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峰


摘 要:蒲河煤礦井下巷道變形嚴重,需經常翻修才能滿足生產需求,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費用是巷道掘進費用的3-4倍,嚴重地阻礙了礦井的發展。針對礦井軟巖巷道特點,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巷道支護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管理不當與技術方法選擇失誤兩方面開展,幫助明確支護效果下降問題的引發原因。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相關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提出加強巷道支護過程管理與完善施工編制等建議,支護方式的列舉,為管理計劃開展創造一個穩定的基礎條件,進而達到最佳施工控制效果,得出經濟安全結論。
關鍵詞:軟巖巷道;支護措施;支護技術;應用;經濟安全
一、軟巖巷道支護施工的主要問題
1、巷道支護設計不完善
原始地應力大,地質構造復雜,斷層分布較多。圍巖具有顯著的軟巖特征,巖性多為泥巖和凝灰巖,吸水性強,遇水極易膨脹。巷道施工前會進行支護設計,實際施工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傳統的錨、網、索、吊、噴的支護方式不能滿足圍巖特征,由于軟巖巷道圍巖變形量大,變形持續時間長,目前使用的支護方式不能有效的控制巷道圍巖變形,當采用單一支護軟巖的支護能力會下降,并且很難達到預期的支護加固效果,巷道表面很容易產生凹凸不平整的現象,在此基礎上所開展的各項礦產資源開采也會受到影響。凹陷下去的部分則出現架空情況,利用錨桿加固效果也并不理想。支護強度不夠是當前常見的支護施工問題,影響也十分嚴重,如果不能協調解決這一問題,將會造成嚴重影響,不利于最終開采生產任務的安全進行。
2、錨桿孔位及預緊力與設計值相差過多
錨桿孔位實際預緊力與預期計算結果中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性直接影響到錨桿的加固支護效果,如果不能協調好,巷道軟巖部分會出現破損甚至大面積坍塌的現象,并不能達到預期的加固控制效果。尤其是在預應力不足的情況下,接下來的各項巷道施工建設計劃也將都會受到影響,當前比較常見的錨桿加固技術應用在軟巖巷道中,受錨桿孔位置以及直徑影響功能實現受到很大限制,在接下來的建設施工中也需要重點解決。設計方案在具體落實中受環境因素影響十分嚴重,并且會影響到工程建設開展。軟巖巷道在支護技術上要求比較嚴格,簡單的技術方法也很難解決這一問題,對此應采取積極的管理控制措施加以解決。具體施工中要將角度、預緊力、裝入樹脂藥卷量等差異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這樣在支護能力上才不會受到影響。
3、頂板金屬網鋪設不達標
在對頂板金屬網進行鋪設時,具體的位置以及厚度均沒能達到設計標準,在此環境下所開展的各項支護施工均存在尺寸誤差,并且很難通過簡單的技術措施來解決。金屬網主要是能夠提供一個張力,將混凝土材料、圍巖體牢牢地固定在加固位置中,從而達到最佳支護效果。由于所設計的鋪設位置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差異性,對混凝土材料、圍巖體不能完全起到加固的效果,軟巖層得不到有效固定,巷道施工中自然會出現巖層掉落的情況,甚至造成支護功能整體受到影響。尤其是在金屬網的連接部分,沒有按照設計規定壓在頂板下的情況常常出現,這樣的金屬網使用起來并不安全,會出現邊緣卷翹、開裂的情況,影響到施工建設的安全性。
4、錨索外露過長且有偏載現象
軟巖巷道支護中,錨索外露長度超過規定25cm后便會威脅到巷道使用安全。施工期間的質量控制不能在合理的數據基礎上開展,自然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已經安裝后對其進行處理難度也相對較大。固定偏差問題產生在承載能力與效果上均會受到影響,軟巖部分的壓力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向下壓迫后造成支護結構整體掉落,后續的加密施工也只能繼續補救,并不能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安裝位置與設計方案存在偏差,必然會造成偏載現象發生,錨索同一位置長時間受到壓迫,并且重量不能在支護結構中得到分散,影響到最終的施工。
