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桔
昨夜春雨,夢境重現:忙忙匆匆又一年,期末臨近,仿佛還沒來得及走進書本與課堂……時間都去哪兒了?是驚慌?是緊張?是愧疚?還是迷茫?……原來她仍懷念那無比熟悉的講堂!
她曾是一位充滿詩意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她十五年的語文教學中,有著許多充滿詩意的課堂瞬間。她在詩意追求的同時,也有很多理性思考。她時常叩問自己,自己到底屬于哪種類型的教師?是“生存型”,還是“發展型”?是“背叛型”,還是“享受型”?她常常用理性的眼光審視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考上師范,跳出“農門”,初為人師,摸著石頭過河;課題科研,邊學邊研,登上講臺,接受新的考驗;成為骨干,參加培訓,學習反思,不斷提升自我……并在這樣的審視中回味自己的職業幸福感。
如何發展自我,享受教育的幸福呢?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各種儲備,包括思想儲備、知識儲備、技能儲備、實踐儲備。同時她用學習經歷和生命課堂做了最好的詮釋。一方面,她認為教育人一定是會學習的人,用學習打點生命的底色。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該怎么學呢?一是向書本學習,要多讀書,讀教育經典,讀文學名著,已經成為她主要的樂趣和生命的一部分;二是向優秀的同行學習,相互交流,激情碰撞,啟迪思維;三是聆聽窗外聲音,向專家學習。她默默地用學習充實著自我,豐盈著生命,厚實著人生。另一方面,她把課堂當作學堂,用生命潤澤生命。她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課堂轉變成靈動的學堂,學堂中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的互動式的關系,最后追求共同生成;她把機械地搬運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學生的創新和創造過程,關注生命個體的尊嚴與價值。
她的教育幸福就是這樣的,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洋溢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充盈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間。一次課堂就是一場美麗的約會,必須認真做好準備,精心裝扮自己,用真情、愛心、知識與智慧,去赴一場又一場與孩子們的心靈之約。
如今的她,帶著對語文教學的摯愛和眷戀,華麗轉身成了一名幼教工作者,從建園到開園,從發展到品牌,一個驛站一處風景。站在新的景點,她開始追求新的教育幸福的美好家園,思考著如何將園區文化和特色滲透到幼教課堂,帶著團隊和孩子們走向遠方!
這樣的她,就是本真的我!一個因為熱愛而用心教育的我!endprint