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靜桃
摘 要 現(xiàn)如今,在我國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在農村中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失去閱讀興趣,導致閱讀教學存在一定難度。所以,要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要做到根據(jù)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逐漸擴大中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使得學生的視野能夠得到不斷的拓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 農村教學 初中語文 現(xiàn)代文閱讀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1 學生閱讀興趣缺失
由于農村學校的設施比較差,一般情況下圖書館是不對外開放的,而且其中的書籍也不是特別多,甚至有一部分是很長時間之前的藏書,缺乏時代性,導致學生缺少閱讀興趣,對現(xiàn)代文閱讀的學習非常不利。除此之外,因為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較差,大部分都沒有電腦,網絡閱讀的形式根本無法實現(xiàn),就算少數(shù)家庭中有電腦,但是缺少對孩子的監(jiān)督,學生一般會利用網絡玩游戲,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1.2 教學方法不合理
在現(xiàn)階段的農村初中教學,大部分教師還是沿用了傳統(tǒng)教學的授課技巧,基本上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的模式也導致了學生在進行現(xiàn)代文閱讀的過程中,只是單純的聽教師講解分析,并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充分的發(fā)揮想象,這種模式使得初中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1.3 閱讀資源缺乏合理性
在現(xiàn)階段的農村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中,其閱讀資源與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合理的閱讀資源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閱讀內容、幫助學生吸收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我國大部分農村中學在搜集初中現(xiàn)代文閱讀資源時,缺少相應的合理性,不利于農村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 改善農村現(xiàn)代文閱讀的有效對策
2.1 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農村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數(shù)都在外打工,所以,他們的生活起居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在這種長期缺乏文化氣氛的家庭,學生對于課外閱讀并不感興趣,而是常常將時間消耗在看電視、玩游戲等無關課外閱讀的事情上面,所以,培養(yǎng)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農村初中生對于課外閱讀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良好的調動出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現(xiàn)代文閱讀當中。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現(xiàn)代文閱讀產生興趣,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海燕》的教學時,在學習完本篇文章的相關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與該文章體裁、內涵相同的課外書籍,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心理面接受現(xiàn)代文,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2.2 有效結合筆記與心得體會
有一句俗語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還要讓學生學會動筆批注,并形成記筆記的習慣,將自己的感受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中獲取一定的幫助。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認識到文章真正的含義,其中有哪些句子寫的非常好,好在哪里。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將優(yōu)美的字詞摘抄下來,并應用到寫作當中。由此可見,教師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應該對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重視,在平常的學習中,每當學生讀完一篇比較好的文章,要及時讓學生寫讀后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濟南的冬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本篇文章進行深入的了解,之后讓學生自己閱讀,對其中感受寫的比較好的句子進行摘抄,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句話應用了擬人的手法,學生在掌握大概含義之后,就會在今后的寫作中進行修辭手法的應用。在學習完本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并以“故鄉(xiāng)的冬天”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加強了學生對閱讀的好感,也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3 增加課外閱讀資源
通過實踐表明,學生只有對課外讀物感興趣,才能實現(xiàn)自身視野的開闊,其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會有所增強,語文成績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一般情況下,農村初中生的學習水平和基礎都比較差,知識面也不夠廣闊,再加上學生每天的閱讀量比較少,在閱讀技巧方面有所欠缺,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要有一個長期而可行較強的計劃。首先,應該不斷優(yōu)化農村初中圖書館中的書籍收藏,尤其是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其次,老師應及時鼓勵學生多去圖書館閱讀,發(fā)揮這些圖書的作用,努力使學生的每個學期在完成課程標準要求外,還要對課外閱讀有所涉獵。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風箏》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本篇課文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魯迅的文章,并帶領學生到圖書館中尋找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還能累積學生的閱讀量。同時學生在欣賞文學名著時要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并初步領會文章的內涵,從而達到開展學生視野的同時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為后期的學習知識奠定良好基礎。類似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正好符合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增加閱讀的具體要求。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的根本就是文本的體驗閱讀,只有對整篇文章進行了掌握,才能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欲望,才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提高農村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藍杲.淺談農村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方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0):166+168.
[2] 侯麗娜.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亞太教育,2016(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