驗,并且工作成績更為突出的黨員,保證在整體上才能更為凝聚力。還要促進干部模范作用的充分發揮,引導其積極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并在期間開展一些專題教育活動領導,促進工作程序的合理化與科學化,這樣在整體上才能為工作的積極發展提供保障,才能對組織進行統一控制。在工作實際執行期間,還要重點關注青年干部,并在期間選擇各個方面都更為優秀的人員進行任職,以保證精準扶貧隊伍的不斷壯大[5]。
3對癥處理提高幫扶效果
不同的貧困戶其產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認識到其中的重點。比如:對于一些具備技術能力的貧困戶,相關政府可以對其進行指導,引導其就業,保證能夠獲得更穩定的經濟來源。對于一些老弱病殘的貧困戶,政府要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對于一些思想更為傳統的貧困戶,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保證他們的自身思想能夠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以說,實現精準扶貧工作,需要根據不同的貧困對象,對其進行針對性幫扶,以獲得良好效果[6]。
4創建貧困農戶參與機制
為了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促進其作用的充分發揮,保證農村社區功能的充分實現,在農村治理工作中,實現創新性,以促進聯合社與資金幫扶組織的結合發展。還要促進合作互助機制的創新性,激發農戶在自主合作中實現資源的相互共享。同時,還需要為其制定政策機制,保證激勵機制的作用充分發揮,保證在整體上實現整體脫貧。
結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實現精準扶貧工作,能夠促進農村經濟效益的有效獲取。尤其在新時期發展下,調動社會人員積極性,促進基層黨組織的有效構建,保證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的合理構建,能夠促進精準扶貧任務的有效完成。
參考文獻:
[1] 沙占華,劉月.保定市精準扶貧面臨的現實挑戰及應對策略[J].保定學院學報,2016,29(5):111-116.
[2] 孫夢瑤,聶鳳英.西部貧困地區農戶遭受各種沖擊的狀況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7,45(3):163-166.
[3] 尹麗娟.甘肅省農村貧困問題探究及應對策略[J].甘肅農業,2017(2):18-19. [4] 任婷瑛.貴州省農村扶貧監測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建議——以黔東南州為例[J].農業經濟,2016(2):97-98.
[5] 胡偉.“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教育扶貧之精準性路徑探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34(2):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