5、噴漿工藝不完善影響質量
礦井目前常用的為普通的噴漿機,回彈料多,噴厚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多數情況只能起到封閉圍巖,使其不受氧化,巷道稍有壓力顯現即槳皮脫落,影響質量。
6、架棚支護被動支護強度達不到理想要求
當巷道受壓嚴重時,因U鋼等支護強度承受不了而變形,影響巷道造型,進而對運輸、行人、設備運轉都不利,必須采取翻修等措施加以解決。
二、軟巖巷道施工支護問題的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軟巖巷道支護施工中,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后續施工建設中也能了解到是否存在需要繼續完善的部分,并起到一個技術約束的效果,當設計施工中存在不合理情況,便能夠輕松的通過技術方法來解決,繼而達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施工管理制度在完善中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來開展,觀察所存在的問題,從預防控制角度來制定約束制度,進而達到最佳的約束效果。在管理制度中要對誤差進行嚴格的規定約束,并觀察所開展的設計計劃于實際情況之間是否存在不符合的部分,利用技術性方法幫助解決,進而達到最佳支護質量控制效果。對于技術方法之間的協調利用,更要嚴格參照管理規定內容進行,避免出現支護施工不足或者超量的情況。
2、違規行為停工整頓
對于違規行為要進行停業整頓,并在軟巖巷道的支護技術上重新優化選擇,體現出施工技術的可靠性。軟巖層具有松動性與不穩定性,對此要加強現場的施工控制,并充分體現出最終管理控制計劃的可行性,停工整頓后能夠起到規避作用,避免類似問題再次出現在現場。停工整頓要有一個詳細的衡量標準,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要及時的控制,將質量安全問題控制在施工管理范圍內,避免繼續嚴重威脅到最終的軟巖支護效果。再次施工要檢測在質量安全上是否可以達到預期效果,達到規定的標準后可以繼續開展軟巖支護計劃,并在管理規定范圍內選擇所應用的技術方法。
3、實時監控施工質量
對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管控制,要實時進行,嚴格對比設計方案,將尺寸偏差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任何環節施工出現誤差過于嚴重的現象,都要及時配合技術方法來解決,尺寸達到規定標準后可以進行后續的軟巖支護施工控制,在最終的質量安全上也能達到最佳控制效果。針對發生可能性較大的問題,要做好前期預防控制工作,采取相關技術措施對軟巖巷道進行支護,由于是錨桿孔打孔以及錨索安裝等部分,容易產生誤差更要加強監測控制,確保在最終的質量安全上可以達到設計標準,并且接下來所開展的各項施工任務也能在此基礎上順利開展。實時監管控制是預防質量問題發生的有效措施,也是解決當前問題所必須要達到的。
4、認真編審施工措施
對于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要加強編制審核,對軟巖巷道支護施工方案可行性進行研究,并觀察所開展的各項施工任務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結合支護現場的實際環境來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編制審核,觀察各個現場的技術性問題,了解到安全隱患更要及時配合解決方法來預防,從支護效果提升層面開展。對于容易產生偏差的部分,對方案進行調整,盡可能采取簡單高效的支護技術方法,并觀察在現場比較容易產生的問題,從而達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巷道需要支護的面積比較大時,要采取分段質量控制方法來保持達到質量標準,在支護進行期間嚴格控制材料使用,避免出現超量施工或者材料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情況。
5、采取形式多樣的聯合支護方式,可有效解決支護問題
