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運輸量的不斷增加,公路建設工程也隨之不斷增加,而其建設質量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影響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為了進一步提升其施工水平,為整體道路工程質量提供有力保障,相關參建單位不僅要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施工組織方案,還要做出更嚴謹的施工設計,對質量控制體系做出進一步優化,以此從整體上提高全體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也促進我國道路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道路施工;路基路面;質量控制
1加強施工組織設計控制
在實際工作中,要求施工單位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做到開工有報告,施工有措施,技術有交底,定位有復查,材料、設備有試驗,隱蔽工程有記錄,質量有質檢、專檢,交工有資料。在工程質量控制方面,采取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工作主動進行,以預防為主,對承包商資質進行審查,重點審查企業注冊證明和技術等級,交驗有關證件(復印件),了解技術力量簡況。主要施工安裝經歷等,檢查砂、石、水泥、鋼筋等材料的供應情況及砼、砂漿的配合比。在各工序施工中,要求施工單位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施工安裝的質量報驗制度,對施工單位交驗的有關施工質量報表及時檢查認定。根據設計文件及承包合同中有關工程量計算的規定,對承包單位申報的已完工程的工程量進行審核、簽認。
對于道路施工來講,其往往都要經過一個漫長、系統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都會跨越相對較長的距離,同時也需要花費較長的建設時間間隔。因此,在分析、掌握影響路基路面施工質量的因素時,必須要從全面入手,做出科學綜合性分析。其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在道路施工中,所參建的施工人員,既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較為新穎、先進的施工技術,還要在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基礎上,在實踐工作中積累更豐富經驗。通過對以往道路項目施工現象分析可知,很多質量隱患的出現都是因為施工人員專業素質較低,或者是忽視各項監督工作的落實,在出現一些問題時,經常保持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而未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給予及時解決,在引發一系列質量問題的同時,也會導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對于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控制,其施工單位應給予充分重視。
2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首先,注重路基控制。道路路基類型劃分為干燥、中濕、潮濕和過失濕四類,所采用的路基建造材料通常都是根據不同類型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對此,在正式施工之前,應落實好各項準備工作,全面了解、分析掌握其泥土的物理性能,對其具有的吸水性強度、混合后能夠承受的最大強度做出深入分析[3]。路基的分界相對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劃分;新建路基的干濕類型,可用路基臨界高度來判別。在此基礎上再開展路基施工,不僅能夠為后期路基填筑施工檢驗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也能夠為整個施工過程提供科學的指導,以此來促進施工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而通過落實好各項施工檢測工作可知,選用的路基材料通常要求獲得方便,壓實容易,強度高,水穩定性好。其中強度要求按CBR值確定,應通過取土試驗確定用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對此,在具體施工中,在受到氣候、地質,土壤水分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時,為了確保各項路基施工環節能夠穩定落實,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兩種措施來實現加固目的:①若路基施工區域處于地下水位較高,或者是高液限黏土的位置,則可以通過將碎石、沙粒等物質合理添加在施工材料中來增加其強度,有效緩解其種種因素給施工質量帶來的不利影響;②通過石灰這一材料的恰當運用,綜合路基施工設計圖紙,這種方法通常在土質相對較差,或者是路基修建范圍具有較高含水量的區域應用的比較廣泛,但要想將原道路土壤全部換掉,顯然是不可能的,對此,在有限建設時間內,可以通過石灰的恰當運用來優化器土壤性質,也以此來保障施工質量。
其次,重視壓實度控制。一方面,應保障土質最佳含水量。在壓實過程中,要想對其壓實密度做出科學控制,就必須要確保其土質含水量達到最佳狀態,必須要對路基填筑掌握好填筑方法,填筑材料含水量進行動態觀察。若其含水量高于標準指標,則可以通過實施自然風干措施來控制其含水量,在靜置一段時間后再繼續進行分層填筑壓實施工,并確保各項施工作業的連續進行;另一方面,應科學選用壓實設備。在進行路基分層施工中,土層厚度應合理控制路基壓實度標準內,并盡量采用重型壓實設備來進行施工碾壓,以此控制路基結構穩定性和密實度。同時,對于強度控制也要給與足夠重視。道路路基施工中,壓實度的壓實情況是對路基每層壓實情況的全面呈現,對整個路基工程的強度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路基強度滿足合格標準時,其穩定、耐久性也會隨之不斷增加,進而為下一道工序施工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具體施工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全面檢查施工過程各環節施工質量,從而建設出更多高品質的路基工程。
3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首先,路面面層分為幾類;有水泥混凝土面層、瀝青混凝土面層和瀝青碎(礫)石面層、瀝青貫入式面層(或上拌下貫式面層)等,面層施工要加強面層材料控制。對于瀝青路面施工來講,其采用的混合料往往都不均勻。由于其材料中含有的骨料相對較多的粉末,經常會引發路面軟化現象的出現,其穩定性相對較差。同時,經過相關實驗得出,瀝青配合比未按設計規范施工,那么路面會反應泛油、松散、裂縫和明顯離析等現象,壓實度也會隨之不斷降低。但若采用的混合料過粗,雖然會增強其高溫穩定性,但是優惠出現路面空隙過大的現象,大大削弱路面的抗滲水能力,進而引發一系列水損害,尤其是在處于冬季時,極易形成凍融循環,進而給路面帶來極大損害。因此,在路面施工中,對于混合料的級配條件應給予科學嚴格的控制,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路面施工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控制好基層強度和穩定性。在路面施工中,對于基層施工路面平整度控制不同的要求,應采取更具針對性的管控措施。若路面基層施工采用的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其路面通常就會有較高的平整度,在此前提下,其施工作業現通常采用攤鋪機來完成;而對于水泥混凝土面層來講,要想做好其平整度控制,在具體落實中還具有較大難度,施工作業的各項要求也相對較高。對于水泥混凝土面層路面來講,若基層平整度未得到妥善處理,會對道路路面強度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延長水泥的初凝時間,可以恰當添加緩初凝水劑,將初凝時間適當增加到270分鐘左右。但若施工中采用的是攤鋪機,那么就要尋找與之相適應的攤鋪機械,對具體的攤鋪寬度做出科學控制,以此來為路面施工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再者,路面水破壞控制。通常情況下,道路設計都會設計排水工程,所以要充分考慮到路面滲水給其結構帶來的一系列破壞,水破壞情況一般都是因為路基排水工程不到位、路面平整度等,在雨后路面長期積水,水就會從縫隙深入到路面結構中,從而嚴重削弱路面整體強度,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對此,在路面施工中,一方面,應積極運用瀝青、堿性石料等具有較強粘結力的材料來進行施工,盡可能避免產生路面裂縫,確保道路上殘留的一些水分能夠合理揮發;另一方面,應做好路面表層的防水層施工處理,真正從根源上消除自然水滲透到路面結構中的隱患,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水破壞現象。
參考文獻:
[1] 劉松. 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5(7):85-85.
[2] 徐粹. 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J]. 企業文化旬刊, 2016(10).
[3] 楊書霞. 關于目前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控制問題的分析[J]. 交通世界:工程技術, 2015(5):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