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摘 要: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礎建設工程,在城市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促進道路給排水施工質量上升,依此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營造良好生活環境,也是提高人們居住質量的重要措施。對市政道路給排水施工設計進行優化,能夠保障施工設計合理性提升、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管理變得更加系統、完善。本文將針對市政道路給排水施工設計方案的重要性進行闡述,提出優化方案,為市政建設工程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優化設計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市政工程建設逐漸受到重視,作為促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設施,道路給排水施工建設影響著城市發展水平,與城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著緊密聯系。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我國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的運營問題頻繁發生,給人們生活與城市發展帶來較大阻礙,其質量問題給市政道路建設帶來極大安的全隱患。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提高給排水系統運營能力,降低因施工建設不合理引發的經濟損失,需要對其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施工設計方案是給排水施工依據,科學合理的施工設計方案能夠保障施工順利開展,促進工程質量提升,因此要與實際施工環境結合,經過深入調查后進行施工規劃,從而實現施設計方案優化,為市政給排水系統正常運行提供有利條件。
1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在城市運行中的作用
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不可避免會出現大量廢水、污水,在城市建設中如何在不影響城市美觀度與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對污水、廢水以及雨水進行排放成為重點關注問題。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是確保城市污水排放不影響城市環境,維持城市水循環的重要系統,通過給排水系統能夠為人們提供日常所需用水,同時對所產生廢水、污水進行排放,針對大型工廠,能夠為其產生大量污水提供排放渠道,實現污水處理,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破壞。應用給排水系統能夠有效緩解城市水資源緊張問題,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為城市發展提供幫助。
2市政道路給排水的優化設計措施
2.1路基排水優化設計
城市道路系統通常由路面、路基以及綠化帶三部分構成,作為市政道路基礎,需要優先考慮路基的給排水設計方式。因此在對路基給排水系統進行施工時,要提前對所施工路基進行了解。在不同路基條件下,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促進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運營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在對給排水系統進行設計時,需要考慮當地自然環境,因此要對當地歷年水文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將施工設計與影響給排水系統的因素如最大降水量、平均降水量等數值相結合,使給排水系統更加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給排水設計工作是市政建設工程中重要環節,對城市規劃合理性有促進作用,與其他市政工程有著緊密聯系,促進著城市系統的穩定運行。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給排水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系,使各個系統能夠相互促進、相互配合,從而為整個城市建設水平提升提供條件。在給排水設計的具體設計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如果路基過濕,就不能碾壓及晾曬,否則可能會對路基造成損害。對于潮濕路基來說,路基的含水量不是特別高,就可以在施工之前開挖縱向的排水溝。另外,要特別重視立交處道路路基的排水設計,因為立交處的路基是立體的,較之平面路面需要更復雜的設計。
2.2路面排水優化設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下雨天開車行駛就要加速慢行,這是因為雨水降落到路面上會形成一個由水構成的隔離層,這種隔離層能夠降低路面本身的防滑功能,所以,為了城市中的交通安全順暢運行,降雨后一定要及時排除路面積水,這也是城市道路給排水系統需要承擔的任務之一。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把路面的排水設計劃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路面表面的排水設計,另一個是路面內部的排水設計。而路面表面排水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將降落在路面以及路肩表面上的水迅速地排除出去,防止由于路面積水而影響到行車的安全。在實踐中,設計者往往不重視路面表面給排水設計,如果路面內部給排水設計合格,道路表面給排水設計就不需要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道路表面和道路內部的給排水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表面的給排水沒有做好,過多的積水存在路面上不能夠進去道路內部,那么道路內部的給排水設計就形同虛設了,所以,我們要對道路表面和道路內部的給排水設計給予同樣的重視。在路面內部結構當中采取的排水方式包括路面邊緣和排水基層兩種系統。路面邊緣排水系統是把路面水從路面結構層之間的空隙橫向地流入到縱向的排水管里,再從橫向的出水管中將水最終排出路基。基層透水性比較小的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較適用于這種排水方式。排水基層排水系統主要是在面層下部設置透水性排水基層,并且在邊緣位置處要設置縱向的排水管和橫向的出水管,讓水分通過豎向滲流的方式進入排水管之后流到縱向的排水管當中,從而達到把水引出路基的目的。
2.3綠化帶排水優化設計
現代城市的建設中都會有對城市綠化的要求,每條道路的兩側都會有面積大小不等的綠化帶,綠化帶不但能夠美化城市景觀,還能夠讓行人在視覺上體會到城市的美,但是,綠化帶比較疏松的地面往往容易積水,長時間的積水容易對路基和路面造成影響,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這就對城市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根據實踐經驗,我們需要多種措施來進行綠化帶的排水設計。首先我們要在綠化帶土層的兩側建造混凝土封閉墻,這樣就能避免綠化帶的積水滲透到路基。其次,我們需要在綠化帶區域每隔4O米的距離設置一個集水井,并在集水井中設置導出管,把集水井中即將滿溢的積水導出到制定的排水管道中。這種方式雖然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綠化帶的排水問題,但是這種處理方式的實際造價會比較高。所以實際的施工工作中,我們通常會用碎石帶來替代混凝土墻,并且在碎石當中填筑透水性較弱的粘土,避免水滲入到路基當中,并且引導水流向綠化分隔帶的中央位置。實踐證明,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排水的效果也非常好,而且還能夠節省給排水系統建設的成本。通過優化設計后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統能夠將綠化帶以及路面上的雨水及時地排出,從而達到延長市政道路使用壽命的效果。
3結語
道路給排水系統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道路路面如果積水嚴重,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年限,降低路基具有的強度,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路基整體遭到破壞。作為市政道路建設中重要環節,優化給排水設計方案能夠促進城市廢水及時排除,提高城市水循環系統運行水平,保障城市道路安全,是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提高對給排水系統設計方案的重視,完善優化方案,與城市建設實際情況相結合,促進系統效用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蔣育紅,城市道路排水設計,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
[2]張崇厚,中國北方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生態設計,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3] 張崇厚,高曉磊.中國北方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生態設計[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6):77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