蒲河煤礦進過多年實踐采用的支護方式有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噴漿、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注漿加固、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澆筑、超長錨桿支護等均在不同時段起到了很好的支護效果。
a、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噴漿施工:在掘進巷道中,圍巖相對穩定時,多采用錨網+錨索+噴漿,頂板錨桿2.2米,幫錨桿3.2米,間排距0.8米;錨索長7米,直徑由15.5毫米,變革為直徑22毫米,噴漿厚度100毫米;當遇到頂板變化破碎時采用架U鋼棚加強支護,棚距0.5-1米。在巷道沒有進入回采時,上述支護效果可以。
b 、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注漿加固:為了解決工作面回采期間兩順巷道支護問題,在服務期限內保證巷道能安全、正常使用,避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翻修作業,巷道回采期間,在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基礎上注漿,為蒲河煤礦軟巖高應力巷道支護技術開辟新途徑。
注漿的目的是充填粘結受采動影響后的巷道圍巖離層、開裂形成的裂隙,將破碎的巷道圍巖進行重新組合,盡量恢復并構成連續的傳力結構體,有利于錨桿、錨索加固時力的傳遞,大幅提高支護的質量和強度,提高巷道圍巖的整體性和力學指標,注漿后的巷道,破碎圍巖基本上可以恢復連續狀態。巷道圍巖注漿加固的具體作用:
(1)提高巖體強度。
(2)形成承載結構,降低巷道支架載荷。
(3)改善賦存環境,漿液凝結體封閉裂隙,減小應力集中,防止水氣浸入內部巖體,防止水害和風化。
(4)有效的減小瓦斯涌出,降低巷道瓦斯濃度。
主要設備與材料:采用2TGZ-60/210型注漿機,325#水泥配制注漿液,注漿壓力9.5MPa。
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
(1)注漿孔以穿透裂隙帶為宜,根據中國礦大測定的松動圈在1.75~2.38米,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松動圈應大于礦大測定值,注漿孔深度確定為:4.5米。
(2)注漿孔宜垂直裂隙面,固注漿孔角度確定為:底板眼70~90°、幫眼0~20°、二肋眼40~60°、頂眼70~90°。
(3)注漿孔排距設計為:5米。
(4)注漿孔間距根據巷道斷面大小確定為:在1~2米之間。
(5)每排注漿孔數量根據不同地點斷面大小確定為:8~10個。
(6)注漿液水灰比為1:1。
(7)注漿管長2.3米。
(8)封孔用的水泥沙漿水泥與沙子的比例為1:3。
通過對比看出,未注漿巷道在未收到采動影響的狀態下2個月的時間內凈高變化達到了500~600mm,凈寬變化在250mm~300mm之間,而注漿加固段巷道,巷道第一個月凈高100~200mm的位移量,凈寬有50~100mm的位移量,分析是由于注漿后巷道圍巖應力重新分布,在注漿后初期位移量表現較為明顯。一個月以后巷道變形趨于穩定。注漿段巷道處于受到采動影響的區域,反而比未注漿段巷道的平均變化量小很多,證明經過注漿加固的巷道的圍巖的穩定性遠遠高于沒有注漿的巷道。
安全效益:注漿方法加固巷道不僅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在安全方面通過注漿,將松散破碎的圍巖膠結成整體,極大地提高了巷道圍巖強度,充分利用了圍巖的自身支承能力,使巷道保持穩定而不易被破壞,極大的避免了冒頂、漏頂、片幫事故的發生。注漿作業,極大的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避免了架棚、翻棚作業可能對工人造成的傷害,從這個角度說明,注漿作業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生。改善賦存環境,漿液凝結體封閉裂隙,減小應力集中,防止水氣浸入內部巖體,防止水害和風化。一定程度上減小瓦斯涌出,降低巷道瓦斯濃度。
C、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澆筑:相對礦井準備巷道服務時間比較長,維護頻率高情況下,在錨網+錨索+U鋼支護方式基礎上,U鋼棚后澆筑300毫米以上混凝土,能夠比較長久的支護巷道,可以做到一次投入,減少翻修次數,安全上極大有保證。
