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芝
摘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實驗探究在初中教學中至關重要。實驗探究是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可操作、可實踐的內容的關鍵途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初中教學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一個黃金學習階段。身為初中老師,更應該在此階段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重視實驗教學。
關鍵詞:實驗探究;初中教學
實驗探究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之一。然而,以考出好成績的教學理念仍然在許多學校里蔓延著。注重提升理論成績,忽視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是許多教育者、許多學校,包括許多家長存在的想法問題。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會理論知識的人,實踐與實際的差別不是一點點。空會紙上談兵的人,已經不為社會所欣賞。如何將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是每一位教學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實驗探究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其重要性
物理、化學、生物這些理科性質的科目,不同于語文、英語等科目,更加重視實驗探究的能力。理科性質的科目,教師在教學中難免存在一些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這個時候,利用實驗探究,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過程中真正地去理解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傳統的單純授課的方式,更多傾向于教師講課、授課,很多時候,學生只是單純地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做筆記、抄筆記,停留在這基本的機械式的學習上。從本質上講,提升學生的能力并不是特別高。不同于國外的教學,在我國教學中,你可以很輕易地看出對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實驗教學。你可以時常聽說哪個哪個學生成績考得非常好,但是你卻很少能聽說哪個學生實驗探究能力非常好。從這可以體現多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教育者對實驗探究的忽視,初中生處于生理、心理還極其不成熟的階段,很多時候是需要被鼓勵、被鼓舞,仍然非常重視其他人的想法,特別是老師的想法。然而教育者在教學當中沒有重視實驗教學,就容易給學生造成思維誤導,實驗教學不重要。但實際上真的是實驗教學不重要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教師沒有在學生做出相應實驗成果時被鼓勵,難免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是社會大環境下對學生的影響。每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長都抱有這樣的一個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能夠領到一份好工資,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實驗探究這種工作對他們來說,距離遙遠,他們也無法理解,只會督促學生你要好好學習,不要整天“玩來玩去”。實驗探究常常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另類的不務正業。最后是學生自己身上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對實驗探究感興趣,初中生當中肯定也存在許多不愛自己動手實踐的人。老師不重視實驗教學,學生學習興致不是特別高,實驗氛圍不夠濃厚,導致那些真正動手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特別強的人,容易跟隨大眾的想法,人云亦云,不愿去努力提升自己,想變得跟大家更一樣,看起來似乎更合群。以上種種問題,都是我們的教育事業中,實驗探究無法很大提升的關鍵原因。
實驗探究式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帶著目的性,并且有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合理假設為指導,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是我們再學習過程中應該常常思考的問題。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師只是適當地指導和糾正,更符合我們當前的教育理念。初中生仍然處于一個愛玩的年紀,動手探究常常能激發他們學習更多的激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也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創造實驗探究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之一。古往今來,在不同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所在的領域都極大的興趣。不論是在物理、化學方面,還是電影、寫作方面,濃厚的興趣是使他們不同于別的一個關鍵。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也應該從激發學生興趣做起。關鍵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創造良好的實驗探究氛圍
良好和諧的實驗探究氛圍是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搖籃,是其能夠進一步發展的土壤。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身為課堂的指導者、監督者,教師首先要樹立實驗探究的意識,進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探究氛圍。這樣學生才能更有實驗探究的激情。教師是創造課堂氛圍的關鍵人物,在課堂上,一旦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開心地融入課堂當中,必然能夠進一步地對教師發回正反饋,提高老師的教學激情。這種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關系教師應正確認識,正確利用。
2.采用具體方法和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單單有實驗探究教學的理念還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切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還需要有具體可行的手段。比如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在講到《慣性力》一課時,可以采用小實驗的方式,用不同質量的物體去做實驗,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質量是影響慣性力的唯一要素。由實驗現象去反思,深究實驗原理,反推理論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培養逆向邏輯思維,同時,還可以吊足學生的胃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初中的理科科目的教學更應該重視實驗教學的環節,培養學生從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三、設計合理的實驗探究方案
合理比效率更為重要,現在社會上有種種“速成雞”、“速成牛肉”等等所謂高效快捷的食物。效率很重要,但是高效率的東西“營養”不一定高。教師應根據自班學生的特點,設計合理的實驗探究方案。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適當調節自己的上課進程。這樣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是只局限于個別代表個體。
實驗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設計方案時,應注意實驗的難易程度。實驗的安排,盡量符合由簡單到難,由容易上手的到抽象復雜的。這樣有助于一步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化學課堂中,驗證金屬燃燒是什么顏色時,這種實驗是屬于初級實驗,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導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這樣學生容易上手,學得更快。也能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充分領會到金屬燃燒的不同現象。當后期學到《銅的性質》一課時,教師可以切實對學生進行指導,自己先演示科學正確的實驗步驟,然后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實驗。銅與許多物質的反應都是化學教學中特別有代表性的例子,而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將單純的化學公式記憶轉變為理論、現象相結合的產物,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實驗探究在初中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深化課程改革,積極創新,積極反思,規范教學方式,提高科學理念。
參考文獻:
【1】 馮海燕. 論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J]. 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 2009,(02) .
【2】 朱長華.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宿州學院學報, 2005,(0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