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興君
摘要:我國是在1988年正式引入建筑監理制度的,在當時其對建筑質量起到了有效的保證作用。但是當前建筑監理工作卻存在著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監理招投標競爭機制機構的不完善、誠信缺失等。由于監理屬于土建工程提供監督管理服務的行業,故監理的招投標是不能完全照搬施工招投標的,需要依據自身的特點建立相應的監理機制。再有,雖然監理單位和業主之間已經簽訂了監理合同,但是在實際當中還是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所以探討業主如何通過招標機制的設置、激勵機制的設置去減少風險及逆向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土建工程監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然后分析了業主和土建工程監理信息不對稱出現的原因分析,最后分析了有效解決土建工監理中信息不對稱的措施。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土建工程;監理;激勵選擇
土建工程監理指的是能夠對土建工程實施相應的資質監理,依照法律、相關技術標準、工程承包合同、設計文件等對土建工程質量、土建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土建工程的工期等實施專業化的監督管理。土建工程監理制引入的作用是保證土建工程建設項目行為主體相互形成較為穩定和均衡的關系,委托監理則可以在該項目實施的過程當中對承包方施工進行有效的監督。
一、土建工程監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監理企業尚未擺脫經濟的羈絆。
由于法人實體、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的缺乏,所以大部分的監理企業無法實現獨立法人、自負盈虧。監理企業往往依附于科研單位、協會、政府等企事業單位,該過程中母體單位對監理企業負有經營管理職能。雖然有些企業已經掛牌,但是卻存在管理機構不完善、產權關系模糊等問題,使得企業的內在動力較為缺乏,這就很難調動起監理工作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最終會影響工程的實施、業務的利益。
(二)投招標競爭機制還不夠完善。
當前由于監理企業尚未擺脫母體的限制,也就是監理單位和業主之間是隸屬的關系或者是合作的關系,但是監理市場當前尚未建立起投招標競爭機制,導致監理隊伍近些年來規模化發展。在招標的過程中業主往往會以監理費報價作為最終中標的條件,那么在該期間監理單位就會采用一些不合法的手段去投標,比如出借企業資質、非法轉包監理業務等。一些監理單位還會將自己掛靠在施工企業或者是設計院名下,利用各種關系去做好監理業務的承攬工作,使得監理活動無法規范化的開展。
(三)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指的就是有些人擁有一些信息,而另外參與到土建工程的人卻不擁有這些信息,并且在我國土建工程監理當中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十分的嚴重,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因為監理市場上誠信信息數據開放的程度較低,作為監理企業來說收集數據的渠道、發布信息的規范性都不夠,一些應該公開的誠信數據沒有公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監理單位信息獲取的難度。第二個方面,一些服務的中介機構所具有的數據庫規模嫌貴較小,信息的時效性及完整性很難保證,這就使得監理單位存在的一些失信行為無法被及時的發現。
二、監理及業主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稀缺導致的不對稱。
這里面所說的信息稀缺并不是指信息的絕對量少,指的是和信息需求相比較,信息供給和信息需求相對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也就是說土建工程在施工。質量管理等方面的業主在會在監理和業主間進行分布的,這一期間業主處于的是信息稀缺的狀態。
(二)信息失真導致的不對稱。
土建工程建設過程當中,由于工程監理的市場分工具有專業化的特點,所以其就決定了企業內成本、建設成本會有更多的信息,而因為監理本身會受到利益的驅使、或者是業主進行監理方式選擇時候的限制,使得監理在參與投標的時候會提供大量利于監理工作開展的信息,從而對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進行隱瞞,有的時候會為提供一些虛假性的信息,為作為招標人是很難有效的甄別信息真偽的,業主要想獲取到真實的信息則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
(三)信息成本導致出現的信息不對稱。
在監理工作當中不管是產生信息還是運用信息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但是在招投標交易的過程當中,由于招標人處于信息交易的劣勢地位,而這時候要有效的規避信息不對稱時候出現的招標人的利益侵犯,通常來說會在交易之前做好調查工作以及咨詢工作,從而使得監理對投標人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而在中標簽訂合同之后還需要對監理是不是信守合同進行明確,而實際上這些都是跟隨巨額信息成本的。
三、有效解決土建工監理中信息不對稱的措施
監理、業主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會造成業主一直處于信息的劣勢地位,而作為業主來說要想避免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帶來的損失,在合同簽訂之前就需要對監理歷史監理情況、道德情況、監理能力等全面的調查,并做好監理工作的跟蹤、檢查及驗收。
(一)在招投標階段進行招投標機制的建立。
該招投標機制當中主要的內容是參與約束機制、激勵相容約束機制,其屬于進行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機制,其具有下面幾大功能:
1.該機制具有進行市場信息搜索的作用,可以為市場價格形成提供有效的途徑。
2.該機制會使得全部的參與人間有著相互影響,也就是說參與人要對相互間的選擇進行考慮,還需要對其他人對自己的利益進行考慮。
3.該機制可以完成信息有償性使用,當信息不對稱的時候信息的有優勢就會決定一方會掌握市場主體,而招投標機制則能夠為信息有償使用創設出更好的條件。
(二)在合同的履行階段需要進行激勵性的監理。
激勵機制的核心是能夠調動起監理的工作積極性,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業主的利益,這就需要為監理提供足夠的激勵,采用一定的成本付出和手段,保證監理單位能夠選取出最大效用的行為。具體的應該制定出合理監理費用收取標準,保證監理收取費用、資質、工作業績掛鉤,例如當工期有所突破的時候,作為承包商則應該給予監理一定的獎勵。
參考文獻:
[1]汪會幫.李雪平.張成全.我省交通建設市場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現和原因分析[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06,7(3):63-66.
[2]向鵬成.任宏.郭峰.信息不對稱理論及其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10,28(1):119-122 .
[3]槐先鋒.王曉蕾.建筑工程項目業主與監理的信息不對稱分析[J].建筑管理現代化,2011(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