d 、超長錨桿支護:蒲河煤礦井下巷道變形嚴重,需經常翻修才能滿足生產需求,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費用是巷道掘進費用的3-4倍,嚴重地阻礙了礦井的發展。原始地應力大,地質條件復雜,斷層分布較多;軟巖巷道特征顯現明顯,巖性多為泥巖和凝灰巖,吸水性強,遇水極易膨脹;支護方式不能滿足圍巖特征,前期施工巷道使用的錨桿長度不足,末端錨固未超過松動圈影響范圍,不能有效的控制巷道圍巖變形。增加巷道支護強度,降低維護成本,蒲河煤礦在西三采區運輸巷進行超長錨桿支護試驗,為蒲河煤礦軟巖巷道支護技術奠定理論基礎。
對接式超長錨桿(以下簡稱超長錨桿),是利用機械加工工藝把螺紋鋼桿體連接頭進行墩粗,再用螺栓連接在一起。除具有一般錨索的優點外,還具有可延伸的特點,克服了錨索在井下應用時由于延伸量小而導致破斷的弊端,尤其在軟巖及半煤巖巷道幫、頂且直接頂破碎而且厚度較大時,可以有效地解決普通錨桿不能錨固到其穩定煤(巖)層中,更好的起到支護幫、頂的作用。
主要設備與材料:
鉆機:采用MQT-100/3.1型氣動錨桿鉆機及配套的中空釬桿 (頂板施工) (Φ28mm釬頭);采用ZQS-65/2.5S型手持式氣動鉆機及其配套的麻花釬桿(兩幫施工)(Φ28mm釬頭)。
錨桿:頂板施工采用MSGLW-335/20×4960C型錨桿;兩幫施工采用MSGLW-335/20×3700C型錨桿。
托盤:所有錨桿均配用36U型鋼加工的托盤,托盤的為300 mm×300mm。
布置方式:蒲河煤礦松動圈范圍為1.75~2.38m,超長錨桿可錨固到穩定煤(巖)層中。經過實測,超長錨桿在保證延伸率大于15﹪的情況下,抗拉強度可以達到180kn,依據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針對蒲河煤礦巷道支護設計方案。確定超長錨桿間排距為800mm、呈矩形布置(圖2),錨桿露出螺母長度為40mm。
超長錨桿支護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可實現及時支護,從施工完的連續200m巷道來看,支護效果良好,頂板控制有效,抑制了圍巖的位移,可有效地控制軟巖巷道的變形,完全適用于軟巖巷道。
6、積極借鑒、采取國內外先進支護工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安全生產有極大的幫助。
三、結論:由于軟巖中含有膨脹性粘土礦物,軟巖遇水容易膨脹,導致整體強度降低、膠結程度差,巷道掘進和支護困難,早期的錨桿支護理論和技術適用于中硬、硬巖的圍巖條件中,此時也已不在適用。為解決此類問題,我國學者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如圍巖強化技術體系、分布動態控制體系、讓壓支護技術體系等,其核心技術是采用高強預應力錨桿、錨索,配合 U 型棚、噴漿聯合支護、輔助注漿、澆筑、超長錨桿等手段,實現圍巖和支護體系的統一承載、動態控制,目前在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上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康來坡, 呂品. 礦井深部軟巖層巷道支護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山東工業技術, 2017(2):136-136.
[2] 王海云. 高韌性纖維混凝土在深部軟巖巷道支護中的應用[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19).
[3] 翟錦, 王軍, 王冠,等. 濕噴混凝土技術在軟巖巷道支護中的應用及探討[J]. 煤礦支護, 2015(4):39-42.
[4] 賀威威. 煤礦軟巖巷道工程支護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 文摘版:工程技術, 2016(5):153-153.
[5] 秦楠. 軟巖環境中的大斷面巷道支護方法研究[J]. 華東科技:學術版, 2015(12):394-394.
[6]韓冬.注漿加固技術在軟巖高應力回采巷道中的應用[J] 中國煤炭:學術版
[7]李峰云.超長錨桿支護在軟巖巷道中的應用[J]. 煤炭系統:第七次安全和生產技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