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凌晨+周彥偉
摘要: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是雞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外界條件惡劣或者突然發病變化以及各種應激因素影響均可能會導致該種疾病發生和流行,雞大腸桿菌病和其他疾病繼發感染的出現會進一步提高發病率和死亡率。最近幾年,隨著廊坊市廣陽區雞養殖產業不斷向著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雞大腸桿菌病的報告病例呈現增多趨勢。文章結合廊坊市實際情況,介紹了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病情況、發病癥狀與病理學變化,以及實驗室診斷辦法與防治措施,以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雞大腸桿菌病;診斷;防治
都凌晨,周彥偉. 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及防治[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0):72.
雞大腸桿菌病是嚴重威脅雞養殖產業發展的傳染性疾病,該種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節發病最為顯著。產蛋雛雞發病率較低,隨著日齡的增加至育成期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20-40日齡的肉雛雞發病的幾率最高。飼養環境變化、氣候突變、飼料搭配不科學,飼養管理不當均會誘發雞大腸桿菌病發病。和育成雞相比,雛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一、發病情況
廣陽區某養殖戶2016年2月17日新購進1日齡肉雛雞2000只,采用舍飼養殖,并嚴格按照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制定的免疫計劃開展免疫,雞群生長情況一直比較良好。肉雛雞進入25日齡之后,在一個雞舍的雞群中發現了2只病死雞,當天雞群開始發病。
發病后飼養戶立即將患病雞隔離,并對雞舍進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進行治療,但效果不顯著。隨后請獸醫人員前來診治,獸醫人員到場后發現雞舍飼養條件較差,保溫性能不足,雛雞擁擠在一起取暖,雞舍的飼養密度較大,雞舍內糞便堆積惡臭難聞。
獸醫人員結合發病情況和診斷結果確診為雞大腸桿菌病,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在15天內控制了病情,減少了死亡率,避免養殖戶經濟損失進一步擴大。從發病到確診共有367只肉雛雞發病,死亡146只。
二、發病癥狀
有18只肉雛雞未出現任何癥狀倒地死亡。有癥狀的患病雞發病初期變現為食欲減退,精神沉郁,羽毛雜亂,兩翅下垂。患病肉雛雞離群,喜歡獨居,閉目呆立或者蹲在地上縮成一團,行走不穩定。隨后開始出現腹瀉,一開始拉出白色粥樣稀便,然后排出黃白色水樣稀便。多數患病肉雛雞呼吸困難,張嘴呼吸,身體逐漸消瘦。因為嚴重的腹瀉,糞便污染肛門周圍的羽毛,嚴重的將整個肛門堵塞。肉雛雞臨死前身體極度消瘦,生長發育停止,雞冠蒼白無光澤,食欲廢絕,最后嚴重脫水而死。
三、病理學變化
解剖10只病死雞,發現所有病死肉雛雞腹腔和腹部皮下存在大量淡黃色液體,氣囊增厚渾濁,鼻腔中存在膿性分泌物。8只病死雛雞心臟擴張,心包增厚,心包腔存在的淡黃色積液。所有病死雛雞肺臟組織淤血,呈現大葉性肺炎。6只病死肉雛雞肝臟腫大,呈現暗紅色,在肝臟表面覆蓋了白色和淡黃色纖維素滲出物。腸道組織病變十分明顯,腸粘膜水腫出血,并存在彌漫性出血病斑。腸系膜淋巴結充血水腫,泄殖腔內存在白色和淡黃色水樣內容物,惡臭難聞。
四、實驗室診斷
無菌環境下收集上述病死雞心臟、肝臟、肺臟、腸道組織和腸道內容物,將各個樣本按照不同要求分別進行保存和編號,帶到實驗室進行細菌學檢查。將病料制成涂片用革蘭染色后鏡檢發現陰性染色的兩端鈍圓、中等大小、成對或者單個排列的棒狀桿菌。
將上述病料接種到麥康凱培養基上,37℃培養24 h,在培養基上生長出透明、粉紅色的菌落,小心挑取細菌制成涂片用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以看到兩端鈍圓、中等大小、成對或者單個排列的陰性染色的棒狀桿菌。生化試驗發現該致病黁可以分解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產酸、產氣,不能分解蔗糖,MR試驗成陽性,V-P試驗呈陰性,吲哚實驗呈現陽性,符合大腸桿菌特征。藥敏實驗發現對慶大霉素、林可霉素、氧氟沙星高敏、對青霉素、諾氟沙星、鏈霉素等藥物不敏感。
結合發病情況,發病癥狀、病理學變化和實驗室診斷結果可以確診為雞大腸桿菌病。
五、雞大腸桿菌病防治
1、治療
治療可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結合藥敏實驗室選擇高敏抗生素,對整個雞群采用慶大霉素飲水預防,每一升添加含有16萬國際單位的慶大霉素注射液,每天兩次,連用5天。對患病雞每只雞肌肉注射2萬國際單位的慶大霉素注射液治療,每天兩次連用3天。此外,每天在飼料中拌入氧氟沙星,連用5天。
選擇使用黃連、黃芩、紫花地丁、秦皮各60 g,赤芍、梔子、木香、白頭翁、知母各50 g,大黃、甘草各40 g,地榆100 g,烘干后共研為末,每100 kg飼料中添加上述藥物500 g,讓整個雞群自由采食,連用3天[1]。
通過采用上述治療手段,出17只肉雛雞患病嚴重死亡之外,剩余患病雞全部恢復健康。半個月后隨訪,雞群生長健康。
2、預防
首先,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強化飼養管理。將發病雞隔離之后,徹底對雞舍的糞便和污染物清理,將地面清除干凈后,使用5%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全面噴灑消毒。加強飼養管理,給肉雛雞優質飼料,保證合理地飼養密度,光照充足,保持雞舍內的清潔衛生,經常通風換氣;其次,嚴格處理好病死雞。對于發病雞嚴格管理,對癥治療,對病死雞和污染物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在雛雞6周齡和17周齡分別注射一次大腸桿菌疫苗,間隔六個月后再強化免疫一次。
參考文獻
[1] 賀常亮,韋旭斌,付本懂,等. 治療雞大腸桿菌病的中藥方劑篩選[J]. 中國獸醫學報,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