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敏
[提要] 科研經費規范化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成效直接關系到高校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分析其產生原因,并就如何加強科研經費管理規范化提出應對之策。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高校作為我國科研的主陣地之一,在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高校所獲取的科研經費越來越多,渠道越來越廣。從橫向看,主要是企事業單位與高校開展科技專項合作收取的勞務(服務)收入;從縱向看,主要是各級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等安排的財政性科研經費,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這些科研經費少則數萬元,多則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依法、依規、有效管理使用科研經費,讓寶貴的科研經費和稀缺的科研人才有機融合,確保科研項目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得尤為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經常出現科研經費預算不精準、使用不規范,甚至貪污、挪用、冒領科研經費等令人心痛的現象,從近年財政部駐地方專員辦專項巡視所披露的問題來看,高校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不規范問題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加強和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校內制度不健全。由于科研經費涉及的學科、專業和項目千差萬別,要對應管理好各種科研項目資金,相應需要建成國家層面、部委層面和高校層面組成的成套制度體系,這好比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國家的財經法律如預算法、會計法等就是這個系統的心臟,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出臺的重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就是這個系統的主動脈,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則是這個系統的毛細血管。從目前的情況看,心臟和主動脈基本是完好的,但毛細血管存在諸多問題,很多高校沒有專門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大而化之,缺乏科學嚴謹的操作規程、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導致大量科研經費管理混亂,造成資金浪費甚至被貪污挪用。
(二)重項目申報,輕資金管理。為了推進工作,各級各部門陸續出臺了若干獎勵政策,因此高校和項目負責人都比較重視項目的申報,重點關注獲得了多少個項目和多大的資金量,在實施過程中也高度重視具體工作推進,但往往忽略項目資金的具體管理和使用。
(三)項目經費預算不精準。主要表現為支出用途不完備、不精準、不細化,漏項、缺項和過度預算的現象比較普遍,為經費支出管理埋下隱患。比如,部分高校對于需要本校配套的科研項目經費,往往按配套比例打捆,而對校內獨立資助項目科研經費,則按類別實行平均額度預算,沒有細化到具體支出項目。
(四)經費報銷不嚴肅。未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主要表現為:一是列支與該項目無關的費用,比如報銷讀碩讀博的學費、住宿費等;二是報銷個人和家庭的消費性支出,比如報銷車輛加油費、過路費、餐費以及一些日常家庭用品支出;三是科研經費與學校日常經費相互混用,比如在科研經費中報銷學生做實驗所需的專用材料費。
(五)資產管理薄弱。一是財務部門在報賬時雖然按財務制度的規定完善了資產的相關手續,但是在該項目結題后,資產未及時辦理移交,長期滯留在項目組成員手中,造成資產無法共享,出現資產重復購置、閑置或浪費;二是項目負責人在購置項目所需的儀器設備時,出于不愿與別人共享資產、嫌辦理資產入庫手續太過麻煩等原因,將所購置資產的發票寫成是耗材,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或資產流失。
二、原因分析
(一)各層級管理主體法規意識淡薄。在實際工作中,科研主管部門主要關心的是科研項目的實施進展情況,很少對科研項目資金進行追蹤檢查或績效評價;高校領導主要關心的是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情況,為了調動教師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甚至認為不宜從嚴管理,制定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往往比較寬松或籠統,沒有實際操作性;而項目負責人則認為科研經費是自己辛苦“掙”來的,應享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權,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二)項目論證不充分,預算編制不科學。一是項目負責人對經費預算的嚴肅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前期未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也沒有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科學性、合理性評估,編制預算時只是憑經驗估計,造成科研經費預算或高或低;二是未與資產管理部門充分溝通,編制預算時往往全套考慮項目所需儀器設備,造成大量科研儀器設備重復購置,導致科研經費不能發揮最大效益;三是經費預算未送達財務部門,使其在辦理審核報銷時無章可循,陷入尷尬的兩難境地。
(三)職責不清晰,責任不明確。從現有的法規制度考察,對各級科研主管部門、高校領導和項目負責人的經費管理職責的規定是比較模糊的,缺乏清晰明了、具體可行的責任界定,這就給研經費管理不嚴格帶來了空間。
(四)財經法規宣傳不到位,資產信息不共享。一方面高校財務部門對國家財經法規的宣傳不力,加之科研人員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很少接觸財經專業知識,導致相關費用不能按規定及時、準確處理;另一方面資產管理部門掌握資產存續信息而不積極主動提供、財務部門掌握資產價值信息而不及時監控反饋、項目負責人認為需要哪些儀器設備就盲目購置,各主體間相互形成信息孤島,大量儀器設備重復購置形成資金浪費在所難免。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在國家部委層面,根據有關財經法規,制定切合高校實際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對科研經費各管理主體,包括科研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政府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等外部監管機構和高校在科研經費申請、審批和使用管理中的職權職責,實現科研經費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在高校內部,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高校主管領導、項目負責人以及校內財務、審計、資產管理等職能機構的職權職責,同時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編制與審批、支出管理、資產管理、結余資金管理等事項作出明確,使得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有章可循;三是財務部門按照國家的財經法規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制定規范的科研資金管理制度,統一開支標準,統一核算范圍;四是高校財務和內審部門對科研經費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再造,理順內部管理機制,確定重要風險控制節點并納入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提升科研經費規范管理水平。endprint
(二)細化科研經費預算,嚴格支出管理。已確立的科研項目,應在前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組織科研、財務和資產管理等部門開展經費評審,對儀器設備購置、勞務費、差旅費等每一項支出進行詳細測算,形成全面、精準、細化的經費預算,既避免漏項缺項導致經費不足,又避免過度保障形成過多結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既要及時撥付必需的經費,保障項目推進需要,又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科研項目費用歸集的指導,嚴禁開支與項目無關的任何費用,確保項目經費專款專用。對確因不可預見因素需要對預算進行調整的,應及時報原批復機關審批或備案。同時,要加強項目結題結賬的管理,明確結余資金的歸屬和用途。科研項目結題驗收時,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審計部門應根據所批復的預算,對該項目經費的所有支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對項目結余資金的歸屬和用途提出建議。對于重大重點項目,還應開展全程跟蹤檢查,對項目開展專項績效評價。
(三)加強監督檢查,落實責任追究,充分發揮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作用。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出現問題,主要原因是項目負責人認為只要把到位的經費用出去即完成任務,不管是否產生效益,相關部門對科研項目經費監管不力。為此,必須健全審計、監察、財政、科技等部門對科研經費的監督體系,建立科研項目的財務審計與財務決算制度。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依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于既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又嚴格規范節約使用項目資金的,可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加強法規制度宣傳,努力提高科研人員財經法紀意識。一是高校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根據部門職責,利用各種途徑做好財經法紀、內部審計、資產管理等法規的宣傳,提高校領導和科研人員財經法紀意識。通過宣傳讓大家認識到科研經費是高校收入的一部分,屬于專項資金,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相關的財經制度、規定和辦法;二是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要建立相關資產和經費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積極主動地向科研人員提供動態的資產和經費管理信息,提高科研人員依法依規編制預算、報銷經費和管理資產的能力和水平,確保科研經費依法依規用出效益。
總之,加強科研經費的規范化管理,對于杜絕高校滋生科研腐敗,套取科研經費,促使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依法依規進行,確保高校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涂小麗.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
[2]黃永林,李茂峰.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政策與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革建議[J].教育與經濟,2013.3.
[3]湖南專員辦.高校橫向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EB/OL].財政部網站.
[4]陜西專員辦.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亟待規范[EB/OL].財政部網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